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应用情况,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为胸腔镜技术的开展提供更大的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30例(A组),传统电视胸腔镜手术(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孔)组30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主要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导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别,术中出血量、胸导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差别。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比常规胸腔镜少一个切口,创伤将更小,是未来微创外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对患有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电视胸腔镜技术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用时和住院治疗总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操作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和治疗后气胸症状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对患有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1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患者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将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徐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84+188-184,188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和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本科治疗的符合标准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行全胸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与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相比具有创伤小的优点,更符合微创的原则,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有创伤性膈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患有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手术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胸腔镜辅助下对患有创伤性膈疝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条件下Nuss手术的方法对混有漏斗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有漏斗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条件下Nuss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胸骨翻转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后发现,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条件下Nuss手术的方法对混有漏斗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胸腔镜和传统手术方法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抽取2003年5月~2008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8例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各44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开胸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3年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的方法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并且可以使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往86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气胸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气胸手术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5.1%;术后并发症仅发生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手术效果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胸病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胸腔镜三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单操作孔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对比都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胸腔镜三孔法相比,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对于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患者能够极大降低术后创伤,并且恢复快,减小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具有一定程度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对患有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复位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手术治疗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A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手术操作的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对患有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n=42,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和试验组(n=42,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且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腔感染率、气胸复发率、二次手术率相比,参照组均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机体痛苦少,出血量小,恢复速度快,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术式全面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8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25岁。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15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36例;单侧病变46例,双侧病变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于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将148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在胸腔镜治疗术后,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再进行疼痛干预、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护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起到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高原地区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两孔法或三孔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及术后1月复查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48小时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1月复查效果相当。结论 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疼痛均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5.
方政 《中国医药科学》2012,(24):201-202
目的探究3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患有复发性的气胸的患者155例,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50例,B组53例,C组52例,A组患者进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B组患者进行电视胸腔镜的手术治疗,C组患者进行标准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失血量、疼痛情况,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出血量多,手术后疼痛情况比A组和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复发性气胸的患者时,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效果相似,腋下切口术创口小。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治疗的微创性和可靠性,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1]。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即不需传统的辅助操作孔,只需主操作孔和观察孔两个孔来完成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2例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分别采用开放式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结束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A组。结论应用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患者9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进行观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病症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拔管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半年内治疗组的复发4例,对照组的复发10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下(VATS)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现已成为VATS最成熟与最具优势的术式。我院自2008-07~2011-02,采用两孔法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86例。通过手术时间、失血量、胸腔引流量、镇痛药物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取得满意的效果。与传统术式采用“三孑L法”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疗效确实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患有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患有严重腹部损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和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质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临床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患有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