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为33例,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助于缩短出血时间,有助于降低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观荣  冼飞  宁观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40-374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评估二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止血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可实现快速止血的治疗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A组21例和B组20例,分别给予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B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A组21例和B组20例,分别给予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B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驰松 《北方药学》2016,13(9):41-41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例,在护肝、扩容及抗休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10U+20mL50%GS,静脉推注,1次/d;研究组69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0.9%葡萄糖氯化钠20mL,首日静脉推注,之后以35μg/h速度泵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奥曲肽后,显效58例、有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例、22例及7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仅出现2例腹痛,未经治疗而自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2例腹痛及7例心悸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9%,P<0.05。结论:奥曲肽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止血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确诊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组;B组(48例)奥曲肽组。各组均给予相同的禁食、留置胃管、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及输血、补液等支持治疗。用药后定期抽取胃内容物观察胃内出血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中止血显效率分别为33.3%、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6.25%。结论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迅速,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止血、补液、输血、防治休克等对症治疗,并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垂体后叶素改为奥曲肽0.1mg加至生理盐水20ml中,首次缓慢静脉注射,后以25μg/h静脉滴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结果:治疗组的总止血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可作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以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2%)比较,研究组的(96%)较高;与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短;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比较,研究组的(4%)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可有效缩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与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奥曲肽联合潘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瑞浩 《海峡药学》2010,22(5):107-109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潘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奥曲肽联合潘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潘托拉唑,观察各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潘托拉唑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种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32例 ,分别选用奥曲肽 (善得定 )、施他宁和垂体后叶素治疗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善得定、施他宁、垂体后叶素3组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88 89 %、80 %和46 15 %;治疗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88 89 %、87 50 %和50 00 %;治疗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损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100 00 %、94 44 %和68 18 %。善得定、施他宁、垂体后叶素3组治疗的总费用分别为2242 8元、3294元和996 2元 ;成本 -效果比分别为25 63~22 43、41 18~34 88和21 59~14 61。结论 :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应用成本 -效果比最低的垂体后叶素治疗 ,效果不佳可及时更换生长抑素类药物 ,而对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等较严重的病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用成本 -效果比较低的善得定治疗。  相似文献   

13.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08-2109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1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凝血酶与奥美拉唑等治疗,35例)和观察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奥曲肽,46例),比较两组输血量、再出血发生率(48h)、病死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输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照研究方法选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按1∶1分为二组,每组30例,具有可比性(P>0.05)。A组:常规治疗,给予补液、输血、止血、抗感染、保肝、口服冰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K+Na+-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及相应对症处理,并予奥曲肽0.1mg加入5%GS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继之将奥曲肽注射液稀释后0.025mg/h持续微泵静脉注射3d。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奥曲肽改用脑垂体后叶素120单位加硝酸甘油5mg稀释后24h内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结果 A组总有效率93.3%,B组总有效率60.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脑垂体后叶素显著,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种药物治疗方案.方法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32例,分别选用奥曲肽(善得定)、施他宁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善得定、施他宁、垂体后叶素3组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80%和46.15%;治疗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87.50%和50.00%;治疗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损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94.44%和68.18%.善得定、施他宁、垂体后叶素3组治疗的总费用分别为2 242.8元、3 294元和996.2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5.63~22.43、41.18~34.88和21.59~14.61.结论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应用成本-效果比最低的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不佳可及时更换生长抑素类药物,而对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等较严重的病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用成本-效果比较低的善得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三黄散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振经  吴世才  陈旭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52-1953
目的 探讨三黄散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黄散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大便潜血转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三黄散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的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止血时间(15.0±3.4)h短于对照组的(22.3±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其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消除不良症状,值得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48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经验.方法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64例(观察组)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3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氨、血清总胆红素、BUN水平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高,血钠、ALT、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t=3.085、5.528、7.126,χ^2=9.174、4.102,t=4.337、8.675、5.323,均P<0.05);高龄、≥3种诱因及C级肝功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在观察组死亡患者的诱因中,以感染最为常见(75.9%),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65.5%).结论 高龄、危险诱因数量及肝功能严重程度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去除上述诱因是防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