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洁  洪祖军 《微创医学》2006,1(5):378-380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6例,传统腹式组42例,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传统腹式组(P≤0.01),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恢复性活时间等腹腔镜组均快于传统腹式组(P≤0.05或<0.01),术后发热、残端芽肿形成发生低于腹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鞘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条件的患者30例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同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及术后病率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CISH组28例和经腹子宫切除术组(腹式组)32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CISH组均较腹式组显著减少(P<0.001),术后病率、残端肉芽肿的形成发生率低于腹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嫄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20-20,22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宫颈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宫颈重建术,对照组用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宫颈重建术操作简便安全,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宫颈形成好,术后恢复快,性生活影响小,优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内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实施的,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内切除术(CISH)62例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60例患者,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指标。结果:CISH组与AH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短,发热率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排气时间短(均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手术时间长(P<0.01),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内切除术具有创新少,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艳 《中国伤残医学》2013,(11):131-132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实施的40例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4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AH)、4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VH),对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AH、VH相比,CISH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禾  张艳 《实用全科医学》2008,6(8):803-804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适应症、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完成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病例56例(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58例(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SH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宫颈无明显病变的良性子宫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27例)和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3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临床选用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30例,3组分别接受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3组手术效果。结果甲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乙组和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常规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5例需行子宫切除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经腹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小,术后发热例数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常规经腹子宫切除术相比综合效果佳,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尽快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丘映  韦励 《广西医学》2001,23(4):766-767
目的:为了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27例)和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3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停顿在数有显著差异异(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临床选用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术后情况。方法将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180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经腹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组(96例)和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组(84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相比,经腹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宫颈无明显病变,良性子宫疾病的年龄较轻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拟行子宫切除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31例)、B组(32例)与C组(33例),A组患者予以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B组患者实施经腹全子宫切除术,C组患者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B、C组,B组手术时间短于A、C组,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优势明显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该术式的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1998年12月-2000年2月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经典的Semm式CISH术式进行治疗,改良组(n=50)采用腹腔镜下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的最高体温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简化了标准Semm式CISH术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医疗费用,此术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改良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及术后情况.方法 将15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5例采用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将2组术式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69.25±3.25)min vs(84.32±3.62)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96.60±4.27)ml vs(132.35±6.50)ml,P<0.05],术后排气时间短[(18.43±1.12)h vs(24.58±3.39)h,P<0.05],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小,术后性生活满意率高(95.38%vs68.97%,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8例全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1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138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TLH组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均短于TA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四华  林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27-482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全子宫切除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70例,将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虽不能完全代替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但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全子宫切除首选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40例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和40例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满意,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霞  杨名获 《重庆医学》2006,35(11):1023-1024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118例施行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比较,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18例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与传统术式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少,伤口疼痛轻,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切口小、瘢痕小、恢复快,具有微创化手术特点,不需专门设备,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手术方法、术后疗效.方法将10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6例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为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结果腹腔镜下手术成功56例;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