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完成90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直径>10 cm或子宫大如12孕周以上)腹腔镜手术,其中原位旋切法核除子宫肌瘤44例,随机与同期传统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46例对照。结果 9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巨大肌瘤原位旋切手术组与对照组在子宫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排尿情况、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原位旋切法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操作简单迅速,易掌握,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切实而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无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发热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李丽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34-235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4.
唐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88-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手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36例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过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采取对症处理、心理治疗及出院指导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费用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5.6±39.7)min,手术失血量为(126.7±34.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h,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平均费用为(6126.1±1548.7)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2.2±3.7)d。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8.5±42.3)min,手术失血量为(88.9±36.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5±7.5)h,手术成功率为88.9%,手术平均费用为(7821.5±845.8)元,平均住院天数为(7.3±5.2)d。两组对应的上述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等优点,但手术费用较高且对于复杂的子宫肌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9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本院自愿服从治疗方案安排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再  盛丽  徐玉贵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64-165
目的:探讨腹腔镜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57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者28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治疗者29例(开腹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开腹组患者相对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5例患者列为治疗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热病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50例和开腹组4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根据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术式可行性。方法选择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6例行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130例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减少了特殊器械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祝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85-18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64例和TAM组(开腹手术组)6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L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25)min,术中失血量为(150.8±180.5)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17.8±4.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4±0.8)d,术后病率为7.81%;TA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0)min,术中失血量为(245.1±281.1)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40.2±12.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6±0.8)d,术后病率为41.27%,与TAM组比较: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62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6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呕吐、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切口及盆腔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巨大子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开腹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较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3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15例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最后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失血量、瘤体直径、肌瘤数目、手术后引流量、中转开腹以及术后发热率等方面的明显胜于对照组。观察组所需要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胃肠蠕动开始时间以及肛门自行排气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均没有不良反应。结论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非常显著,患者切口创伤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钱丹  朱好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68-169,17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1、2年的肌瘤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患者的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1年后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2年后两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不仅损伤小、恢复快,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月经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