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hs-CRP、sICAM-1、ECP及TNF-α水平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7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hs-CRP、sICAM-1、ECP及TNF-α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s-CRP、sICAM-1、ECP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患者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hs-CRP、sICAM-1、ECP及TNF-α水平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检测价值较高,且可反应疾病的发展转归。  相似文献   

2.
张云燕 《淮海医药》2009,27(6):494-49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支气管哮喘惠儿进行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后测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哮喘惠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爱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66-206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I患者9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CI组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升高;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hs-CRP和IL-6有助于AC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及CR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在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儿血清中TNF—α及CRP的水平。结果喘患儿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血清中TNFα和CRP的含量明显高于将健康儿童;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2.35±0.45)ng/ml、CRP(3.89±0.86)mg/L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且急性发作期喘血清中CRP的水平和TNFα的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28、P〈0.05)。结论TNFα和CRP含量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和FIB水平,比较46例PNS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s—CRP、TNF-α、FIB和其他生化指标。结果PNS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正相关(P〈0.05),hs-CRP、TNF-α、FIB与24h尿蛋白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为0.605、0.623、0.720,试验组hs—CRP、TNF-α、FIB与24h尿蛋白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体内发生一定的微炎症反应,凝血状态的变化在病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俊  郑锦豪  陈家良  陈博 《天津医药》2023,51(2):216-220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胶原蛋白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120例AD患者为AD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GGT和CTHRC1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AD组血清GGT、CTHRC1表达与TNF-α、IL-1β、IL-6、CRP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GGT、CTHRC1水平对AD的诊断价值。结果 AD组患者血清GGT、CTHRC1、TNF-α、IL-6、IL-1β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AD组患者血清GGT、CTHRC1表达与TNF-α、IL-6、IL-1β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GGT、CTHRC1水平升高及MMSE评分降低是影响AD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7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27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型患者高于中型及轻型患者,中型患者高于轻型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炎性因子升高的状态,且与其严重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本院就诊的4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cTnI及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cTnI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TnI在4~8h升高,高峰在8-12h,72h后降低;hs-CRP不断升高,高峰在12~24h,72h后降低到正常水平。结论 联合检测cTnI及hs—CRP,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和痰液中炎性反应介质含量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高渗盐水雾化引痰,荧光免疫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发作期哮喘患者痰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IL-8、TNF-α和ECP等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IL-8、ECP水平均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 测定血清及痰液中的炎性反应介质IL-8、TNF-α和ECP等水平可用于评估哮喘气道炎性反应,血清测定更方便实用,而且通过IL-8和ECP能评估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胡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424-425
目的分析hs—CRP水平检测,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糖尿病病患合并脑血管意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健康者和糖尿病患者(各120例)分组,健康者为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则为观察组,并根据其有无合并脑血管意外,定为A、B两组。观察组中有64例伴有脑血管意外,为A组,剩下56例未并发,为B组。均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散射比浊法进行hs-CRP,用medcalc画出ROc曲线,评价hs-CRP在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中的价值。结果比较A组和B组及对照组,A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5)。研究ROc曲线得出,血清hs-CRP检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的灵敏度高达78.5%,特异性占80.4%,AuC面积是O.80。结论血清中hs—CRP水平跟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脑血管意外有紧密联系,其检测在临床上的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细辛脑治疗成人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27(IL-27)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2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qd,疗程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25、ECP、IL-27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P〈0.05)。细辛脑可以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5、ECP、IL-27浓度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可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IL-25、ECP、IL-27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可以减轻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热射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收治的80例热射病患者纳入H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者纳入J组,检测并对比H组、J组患者及H组不同病情程度、预后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结果:H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均高于J组(P0.05);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凝血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TNF-α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预后死亡组患者血清TNF-α、IL-6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血清CRP、TNF-α、IL-6指标的检测对热射病患者病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IL-6、TNF-α与hs-CRP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宝兰  张瑞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34-343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索-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府蚩白(hs-C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妊高征患者48例,其中子痫前期16例,轻度子痫18例.重度子痫14例,副期妊娠晚期健康妇女20例做为对照组。以放射免疫法血清IL-6、TNF-α测定水平,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子痫、重度子痫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高于子痫前期患者(P〈0.05),重度子痫高于轻度子痫患者(P〈0.05)。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1:与TNF-α水平正相关,r=-0.76,P〈0.01。结论:IL-6、TNF-α、CRP均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进程.对其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85例作为CHF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清晨取空腹静脉血检查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两组间血浆TNF-α、hs-CRP水平,观察不同等级CHF患者TNF-α、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CHF组患者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110.86,25.63,均P<0.05);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TNF-α及hs-CRP水平均逐渐升高,与上一等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65,16.75,均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患者TNF-α、hs-CRP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78,P<0.05;r2=0.71,P<0.05)。而TNF-α与hs-CR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心功能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GM-CSF、TNF-α、IL-6水平测定,并与30例正常健康儿作对照。结果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GM-CSF、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儿血清GM-CSF、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M-CSF、TNF-α、IL-6的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的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CS患者组血清hs—CRP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变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与脑心通胶囊联合用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脑心通和丹红联用,74例)和对照组(7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发病后第14天血清TNF-α和hs—CRP含量的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进行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间CSS评分和ADL评分的差异性,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之间CSS评分、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与脑心通联合用药可减少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