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正首先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心悸心慌。心悸心慌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觉症状,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以及收缩强度发生改变有关,其自觉症状因与各人感受不同而有所差异,神经比较敏感的人自觉症状可能很重,即使心脏活动完全正常也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而对于有些本身有慢性心脏疾病,如持续心房纤颤,虽然心律绝对不齐,甚至伴有早搏,但  相似文献   

2.
<正>心悸的症状,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部举痛论》之"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心澹澹大动",《灵枢本神》之"心怵惕",都是对心悸症状的描述,但对这一病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直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这两部书中,才正式提出了悸和惊悸的病名。如"动即为惊,弱则为悸",认为前者是因惊而脉动,后者是因虚而心悸。情志抑郁,疏泄失司,导致肝郁脾虚,久则气滞血瘀,心失所养而发心悸,辩证以肝郁为主者,则宜疏肝养心。因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心与肝乃为主血与藏血之关系,惟心肝二脏紧密配合,则气血畅达,濡养周身,逍遥散取自《太平惠民和剂  相似文献   

3.
姚磊  符德玉 《家庭用药》2013,(10):17-17
所谓“心悸”,指的是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作为一种自觉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机体对自身发出的警示信号。一般来讲,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非心脏本身原因引起的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出现心悸。  相似文献   

4.
心悸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跳、心慌及心跳停顿的不适感。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不齐、心搏增强等。心率加快时,患者感觉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觉搏动特别有力。由于心脏的特殊性,很多人对心脏症状尤其在意,出现心悸表现的时候往往非常担忧,自以为是患了"心脏病"。其实,引发心悸的原因很多,并不一定就是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出现心悸,首先是要明确诊断,找出症状背后隐藏的疾病。在去医院之前,不妨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判断。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率、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1]。临床表现各异,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一般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脉律不齐为主症,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结代脉等范畴[2]。2008-  相似文献   

6.
心悸辨治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不安,不能自主,或是脉律失常的一种病证。本病多由阴阳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所致。笔者在多年临床中,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甚效,现将临床体会述要如下。1 补气养心益气 心悸虽为患者自觉心内跳动、心慌不安的病症,但究其原因,不独在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  相似文献   

7.
<正> 吞咽动作引起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甚为少见。本文报道一例风湿性心脏病轻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吞咽动作能引起房性早搏及房性心动过速,并复习有关文献,对本病略加讨论。病例摘要男,52岁,教师,因进餐时出现心悸月余,于1982年6月11日就诊。患者1982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持续一天多,能坚持工作,服心可定后好转。嗣后,每当吞咽时可引起心悸,自觉食物达食管下段时发生。伴头晕及视力模糊,停止吞咽,发作即随之停止。偶尔咳嗽或呃逆亦可引起。运动过程中进行吞咽往往无心悸发作。既往于1977年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6岁,因"急性咽炎"就诊,既往无过敏史,门诊医生予以阿奇霉素分散片(规格0.25 g,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744)口服,2次/d,服药第3天晚间服药10 min后,患者自觉瘙痒、胸闷、心悸,紧接着面部及躯干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30岁 ,农民。因反复心悸 ,晕厥2 0余年 ,复发 7天入院。患病以来 ,每于剧烈活动、劳累时发生晕厥 ,每次持续 1— 2分钟后自行缓解 ,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醒后感四肢乏力、湿冷 ,晕厥前自觉心悸 ,偶有头昏、眩晕、黑朦 ,曾作心电图发现QT间期延长 (具体不详 ) ,未作治疗。 7天前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当地医院住院 ,给予抗感染及激素治疗 ,患者出现心悸 ,心电图窦性心律 ,频发室早 ,二联律 ,非持续性室速 ,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室早消失 ,心悸缓解 ,遂转入我院。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无晕厥及猝死家族史。入院查体 …  相似文献   

10.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中79%伴有房颤,而术前有房颤的患者中,在心脏手术后超过80%仍为房颤心律。考虑到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可以恢复房、室的正常收缩功能,减少左房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心悸、呼吸困难和易疲劳等自觉症状,因而在施行心脏手术的同时手术治疗房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悸,俗称心慌。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按心率快慢常可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主要临床表现有胸闷、头晕、乏力、气短、晕厥等,及早治疗及规范护理可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而该病症的护理干预尤以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迟脉症、心悸、胸痹、厥症"等范畴[1]。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相关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休,环流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在《临证指南医案》称胸痹:"若夫胸痹,则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  相似文献   

13.
张颖  王红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88-288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期前后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肢体水肿,尿频失禁,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腹胀便溏等。中医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散在于古代文献中。老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月经失调"、"绝经前后诸症",又称"年志血崩"、"脏燥"、"百合病"、"心悸"、"失眠"、"眩晕"等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51岁,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20余年,间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反复发作。1年前自觉症状加重,心悸明显,自觉心跳有间歇,同时伴咳嗽、气喘,双下肢水肿而再次就诊。查体:慢性病容,体质消瘦,神清合作,患者身高150cm,体质量30 kg;双眼微凸伴轻度充血,无压痛及眼球活  相似文献   

15.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因惊而悸者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者,谓之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一般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现代医学中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均可参照心悸病证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正> 预激症候群合并心房颤动是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其诊断和治疗有时尚存存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曾对一例病人用慢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1岁。1985年5月19日因心悸、气憋急诊住院。患者从1978年以来,间断性心悸、气憋,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自行缓解,1985年5月18日夜自觉心慌,次日仍不能缓解,于19日下午3点入院。查体:血压100/70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者,男,29岁。因心悸1周,再发8 h,于2007年8月1日入院。患者1周前夜间睡眠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自觉心跳不规则,伴轻微胸闷,口唇及双手发麻,无晕厥黑矇,入院8 h前症状再发而入院。心电图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谱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许多人曾出现过突然心悸或者心慌,感觉心前区不适,就仿佛乘电梯时快速升降的失重感,这可能是发生了早搏。早搏是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正心脏是人体内工作最为辛苦的器官,日复一日地从事着单调疲乏的工作,直到有时它发生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如突然间的病态阵跳、漏跳一拍或狂跳不已时,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大多数时候心悸只是短暂现象,但也是一种健康隐患,值得警惕。饮酒一次饮用大量的酒会造成心悸,它有时也被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2016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对于经常饮酒的人来说,即使少量饮酒也  相似文献   

20.
患者侯××男 26岁 1974年7月发病,头晕耳鸣、全身乏力,在大队服药两次无效,后经公社医院以及太原市几个医院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西药治疗一月,患者自觉希望不大而回村。回村后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头晕耳鸣、心悸出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