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在我国,因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处多见.以维生素B12缺乏少见.本病系血液科疾患,但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诊于消化科的巨幼细胞贫血也不少见,现就2002年~2004年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经胃镜及骨穿最终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14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血红蛋白减少,TBIL升高者35例(70%),维生素B12、叶酸治疗总有效率达95.4%。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检测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临床治疗为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疗效佳。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贫血患者4330例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调查,统计男、女患者在所有贫血患者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510例、大细胞性贫血271例,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值分析,以及分布在各科室的百分比。发现血清铁蛋白减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必须的依据;铁蛋白减低合并缺叶酸或维生素B12减低,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检测,是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必须的依据。联合网织红细胞计数在贫血患者治疗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巨幼细胞性贫血并发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并发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肢体运动障碍,骨髓及外周血检查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维生素B120.5 mg/次,隔日肌肉注射1次及叶酸片口服,10 mg/次,每日3次,14 d后血红蛋白上升,细胞巨幼变改善,双下肢疼痛明显好转,长期随访患者肌力改善不明显。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并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是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并不能准确反应机体是否真正缺乏维生素B12,致病主要原因为细胞内维生素B12缺乏。贫血程度与神经系统病变严重程度无正相关性,本病神经系统损害恢复慢或不明显,治疗早晚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胃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结果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因分析48例中31例维生素B12缺乏,10例为叶酸缺乏,2例同时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5例叶酸及维生素B12检测结果正常范围;临床特点48例中40例(83.33%)有消化道症状,27例(56.25%)有神经系统症状,30例(62.5%)三系血细胞均减少,48例(100%)有细胞形态学异常、8例(16.67%)胆红素升高;胃镜检查提示21例(43.75%)浅表性胃炎,其中11例伴糜烂,10例(20.83%)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18.75%)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胃癌2例(4.17%),1例为腺癌,1例为鳞状细胞癌。胃大部切除3例未行胃镜检查。3例拒绝行胃镜检查。结论巨幼细胞贫血病因复杂,主要为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发病率高于叶酸缺乏,但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原因仍然不清楚。临床表现复杂,不具有特异性,容易和很多疾病混淆,容易误诊,需引起注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取的显著疗效,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家凤  王晓培  张继红  刘敏  张青 《安徽医药》2009,13(10):1232-1234
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24例非老年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血象和骨髓象比较。结果老年组中外周全血细胞减少25例(发生率占54%),非老年组6例(发生率占25%)。老年组消化道内窥镜及造影检查显示伴消化道疾病者占19例(41%)。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老年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28日,较非老年组(20日)要长(P〈0.05),误诊6例[误诊率占13%),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结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贫血恢复较慢,其发生与慢性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病情较重,易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骨髓检查对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治疗同时应注意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喆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574-574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MgA)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45例巨幼贫患者予以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每天检测RET相关参数,并将检验结果与RET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巨幼细胞贫血对治疗药物的反应很敏感,用药后IRF即开始增高,治疗1d后,RBC、HB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RET相关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和高度显著性差异。治疗3d后,RBC、HB开始逐渐升高,RET相关参数继续升高。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检测鉴于巨幼贫患者的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是人体内叶酸或/和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其特点为骨髓中出现形态和功能异常的巨幼细胞。国内的巨幼贫大多由叶酸缺乏所致。巨幼贫的临床表现包括。(1)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苍白等;(2)消化道表现如舌乳头萎缩、厌食、消化不良、腹泻;(3)神经精神改变:B_(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时,有外周神经炎及脊髓后侧索变性的表现如感觉、  相似文献   

9.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因为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外周血的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增高,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巨幼粒细胞为此类贫血的共同特点。除极少数情况外,大都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细胞形态学的分析以明确MA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M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中全血细胞减少者32例,5例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9例以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其余46例以红系细胞和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结论:临床上通过对MA患者从血常规、骨髓象进行细胞形态学的分析,结合其临床表现可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并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溶血性贫血进行有效鉴别。在治疗上,及时有效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可明显改善MA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贫血是临床的常见症状,据统计约占综合性医院住院总人数的12%。贫血是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疲乏、劳累、全身肌肉无力是贫血的常见症状,皮肤及粘膜苍白则是贫血最显著的体征,长期重度贫血可引起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一、缺铁性贫血如何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人口的10%~20%存在缺铁现象。   缺铁性贫血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1口服铁剂,常见制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10%枸橼酸铁铵溶液或糖浆适用于小孩及吞咽片剂有困难者。本品含铁量低(21%),不适用于严重贫血病人。补铁丸为皂矾、山楂、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制成的蜜丸,每丸重10g(内含硫酸亚铁0.475g)。福乃得片为硫酸亚铁(控释)加多种维生素制成丸,每日1丸。血宝主要成分有硫酸亚铁、铜、钴、黄芪、当归、白术制成肠溶胶囊,起效较慢。   以上口服剂以硫酸亚铁为首选,与富马铁、葡萄糖酸亚铁均具有生物活性。饭后口服,单用铁剂比合用维生素C反应小。可以把铁剂与食物分开,以溶液口服。勿与茶水同服。先试少量,渐达足量,2~3个月为1疗程。疗效明显。   2不能吸收铁剂者应考虑注射铁剂,常用铁剂有:   (1)右旋糖酐铁:本品可以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注射。儿童酌减,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静脉注射不可溢出静脉,以免引起剧痛及炎症。也可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500ml(每ml含右旋糖酐铁50mg),缓滴。   (2)山梨醇铁溶液:每毫升含50mg铁,作用与右旋糖酐铁相同,特点是吸收较快,局部反应较少。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专供肌肉注射,注射24h后,85%以上都能被吸收。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肌注铁剂可有局部疼痛,局部淋巴结肿痛,可持续数周。注射处的皮肤深染可存在1~2年之久。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炎和栓塞。5%病人可有全身性反应,如面红、恶心、呕吐、发热,严重者可有休克,故初次静注应严密观察,备好肾上腺素等抗休克药品,以备急救时用。口服铁剂停用48小时后才能注射铁剂。注射铁剂不可过量,以免导致血色病。   二、叶酸/维生素B12如何用于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系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我国以营养不良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为多。一般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经过适当治疗可迅速治愈。   补充叶酸的方法有:妊娠后期妇女、慢性溶血病、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均可用小剂量叶酸(5mg)每天口服。对于口服效果不好的病人,可用亚叶酸钙,每日1mg肌注,直至血象正常。恶性贫血可肌注维生素B12,初治剂量100~1000μg,每周1~3次。血象正常后改为100μg肌注,每月1次,需终生维持治疗。营养不良性维生素B12缺乏者用50~100μg肌注,每日1次,连用2~3周,血象正常后可以停用。若病因未除,仍须维持治疗。   在应用维生素B12治疗时,应预防性补口服钾盐。另外应密切观察肾功能的变化。若维生素B12治疗后血小板骤然增加,应注意可能发生血栓栓塞,尤在治疗第1周时。   部分胃粘膜萎缩的恶性贫血应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   有明显缺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输给红细胞,同时给利尿剂,以预防血容量骤增而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轻、中度贫血可以不输血。伴有缺铁性贫血者,应同时补铁治疗。   恶性贫血常同时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故治疗时应联合使用叶酸和维生素B12。   三、慢性再障有几种药物疗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造血组织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病年龄较轻;多为青壮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多见,呈慢性进行性贫血,可用以下药物治疗:   (1)雄激素:常用丙酸睾丸酮每日肌注50~100mg,用药不应少于半年。康力龙、大力补或达那唑疗效相似,羟甲雄酮疗效比丙睾好。储榆林等(1994)总结1982~1993年110例慢性再障主要应用康力龙、丙睾等雄激素的有效率达56.1%。  相似文献   

12.
<正>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细胞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1])。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除贫血表现外,可出现手足麻木、共济失调、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笔者就我院2015—2018年收治的10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临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1例患者均于2015—2018年在我院住院且经长期随访,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4例,女性67例,年龄12~81岁,平均56.5岁,其中60~81岁6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  相似文献   

13.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系指骨髓中出现大量巨幼红细胞的一类贫血,主要是叶酸,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结果,以叶酸缺乏所致最为多见,我院近年来骨髓象检查中各类贫血占45%左右,巨幼贫又为贫血中的25%左右,提示巨幼贫并不少见。在目前条件下,一些较复杂的特异性检查如血清B_(12)、叶酸测  相似文献   

14.
<正>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缺乏或某些药物影响核苷酸代谢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称巨幼细胞贫血(MA)。其特点是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不平衡,细胞体积增大,呈现形态与功能均不正常的巨型改变。在我国,叶酸缺乏者多见于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同时,正常人缺乏叶酸15~18周以上会发生贫血。孕妇对于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同时尿中叶酸的排出量增加,因此研究报道表明成人巨幼细胞贫血的患者中有43.2%是妊娠妇女。MA无论对于普通人群还是妊娠妇女而言,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A组)与3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B组)进行研究,并对两组患者骨髓形态的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明显多于B组(P<0.05);A组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与MCV>100 fl所占的比例要低于B组(P<0.05)。结论难治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结合临床以及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以骨髓形态学红系巨变为主,且需关注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相似文献   

16.
糖原是在体内的重要贮存形式 ,是细胞代谢的能量来源 ,与过碘酸—雪夫 (PAS)试剂反应形成紫红色的染料沉积于含糖原的细胞质中 ,过去理论上认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幼红细胞 PAS染色为阴性 ,我们经过对 5 0例巨幼贫和 12例再障做 PAS染色分析 ,发现两者均有阳性反应。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为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院住院的初诊患者 ,经过骨髓细胞学分析 ,血清叶酸、B12测定并用叶酸、B12治疗后治愈的巨幼贫患者 5 0例 ;经过骨髓细胞学分析、骨髓活检等确诊的再障患者 12例 ;经过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难治性贫血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骨髓中出现红系、粒系、巨核细胞质和量的改变,应用一般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巨幼细胞贫血是以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导致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即细胞的巨幼变.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1,2],但预后完全不同.因此鉴别二者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MDS-RA与MA的临床与形态学特征,以利于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对已确诊的14例MDS-RA患者和30例M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英  张德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999-1000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指叶酸和(或)维生素B12 缺乏所引起的DNA合成障碍,致骨髓中巨幼红细胞增生,形成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及多样化容易误诊, 现就我院 5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4例, 女 1例。年龄 1  相似文献   

19.
叶酸(folic acid,1)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需物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巨幼细胞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症.1原药在合成过程中需用三氯丙酮和甲醇、甲苯等有机溶剂,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和保证用药安全,本研究采用毛细管GC法测定了1中上述物质的残留量,方法较为简便、灵敏、快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 B12)联合检测对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70例贫血患者及50例体检正常者的SF、FA和Vit B12血清水平。结果:贫血患者的SF、FA和Vit B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采用SF、FA和Vit B12联合检测方式,可明显提高贫血患者检出率。缺铁性贫血(4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8例)和正常细胞性贫血(42例)患者SF、FA和Vit B12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的检出率(P0.05)。结论:SF、FA和Vit B12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三种贫血的诊断效率,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