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穴位贴敷联合按摩进行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时间内在我院实施化疗的肺癌患者82例,按照单双号形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加入穴位贴敷联合按摩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睡眠评分数据;随访90天,比较其生活质量数据。结果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疼痛、睡眠评分数据无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睡眠评分数据较对照组优(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数据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对化疗的肺癌患者加入穴位贴敷联合按摩,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预后,生活质量及睡眠均得到了提升,值得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缓解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护理后7 d实验组的VAS评分(1.12±0.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0.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肛肠疾病患者提供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能对术后疼痛进行显著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护理时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小儿支气管患儿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结果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机型辅助治疗的实验组患儿恢复的更快,治疗的有效率更高而且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护理时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病情,而且可以提高患儿对护理治疗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4.
赵春丽 《安徽医药》2017,21(10):1928-1929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按手术顺序随机将72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进行穴位贴敷及穴位按摩,对两组产妇术后12、24、48、72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观察对产妇疼痛减轻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在各时间段上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地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尿毒症瘙痒的效果。方法:将130例尿毒症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试验组(N=65例)。对照组采用皮肤瘙痒症的护理常规以及中药药浴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FIIQ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计算瘙痒积分下降率以判断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FIIQ得分分别为:7.6±3.35分,4.17±3.21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9.2%,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尿毒症瘙痒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闻香疗法联合辩证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来某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剧吐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辩证中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闻香疗法联合辩证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每日呕吐次数、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后每日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闻香疗法联合辩证中医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护理时开展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两组干预2周。干预前两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干预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期间生存质量及恢复期并发症、术后疼痛。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0.05)。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将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进行运用,可以促使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迅速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分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心悸症状评分、胸痛症状评分和乏力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显著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其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及护理后其总有效率高于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儿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84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24 h内予以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发生率及再次便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54.38±3.39)h、(39.42±4.10)h,经t检验,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7.62%(40/84)、14.29%(12/84),再次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1.43%(18/84)、4.76%(4/84),经χ~2检验,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及再次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脑卒中卧床患者中施以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5):40-43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的疗法。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COPD相关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以上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安全可靠,显著改善肺功能,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肺癌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普通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肿瘤情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肺炎患者展开临床治疗护理研究,了解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减轻患者肺部炎症,减少咳嗽、咯痰的效果。旨在优化治疗与护理方式,提升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内收治的肺炎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另行中药穴位贴敷。在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炎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肺炎发作次数相对更少,且在疗效判定方面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肺炎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同时加速炎症消失速度。因此中药穴位贴敷方式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癌性疼痛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使用止痛药及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癌症疼痛除了重视三阶梯止痛方案及常规护理之外,还可同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进而减少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熏洗泡足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顺产或剖宫产术后无其它合并症,知情及配合治疗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实施产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熏洗泡足治疗;对照组只按产后护理常规实施护理,两组疗程均为4d,记录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乳汁分泌量多的有80例,占比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例、29%;观察组患者乳汁分泌量少的仅有3例,占比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例、40%;观察组患者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率为8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0%;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48h子宫复旧、阴道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为好的有93例,占比9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例、64.00%;观察组患者中没有睡眠质量差的案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例、13.00%。结论产后中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熏洗泡足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产后产妇的舒适度,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福鼎市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诊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中医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症状改善及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反酸、胃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评分等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实施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后,强化护理干预,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13年4月~2015年6月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除了给予基础护理干预以外,外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4.0%、2.67%、2.67%、4.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变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加穴位按摩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7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饮食指导、排便训练、运动干预、腹部按摩等常规护理。对照组用大黄、番泻叶等缓泻药。观察组采用中药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42.1%)高于对照组(18.9%),复发率(21.2%)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敷脐穴位按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骨折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8例骨折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60.76%),总有效率87.34%;对照组:治愈33例(41.77%),总有效率72.15%,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各指标评分也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骨折后便秘疗效显著,能调整阴阳、通气温血、润肠通便,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对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维生素B1肌注,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早,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可以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