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王刚主任医师主译的《心因性运动障碍和其他转换障碍》(2版)正式发行,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为298元人民币。《心因性运动障碍和其他转换障碍》(2版)原版图书是本领域内国际公认的权威和经典的专著。全书分为4个部分(共43个章节),包括心因性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生理学基础、诊断与评估以及治疗原则,涵盖了各种心因性(功能性)运动障碍及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本书在内容上不局限于文字和图表介绍,而是采用新颖、全面、实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 ,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 ,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 ,约占 80 %~ 90 % ,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 ;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 ,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 ,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 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 ,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3.
实用症状护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宝珍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867-868
运动障碍1 基础知识1.3 对机体的影响1.3.1 社会生活、心理方面的影响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按照自己意愿自行控制运动的能力。因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躯体运动障碍使病人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影响患者的仪容、个人卫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群发性儿童心因性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集体发作的16例心因性疾病惠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病前均有相同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精神刺激;躯体症状突出.与体征及器质性疾病不相吻合;症状有反复性、重复性、夸大性等.结论 心因性疾病症状多样,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对症药物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2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的患病率约为2%,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已超过170万.该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不经治疗5~8年后约半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神经系统疾病,病程长且容易复发,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进展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帕金森病早期预防至关重要。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体力活动对老年帕金森病预防的相关研究,希望能为帕金森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外科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有那些? 外科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有以下几类: (一)周围神经损伤:主要发生在四肢神经主干,以上肢正中神经、尺、桡神经、下肢坐骨、腓总、胫神经为多见,其主要临床征象为:1.运动障碍—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瘫痪,后期可出现肌萎缩及畸形。2.感觉障碍—周围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功能障碍,其支配区的皮肤感觉迟钝、麻木与缺失。3.其他:因肌肉运动障碍可出现腱反射消失及特殊畸形,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病学领域中的一大类重要疾病,主要累及青中年人群,并具有免疫疾病的复杂性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致死、致残性的特点,因而受到临床医师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神经系统自身抗体被发现,这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认识,也有效提高了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水平。但由于神经系统自身抗体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各异,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  相似文献   

9.
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其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长期以来,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替代治疗是帕金  相似文献   

10.
熊斌 《浙江临床医学》2004,6(6):487-487
心因性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1].儿童期心理发育受环境影响较大,且多数儿童情感带有冲动性,易变性,调节能力较弱,一旦遇到不良刺激,极易发生心因性疾病.作者将本院1997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11例儿童心因性疾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梁战华  王琰  赵航  周慧玲 《临床荟萃》2011,26(19):1706-170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 000/10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D的典型临床症状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相似文献   

12.
涂良丹 《华西医学》2014,(8):1410-1412
目的提高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PKD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结果 11例患者经卡马西平、托吡酯等药物治疗,病情均得以控制。9例患者经半年至3年随访,5例能坚持每日正规按时服药,症状无发作或偶有发作且轻微;3例患者间断服药,症状时有发作,发作后服药最初剂量同样能控制症状;1例24岁患者服用近1年后未继续服药,症状未再发作或偶有发作先兆,但能自行控制症状。结论 PKD为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注意同其他发作性疾病的鉴别,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有统计显示,2/3的人类疾病与心理障碍有关,其中心身疾病占1/3,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因素不仅可以引起精神疾病,诱发心因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还可以影响人们的衰老进程.美国一项涉及10万名女性的多年跟踪调查显示,不善良的人寿命较短[1].荷兰科学家对男性的研究发现,心地善良的男性较心存恶念的男性寿命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癔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2例儿童癔症患儿的一般资料、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心理干预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12例患儿的共同特点是性格内向,胆怯、害羞,或争强好胜,与人交流困难,且发病前有明显的刺激因素;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躯体感觉障碍、情感障碍等;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达91.67%。结论儿童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由心理因素引起且无器质性疾病基础,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3,28(3):249-250
节肢动物传播病毒(即虫媒病毒)主要是通过蚊虫和蜱叮咬传播给人类.大多数感染病例会出现全身发热性疾病,而且,通常有少数发生神经系统侵袭性疾病(即脑膜炎,脑炎,或急性迟缓性麻痹).西尼罗河病毒(WNV)是美国本土虫媒病毒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其他虫媒病毒也可引起季节性暴发和散发病例.201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全国报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871例(不包括登革热).病原包括WNV(712例)、La Crosse病毒(LACV,130例)、Powassan病毒(POWV,16例)、圣路斯脑炎病毒(SLEV,6例)、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4例)以及詹姆斯顿峡谷病毒(JCV,3例).这些病毒性疾病中有624例(占72%)为神经系统侵袭性疾病,发病率为0.2/10万.WNV和其他虫媒病毒在美国许多人群中持续引起局部暴发和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儿童神经系统免疫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浆置换的神经系统免疫障碍性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27例血浆置换治疗患儿中,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7例,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8例(抗NMDA受体脑炎7例,桥本氏脑病1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4例,重症肌无力3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5例(多发性硬化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例,视神经脊髓炎1例)。进行血浆置换2~4次/例,共计63例次。19例患儿明确治疗有效(19/27,70.37%),AIDP、CIDP、重症肌无力、其他免疫介导性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例(7/7,100%)、4例(4/4,100%)、2例(2/3,66.67%)、4例(4/8,50.0%)和2例(2/5,40.0%)。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次(12.70%),以过敏反应和低血压为主。结论血浆置换对儿童AIDP、CIDP诱导期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疗效肯定,患儿耐受性好,是儿童危重、难治性神经系统免疫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几乎都设有理疗科(室),理疗在综合治疗疾病和帮助患者康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不难发现,基层医院理疗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从统计的253例门诊理疗患者情况看,运动系统疾病占80-2%,呼吸系统疾病占4%,神经系统疾病占2-8%,其它系统疾病占13%,其中属于慢性病的约占49%,年龄高于55岁以上患者占21-7%(详见表1)。表1南京大学医院理疗科病人、病种及其分布(n=253)病   种例数性 别男女年 龄(岁)<1818~55>55职   业工人学生教师干部各种扭挫伤…  相似文献   

18.
高危儿指的是虽遭受了不利因素(即高危因素)的影响仍然存活,但却有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罹患致残性疾病的小儿。这些致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行为异常及癫痫等[1]。降低由于脑损伤所导致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  相似文献   

19.
陈敏  焦玲 《中国康复》2011,26(3):224-22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发病率位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第二位[1]。P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  相似文献   

20.
中医外用法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儿指的是虽遭受了不利因素(即高危因素)的影响仍然存活,但却有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罹患致残性疾病的小儿。这些致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行为异常及癫痫等。降低由于脑损伤所导致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院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力争把因脑损伤导致的残障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