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姚琳 《北方药学》2012,9(8):113-114
肌体职业病是指身体的一些部位因职业特点长时间处于疲劳甚至过度工作状态而引发的身体疾病。高校教师是因过度使用肌体功能或疲劳引发这种疾病,其护理及预防应以防止过度使用和疲劳为切入点,增加肌体活力为目标进行护理及预防,以保障高校教师以健康的体魄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紫杉醇作用于细胞的微管系统,抑制恶性肿瘤血管的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目前紫杉醇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化疗,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很高,达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1]。针对紫杉醇的过敏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经验,预防并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则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卫生保健预防中小学生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5月选取我镇任意2所中小学校的全体学生,其中一所学校为对照组(553例),另一所为观察组(586例),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教育措施,观察组实施卫生保健,记录对比2组卫生保健知识熟悉情况和随访6个月后2组的呼吸道疾病传染率。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呼吸道疾病传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卫生保健知识熟悉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显著,可降低传染率,提高学生传染病的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玉梅  关星  潘红梅  何兵  符霞  曾楠  董胜  潘池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26-1827,1830
目的调查分析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的现状。方法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19例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逐一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419例产褥期妇女对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37.06%,其中仅有4.06%知道果汁或蔬菜汁的添加时间,11.69%了解预防佝偻病的措施,13.13%知道开始断奶的时间,18.62%知道首选辅食,42.48%了解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产褥期妇女对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基本呈城市大于乡镇和农村的趋势。结论产褥期妇女掌握婴幼儿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相关部门需针对性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应以农村及乡镇产褥期妇女为重点对象,大力普及育儿知识,增强该群体对婴幼儿的保健能力,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但至今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目前,在我国结核病的患病率仍很高,而且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治疗不正规不彻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有关。针对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刚柱  侯亚娟  田万春 《河北医药》2008,30(9):1408-1409
目前,在一些人群中还存在着不健康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卫生意识不强,保健知识贫乏,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存在.2000年全国6省农村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在农村15岁以上人群中,对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八项基本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6%,相关行为形成率23%,高血压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2.6%,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16%.在城市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有较大程度上升,成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在城市分别上升53%和32%,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居民不能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1-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预防介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肝癌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预防DVT的常规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2组患者预防DVT疾病认知情况和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干预组预防DVT疾病认知情况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下肢出现1例血流淤滞,对照组出现2例DVT、6例血流淤滞,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信念教育为指导原则的知识教育能有效增强肝癌介入患者预防DVT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DVT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对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自制病毒性肝炎护理相关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问卷中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对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均较低。结论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不到位,导致疾病逐渐深入发展,在家庭及社会中广泛传播,升高了发病率。因此,在住院期间给予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409名健康受检者就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4.8%的受检者不知道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趋势,高血压并发症累及器官的知晓率不足50.0%;52.1%的受检者不认为戒烟、限酒能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调查显示体检者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需求较强烈。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对高血压病的预防认知不够。医护人员应加强高血压病各方面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实施预防接种的569名儿童的家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3名,观察组366名,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常规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相关知识宣传。对两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两组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自身进行宣教之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平均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延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通过知识宣传可以使儿童家长树立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观念,主动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流行,且进行疫苗接种时可以避开不适当的时机,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开展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利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对2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出院后第3个月末的疾病认知水平进行测评;对2组患者在入院当天以及出院后第3个月末的疾病控制情况予以评价;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康复知识与预防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3个月末,研究组康复知识及预防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院时的BP、LDL-C、FB、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3个月末的BP、LDL-C、FB、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率、不稳定心绞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引入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自我护理的认知水平,且能帮助患者纠正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 drome ,NRDS)又名肺透明膜病 (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 ,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的常见病 ,发病率占新生儿疾病的1% ,特别是早产儿更易患此疾病 ,该病的死亡率很高 ,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首要疾病。NRDS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肺发育的不成熟 ,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 ,由此导致肺功能的障碍。目前预防NRDS的措施主要是采取药物预防 ,即产前给孕妇用药的方法 ,加快易发NRDS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妇科疾病预防知识和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200例育龄期妇女,根据是否采用妇科疾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指导分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未采用妇科疾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指导)和实验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采用妇科疾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指导),每组100例。比较两组妇女妇科疾病发病率及指导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妇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妇女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为(9.01±0.12)分,生活习惯改善评分为(9.11±0.15)分,疾病预防能力评分为(9.00±1.13)分,药物依从性评分为(9.14±0.31)分;对照组妇女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为(6.45±0.21)分,生活习惯改善评分为(7.12±0.54)分,疾病预防能力评分为(7.34±0.41)分,药物依从性评分为(7.46±0.45)分;实验组妇女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生活习惯改善评分、疾病预防能力评分及药物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妇女在计划生育服务中予以妇科疾病预防与合理用药指导,能明显提升其健康指导评分,且进一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进行健康干预和预防疾病发生。方法对2012年东莞某高校504名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95.77%。②前十位疾病为: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脂肪肝、颈部多普勒改变、血糖升高、血常规异常、高尿酸血症、乳腺增生、白带常规、前列腺病变。③高校教师常见病以心电图异常、代谢性性疾病居多,其中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发病年龄以35~45岁青壮年多见。结论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健康体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防治刻不容缓。在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城市人群的第四位死亡原因,在农村则为第一位,其中慢阻肺占60%。目前,我国慢阻肺患病总人数达2700万。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及人口老龄化加速,慢阻肺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尽管慢阻肺的发病率很高,但漏诊率也很高。一旦明确诊断,多数已属中、晚期,治疗相当困难。据估计,有50%以上的患者竟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慢阻肺。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及早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了解养老院老年人防止跌倒的知识与行为,为实施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是上海市金马养老院80名老年人,年龄63~96岁,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跌倒的发生情况及防止跌倒的认知与行为.结果: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32.5%.其中69.2%的跌倒是发生在体位变化时;57.7%的跌倒是发生在洗手间.在本次调查对象中,86.3%不知道预防跌倒的方法,80.0%不知道跌倒后的应急处理方法,57.5%不知道跌倒与视力因素有关,65.0%认为跌倒不可以预防;仅有41.2%能主动向他人求助;38.7%能选择正确的活动方式;45.0%能选择使用防跌倒助行器.结论:养老院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的知识欠缺,预防跌倒的意识及行为不容乐观.提示应根据老年人文化程度等特点加强对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及行为,从而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态度、行为掌握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李明子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53-15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而探讨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其发病的影响,针对认识的薄弱环节配合积极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方法:自行设计糖尿病知识问卷,对60名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还不足,尤其是危害性和治疗方面知识的掌握不及危险因子症状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深度。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团结糖尿病各方面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糖尿病危害性及治疗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传染病的了病率很高,有些病人一旦被确诊患有某种传染病,不仅要受到疾病的折磨,而且还要隔离治疗,因而使大多数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存在着自卑感、恐惧感、忧虑感和孤独感,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利于病人的疾病的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控制病情,促进康复非常重要。针对此种情况,对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护理程序要求对出院的患者应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教育正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笔者将临床预防教育情况收集总结为:教育目的应建立信任、掌握知识和遵照执行;教育要求语言易懂、易于执行、有针对性;教育内容共性部分总结为疾病知识常识教育、饮食教育、饮水教育、运动教育、精神教育、社交生活教育和性生活教育。通过预防教育促进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罗鸣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4):160-161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疾病之源。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重视饮水质量、普及饮水知识、改变不良饮水习惯,是一种预防各种疾病最经济、实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