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2组均于用药前后计算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大小。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含量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SH、LH、E2、P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来曲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3年曲阳仁济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62例)与来曲唑组(73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来曲唑组患者予以来曲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肌瘤体积、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量增多、痛经、贫血、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米非司酮组患者月经量增多、贫血发生率低于来曲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小于来曲唑组(P ﹤0.05);米非司酮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来曲唑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激素(E2)及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米非司酮组患者血清 LH、E2、P 水平低于来曲唑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12.5mg米非司酮组)49例和B组(25.0mg米非司酮组)49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并不差于大剂量,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更低,故12.5mg为较为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探讨如何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妇产科治疗的81名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和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E2、LH及FSH等检查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2、LH及FSH等检查指标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最大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贫血状况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的好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E2、P、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2、P、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患者中出现呕吐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呕吐6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97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7、50例。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瘤体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瘤体体积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瘤体体积均明显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显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FSH、LH、E、P水平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血清FSH、E、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减少瘤体体积、降低血清FSH、E、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25.0mg/d)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肌瘤体积缩小,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0mg/d和1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所致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15mg/次,1次/d,连用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宫瘤消胶囊,3粒/次,3次/d,连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变化情况及检测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含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为38.25%,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12.90%,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387,8.479,P<0.01);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血清FSH、LH、E2和P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安全性均好,可有效抑制患者性激素分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徐小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99-100,103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曲普瑞林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通过B超检测用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并计算体积,测定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和血红蛋白水平,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FSH和E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SH和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雌、孕激素水平,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25mg/d,B组应用桂枝茯苓胶囊4粒,口服3次/d,同时加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7.7%(P〈0.01),B组子宫缩小33.9%(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9.8%(P〈0.01)。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34.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子宫及子宫肌瘤缩小幅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后与A组对比,激素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羟孕酮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SH、LH、E2、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提高有效率,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FSH、LH以及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血清P、FSH、LH以及E2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缩小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用米非司酮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5mg/d,B组应用米非司酮12.5mg/d,C组应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2.7%(P〈0.01),B组子宫缩小24.9%(P〈0.01),C组子宫缩小26.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6.9%(P〈0.15)。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28.8%(P〈0.01)。C组肌瘤体积平均缩比用药前缩小30.6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1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6.25 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两治疗后FSH、E2、LH和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 0.05);观察组子宫前、后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为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余丹 《中国药业》2014,(5):73-75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9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分别对两组手术情况、疗效、贫血状况、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贫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等激素水平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LH、P水平及对照组E:、LH、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H、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107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1(行子宫肌瘤剥除术)22例、观察组2(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保留双附件)67例,观察组3(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18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1术前、术后8周及术后24周性激素FSH、LH、E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术后8周FSH、LH、E2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周FSH、LH、E2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FSH、LH出现升高,E2出现下降;观察组3术后8周FSH、LH、E2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周FSH、LH、E2与术前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FSH、LH出现升高,E2出现下降;三组术后一年内出现围绝经症状比例分别为9.1%、23.9%、83.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观察组3最高。结论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娟辉 《中国医药》2013,8(10):1438-1439
目的观察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25mg/d;观察组在米非司酮上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再造胶囊,6粒/次,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测定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孕酮、雌二醇,B型超声测量用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三维径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6.9±1.0)nmol/L比(19.6±3.2)nmol/L,(1644-10)pmol/L比(355±40)pmol/L;对照组:(9.4±2.2)nmol/L比(19.5±3.2)nmol/L,(175±13)pmol/L比(324±43)pmol/L;均P〈0.05],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观察组:(112±36)cm^3比(152±46)cm^3,(37±7)cm^3比(60±17)cm^3;对照组:(125±33)cm^3比(153±44)cm^3,(43±10)cm^3比(58±17)cm^3;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水平及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