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气管内注人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佳方式。方法:将2009年7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研究组.(18例)进行气管内注入固尔苏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多体位气管内给药法,研究组采用仰卧位气管内给药法。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2、3、6h血pH、PaCO2、PaO2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血pH、PaCO2、PaO2变化,胸片,病情转归,并发症发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给药方式均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但仰卧位气管内注入固尔苏操作简便,方法容易掌握,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尹晓东  甘茂周 《四川医学》2007,28(7):794-795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气管插管、从气管内滴入PS,观察用药前后患儿症状、体征、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胸片。结果用药后,HMD患儿症状、体征渐减轻直至消失,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14例于用药24h后PaO2、PaCO2、SaO2达到正常,胸片示肺野较用药前清晰,1例患儿死于肺炎。结论PS能改善HMD患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一次用药无效的患儿,部分经及时二次给药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时机、用法、用量及其相关机械通气模式、参数调解。方法:总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固尔苏治疗15例,调查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孕周、体重、分娩方式、母孕期情况等),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胸部X线改变,阐述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的体会。结果:符合RDS患儿15例均给予气管插管,12例经气管导管仅1次注入给药,用药3-5分钟SaO2上升达到90%以上,1小时后胸片肺含气明显改善,2~3天后RDS影像均好转,平均住院8~10天,合并HIE患儿综合治疗疗程14天。15例中有4例上机,3例机械通气,12~24小时均顺利撤机;其中2例应用固尔苏2次,剂量100mg/(kg·次),另1例试管婴儿呼吸衰竭分别在生后15小时、28小时、60小时共给固尔苏3次,剂量同上,上机15天,因肺先天发育不良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结论:固尔苏均经气管导管给药,剂量按100mg/kg,多数患者1次用药即可获得明显疗效,需机械通气治疗有无呼吸衰竭的患儿,可用SIMV通气方式:18~10次/分,FiO2〈0.4%,PIP8~10cmH2O2,PEEP5cmH2O2为使固尔苏充分发挥作用,上机24小时内不吸痰,12~24小时撤机,如患儿本身肺先天发育不良则固尔苏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 对34例HMD患儿早期使用固尔苏,配以综合治疗措施,并以呼吸机机械通气,观察其在使用固尔苏前和使用后各时段肺功能指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以及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用固尔苏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a/ APO 及氧合指数(OI)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14.71% ,并发症发生率:肺炎38.24%、颅内出血23.53%,颅内出血23.53%,无1例肺气漏发生,无1例慢性疾患发生.结论 固尔苏能明显提高HMD的疗效,合理掌握用药指征和时机,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机械通气条件下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 对4例患HMD的新生儿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经气管导管侧管滴入固尔苏(curosurf,PS的一种)120mg,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临床反应,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窘迫程度及治愈率。结果 4例患HMD的新生儿用药效果好,面色红润,SpO2在90%以上,呼吸窘迫程度明显减轻。4例中2例治愈出院,1例明显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早期足量使用固尔苏是治疗HMD成功的有效方法,它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利于肺的扩张,减轻呼吸窘迫程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9例确诊为NRDS的病例早期给予CPAP,并联合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胸片及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29例患儿经CPAP及固尔苏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X线胸片明显好转。患儿血气分析显示治疗前pH为(7.22±0.07),治疗后6—24h为(7.37±0.05),治疗后48h为(7.40±0.05);治疗前Pa02为(5.65±1.74)kPa,治疗后6—24h为(10.73±3.04)kPa,治疗后48h为(13.07±3.65)kPa;治疗前PaC02为(7.46±1.46)kPa,治疗后6—24h为(5.40±1.17)kPa,治疗后48h为(5.40±0.51)kPa;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24h、治疗后48h的pH、PaO2、PaCO2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沐舒坦与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7月收住NICU的3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沐舒坦组20例予沭舒坦30mg/kg/日,分3次或4次。用5%或10%葡萄糖稀释静滴;固尔苏组19例予固尔苏100ml~150g/kg/次,气管内给药。两组患儿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联合nC-PAP,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呻吟、呼吸困难、发绀、血气分析、X线胸片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后pH、PaO2、PaCO2/FiO2的值逐渐升高(P〈0.01),而PaCO2、FiO2的值逐渐降低(P〈0.01)。2)治疗6h、12h后两组患几各呼吸指标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24h后各呼吸指标间差别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与固尔苏联合nCPAP给氧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固尔苏起效快,沐舒坦作用较慢,临床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及家属经济条件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的护理体会。方法为NRDS患儿应用同尔苏,同时采取左侧位、右侧位、仰卧位经气管插管匀速注入,每次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1~2min,用药前后摄胸片测通气对比观察。结果运用同尔苏后患儿缺氧状况明显改善,胸片示肺野透视度有所改善。结论掌握好给药时机及给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给药时确定气管插管位置,采用正确的体位将固尔苏打入气管插管内,使药物在肺内均匀分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需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减少患儿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朝友 《中国医药导报》2010,7(4):149-149,153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防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7例早产儿出生后未发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前,即气管内给予PS,观察用药后临床表现及胸片的变化等,分析其疗效以及HMD发生的情况。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无一例HMD出现,6~12h内未出现明显的进行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S预防使用可明显减少HMD的发生,从而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使用固尔苏治疗,观察分析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胸片变化.结果 46例患儿中37例用药后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转,胸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痊愈37例,6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治愈率为80.4%.结论 早期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确切,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56例HMD新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观察组给予鼻塞式CPAP,对照组给予头罩吸氧,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39.3%)(P<0.01);治疗后两组PaO_2、PaCO_2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出血、气胸、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加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HMD患儿呼吸系统防御水平,快速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保温、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氧疗、抗生素预防感染及PS替代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分次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1、12、24h血气分析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显著疗效,治疗组在胸片改变、合并肺炎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死亡率等均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HMD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HMD患儿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两组均给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CPAP治疗,而观察组给予Dou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12、24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同时比较其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12、24h后的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O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1、12、24h后的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H,治疗12、24h后的PaO2、PaCO2及O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8%)略高于对照组(8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71%)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在HMD的临床治疗上存在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旭晴  解福平  周柏香 《海南医学》2010,21(13):19-20,29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以及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加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常规机械通气加PS,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PaO2和SPO2的变化以及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发绀、呼吸困难、PaO2和SPO2的改善上无明显差异,但是NCPAP联合PS的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NCPAP联合PS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有良好的疗效,与常频机械通气组比较,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型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 V )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HMD患儿予珂立苏联合NSIMV进行监护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S联合NSIM V能明显改善HMD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气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珂立苏联合NSIM V治疗HMD安全有效,能减少气管插管比例及避免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与传统俯卧位护理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ARDS病人47例,对照组(27例)采用头胸部垫俯卧位枕抬高的传统俯卧位护理方式;观察组(20例)病人采用基于力学分布的改良俯卧位护理策略。比较2组病人并发症(压力性损伤、呕吐)的发生情况、俯卧位前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呼吸力学[气道阻力(R)、胸肺顺应性(Cs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病人呕吐和意外脱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在俯卧位前和俯卧位1 h、2 h、4 h的HR、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俯卧位前的MAP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在俯卧位1 h、2 h、4 h的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俯卧位前和俯卧位1h的R高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而在俯卧位2 h和4 h比较,2组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在俯卧位前、俯卧位1 h、2 h、4 h的C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俯卧位通气护理策略较传统俯卧位方式可降低ARDS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90°侧卧位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无采取护理干预患者213例,采取护理干预患者217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针对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②针对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③针对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④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⑤针对生殖器官压伤的护理干预。⑥针对皮肤压疮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与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HMD应用机械通气前的血气分析及阴离子间隙。方法:对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HMD患儿行气管插管前抽静脉血作血清电解质分析,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用U值检验。结果:新生儿HMD机械通气前均有代酸或代酸+呼酸,Ⅲ~Ⅳ期患儿的高AG发生率高。结论:对于以代酸或代酸+呼酸为主的新生儿HMD,不易盲目补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策略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部病变病人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换药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采用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换药护理的观察组,各58例,比较2组病人护理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敷料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病人的依从性以及护理过程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护理前,2组病人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护理后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病人血糖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敷料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创面感染情况少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将风险管理策略运用于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利于治疗康复,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康复效率,减少护理过程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