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庞捷 《中国药业》2010,19(11):68-69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10mg/周和来氟米特10mg/d。治疗组加用强的松10mg,1次/d,疗程48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一般为3~6个月。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双手握力、血沉(ES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片与雷公藤多苷片分别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就诊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3次/d,同时给予口服来氟米特片20 mg,1次/d。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1次/周,同时给予口服来氟米特20 mg,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疼痛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ESR和R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8.82%和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片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来氟米特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11-612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LEF组和MIX组各48例,LEF组给予来氟米特20mg,口服每日一次,MIX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每周一次,24周为1个观察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期间的ACR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12、24周后来氟米特组的ACR20、ACR50有效率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都比较好,且副作用少,但来氟米特治疗4、8、12、24周的疗效相比较优于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静脉滴注云克联合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后12周的关节症状、实验室指标变化,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关节症状、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个别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严瑾  荣晓凤 《中国药房》2012,(16):1485-1487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将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云克,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单纯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12周时的关节症状、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为27例(90.00%),ACR50为7例(23.33%);对照组达到ACR20为18例(67.00%),ACR50为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达到ACR50为21例(70.00%),ACR70为9例(30.00%);对照组达到ACR50为9例(33.33%),ACR70为2例(7.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远期效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指标疗效和疾病疗效,对比分析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完成为期15w的研究,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组(以下称治疗组)及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组(以下称对照组)各20例.主要指标疗效以及疾病疗效在疗程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甲氨喋呤、来氟米特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是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5,(5):342-345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和对照组50例(单用来氟米特)。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且对照组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10例类风湿患者临床资料,在常规用非甾体药的基础上,对照组仅用甲氨蝶呤,而治疗组加用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更显著。两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结论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长疗程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7例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联合组(n=31)和对照组(n=36),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7.5~15mg/d和来氟米特10mg/d。联合组加用强的松2.5~7.5mg,1次/d,疗程24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后DAS28、VAS评分、生物制剂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到第12、24周时,DAS28、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需加用生物制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如糖尿病、新发骨折、感染、肝功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小剂量激素长疗程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疗法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每日2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对照组30例使用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目视10 cm模拟标尺法(VAS),由患者和医生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血尿常规、血糖.结果:在疗程第4周,2组总疗效评价ACR50、ACR70比较差异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两药联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剂量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入 2组 ,各 32例。 2组病人于治疗前 1wk停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试验开始时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组 (Lef +MTX)给予来氟米特 2 0mg ,po ,qd +甲氨蝶呤 (MTX) 7.5mg po ,qw ,服 4wk后来氟米特 10mg ,po ,qd +MTX 7.5mg ,po ,qw ;MTX组服甲氨蝶呤 15mg ,po ,qw ,2组均以 2 4wk为一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wk 12 ,2 4均做体检及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后摄双手正位片。结果 :Lef +MTX组显效 88%( 2 8/32例 ) ,MTX组 38%( 12 /32例 )。Lef +MTX组不良反应 4例占 12 %,主要为皮疹、恶心 ;MTX组 14例占 4 3%,主要为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脱发、ALT升高、心悸、月经不调等。结论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起效快、疗效佳、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2MDP,商品名: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99Tc-2M DP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滴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滴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治疗RA安全、高效,能有效降低病情活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7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来氟米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28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开始5d予以来氟米特0.8mg/(kgd)口服,5d后改为维持剂量20mg/d口服,同时予泼尼松20mg/d口服;对照组口服泼尼松20mg/d。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关生化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24h尿蛋白、肾功能指标、血浆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有效地控制血尿、蛋白尿,近期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贾萍  荣晓凤  钟玉  杨涓  严瑾  周国庆 《中国药房》2014,(44):4174-4176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周+来氟米特20 mg,口服,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A剂(水剂)和B剂(粉剂)各3支混合,充分振摇,使冻干物溶解,室温静置5 min,制得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将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 d,每间隔20 d重复1个周期,共3个周期。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治疗后RA活动分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RA较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青蒿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探讨青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5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10 mg,1次/周;治疗组口服中药青蒿20 g,每日1剂,甲氨蝶呤10 mg,1次/周。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24.533,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53,P<0.05)。结论中药青蒿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较单用甲氨蝶呤好。  相似文献   

16.
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用药与来氟米特单独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试验为 2 4wk的开放对照试验 ,共 6 0例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 2组。试验组 30例给来氟米特10mg ,po ,qd ,甲氨蝶呤 7.5mg ,po ,qw ;对照组 30例给来氟米特 2 0mg ,po ,qd ;用药前 3d ,2组来氟米特均给予负荷剂量 5 0mg·d- 1。评价休息痛、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生活能力、病人评价、医生评价、血沉、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结果 :用药 12 ,2 4wk ,2组主要疗效指标的改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2wk时 ,试验组按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有效率为 89% ,显著高于对照组 (6 1% ) ,P <0 .0 5 ;12 ,2 4wk时试验组ACR有效率分别为 89%和 93% ,对照组为 86 %和 89% ,P>0 .0 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7% (8/ 30 )和 2 0 % (6 / 30 ) ,P >0 .0 5。结论 :联合用药起效较单用来氟米特快 ,12wk后疗效与单用来氟米特相近 ,不良反应略高于单用来氟米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和单独应用来氟米特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晨僵、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患者总体病情改善及类风湿因子等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降低炎性指标,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卜林  陈艳  孙东 《江苏医药》2012,38(11):1277-1279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d联合来氟米特20mg/d;对照组30例,单用贝那普利10mg/d。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为(0.62±0.24)g/24h,低于对照组的(1.62±0.46)g/24h,血清白蛋白为(40.36±10.32)g/L,高于对照组的(32.86±10.31)g/L(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蛋白尿。  相似文献   

19.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开放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分为LEF组48例,给予来氟米特20mg,口服,每天1次;MIX组48例,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每周1次,4—6周后停用。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两种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均在90.0%以上,同时大多数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都比较好,副作用少,花费较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可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过去一年(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接受治疗的1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探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至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的单一组与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的联合组.对比二者不同用药方案的疗效.结果:采取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19%,远远高于单一组的71.88%,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关节炎采取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安全性高,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