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淋巴瘤科的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低于50×109/L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至70×109/L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中,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血小板达到70×10~9/L、10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P <0.05)。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商品名:特比澳)治疗各类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以来确诊的经化疗初次缓解后巩固化疗的各类急性白血病45例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U,每日1次,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检测≤20×109/L,可选择输注单采血小板。动态监测血小板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100×109/L的持续天数及血小板输注次数,观察特比澳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100×109/L早于对照组;减轻了化疗后血小板的下降程度;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化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微,仅个别出现发热、寒战、肌肉酸痛或头晕。结论: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TPO15000U,而对照组患者未给予rhTPO治疗。监测两组患者4、8、12、24d后的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及化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化疗4d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8、12d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24d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均恢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30×10^9/L的持续时间与血小板≥50×10^9/L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可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降低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同时其毒副作用也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均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2个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6~24h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d-1,连续用药最长14d.实验室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20.8×109和16.3×109·L-1(P>0.05);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26.9×109和144.9×109·L-1(P<0.001),用药周期明显高于对照周期.用药周期和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0.9和12.8d(P<0.05).用药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和≥100×109·L-1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2.0和24.1d,明显短于对照周期25.0和27.8d(P分别<0.01和<0.001).用药周期血小板输注次数及剂量少于对照周期(P<0.05).2个周期相比,化疗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1例患者产生低滴度血清抗rhTPO抗体.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头晕和头痛.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bTPO,可减少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促进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化疗后注射国产rhTPO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组和白细胞介素-11(IL-11)组。rhTPO组25例,皮下注射rhTPO(15000U/d);IL-11组23例,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11(1.5mg/d),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生长情况。结果 rhTPO组血小板恢复最高平均值显著高于IL-11组;rhT-PO组与IL-11组;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分别为(6.32±3.17)d和(9.13±3.35)d(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所需的天数rhTPO组为(8.76±4.77)d,明显短于IL-11组的(12.22±3.06)d(P<0.05)。rhTPO组与IL-11组相比,血小板输注量减少,不良反应少。结论 rhTPO可减少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持续时间,加快血小板恢复的速度,减少血小板的输注,且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重组白介素-11为对照,探讨重组入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白血病化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对照组(重组白介素-11),观察外周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化疗4d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2 d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化疗2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LT<30×109/L持续时间、恢复至75×109./L或125×109/L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白介素-11,化疗后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更利于减少血小板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03-805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研究方法,对第1周期(对照组)化疗后血小板(PLT)≤75×109/L的38例实体肿瘤患者于第2周期采用相同化疗方案,随机分为A组和B组(治疗组),每组19例。A组:第2周期化疗前3天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U),每日1次,连用7 d;B组: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624 h注射rhTPO(15 000 U),每日1次,连用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50×109/L持续时间及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TPO可减少PLT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提前给药效果更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48例。治疗组26例,应用rhIL-11 5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如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即可停止给药。对照组22例,不用rhIL-11和其他血小板生成因子,待血小板自行恢复。无论治疗组和对照组,当BPC≤20×109/L时,均予以单采血小板输注。观察血小板计数及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组rh IL-11可促进血小板恢复,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治疗组BPC≤30×109/L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d,BPC≤50×109/L平均时间缩短3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组人IL-11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未发现有肝、肾功能的异常。结论 rh IL-11可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再选2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血浆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C)。结果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最高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RPC及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1、2周后血RPC及Tpo水平与化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1周后血RPC及Tpo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生成血小板,降低血小板低下危险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应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2例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采用白介素-11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血小板减少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67.7%;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13.68±2.41)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7.54±2.75)d;治疗组患者经(9.62±2.95)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3.25±2.13)d.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白介素-11衍生物(rhIL-11Ala10)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受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Plt)≤50×109/L的实体瘤患者32例,采用自身交叉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BA两组,每组均接受两阶段治疗。A疗程为化疗结束后12~24 h皮下注射rhTPO 1.5×104U/次,1次/d,连续给药2 d后换用rhIL-11Ala10皮下注射,1.5 mg/次,1次/d;B疗程为化疗结束后12~24 h单用rhIL-11Ala10皮下注射1.5 mg/次,1次/d。AB组第一阶段为A疗程,第二阶段为B疗程,BA组恰好相反。A、B疗程的治疗过程中当Plt的绝对值升高≥50×109/L,或Plt≥100×109/L,或用药达14 d即可停药。监测所有患者血小板生长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相比,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平均升高5×109/L,血小板恢复的最高值平均升高78×109/L,持续用药的天数平均缩短了3.7 d,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联合应用rhTPO和rhIL-11Ala10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更优,更经济,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7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1(IL-11)治疗,观察组患者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炎性因子IL-4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 d、7 d、14 d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逐日上升,且观察组的上升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逐日降低,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PO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02月—2012年1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ITP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15mg/d,连续7d,治疗无效,继续应用地塞米松15 mg/d最长至28 d,第8天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5×104 U,皮下注射,1次/d,根据血小板恢复情况用7~14 d.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用法及用量同治疗组,最长治疗28 d.治疗结束后,计算两组达到血小板良效的平均时间和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达到血小板良效的平均时间为(17.88±3.67)d,对照组为(21.63±5.7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发生头晕、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骨质疏松、血糖升高、高血压、恶心、呕吐、纳差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为2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ITP优于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多次皮下注射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8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隔日给药组,隔日皮下注射rhTPO 1.0 mg.kg-1,共7次;每日给药组,每日皮下注射rhTPO 1.0 mg.kg-1,共14次,每组4例。在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rhTPO浓度。结果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血药浓度随之升高,隔日给药组和每日给药组的谷浓度(Cmin)分别在5,7次给药后达到稳态水平,稳态Cmin分别为1.64 ±0.97和2.91 ± 1.74mg.L-1。2组Cmax的变化趋势与Cmin相似,稳态峰Cmax分别为2.14 ± 1.10和 4.19±3.44mg.L-1。首次给药与末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小板减少患者多次皮下注射rhTPO后,血药浓度升高的水平与累积给药量呈正相关;在给药14次后,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倾向。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肿瘤化疗后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 )对肿瘤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影响。方法 :选择以往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小于 6 0× 10 9·L- 1的病人 (共 9例 ,其中淋巴瘤 7例 ,肺癌 2例 ,男性 4例 ,女性 5例。)予相似的化疗方案 ,在化疗结束后 2 4h内开始使用rhTPO(1.0 μg·kg- 1·d- 1,皮下注射 ) ,比较使用与不使用rhTPO病人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 :化疗后使用与不使用rhTPO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 (2 6±s 2 8)× 10 9·L- 1,(33± 30 )× 10 9·L- 1,P >0 .0 5。血小板最高值分别为 (2 0 3± 84 )× 10 9·L- 1,(110±76 )× 10 9·L- 1,P <0 .0 5。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分别为 (0 .3± 0 .5 )U ,(0 .7± 0 .9)U ,P >0 .0 5。结论 :rhTPO未能减少化疗后血小板的下降程度 ,也未能减少血小板的输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