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脏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同时还包括康复评估、规律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及生活习惯,接受健康教育和定期监测生理指标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外周血管、呼吸系统和骨骼肌组织等[1-3]有影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的有氧代谢、能量转运、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等方面。患者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进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HF在各年龄阶段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余心血管病,既往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治疗要求卧床休息,限制患者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随着心脏康复的发展,心衰康复领域也有明显的进步,目前各临床指南均推荐运动治疗,强调心脏康复在HF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依据心脏康复在治疗心力衰竭的生理病理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脏神经分布在心脏的功能中起决定性作用,很多心脏疾患常常会引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123Ⅰ-间碘苄胍心脏神经显像是评定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评价各种心脏疾病状态下交感神经的损伤程度,决定是否植入机械装置、进行心脏移植或指导药物治疗等,而且可以在分子水平可视化及定量分析心肌的基本病变.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心脏神经受体显像的原理,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在体外实验中,神经显像剂123I-MIBG可明显浓聚于正常心肌组织,心肌梗塞、心衰及心肌肥厚时其浓聚明显降低,且显示的缺损区大于201Tl心肌显像所显示的缺损区。受体显像剂131I-PIN亦可明显浓聚于正常心肌组织,并清晰显示心梗的范围。临床研究表明,123I-MIBG在正常心肌中浓聚均匀,心肌梗塞等去神经元的疾病时,病变区浓聚显著降低,受体显像相应区也呈缺损。心脑神经受体显像为引起心脏神经受体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一个综合症,各种心脏病的晚期,由于病情发展恶化,使心脏最终丧失生理的代偿功能而造成。CHF的确切定义是由于心肌功能紊乱(特别是心室)而引起的肺循环及体循环静脉系统严重淤血的一种综合征表现。所以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心肌因各种原因受到损害或心肌应力过度增加(如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造成心室扩大,心室肥厚,最后以心室舒缩功能紊乱导致肺循环及静脉系统淤血。  相似文献   

5.
MRI在心肌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以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为代表的三大治疗方法逐渐发展完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依然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其基础都是通过挽救损伤但未坏死的心肌,以改善心脏功能,而无法恢复已梗死心肌的功能,因此不能够有效阻止或逆转冠心病的讲展.仅能缓解其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不仅能引起心肌损伤,与之相关的心脏疾病还是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超声、CT、MRI和PET等影像学检查已用于评估NAFLD病人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合理利用多种影像技术能多维度、多尺度评价NAFLD病人心肌损伤,有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综述多种影像技术在NAFLD病人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障碍、心肌能量代谢和微循环障碍、心外膜脂肪组织的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镁和铜都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与人们的心脏健康密切相关。镁是所有动物和植物的必需成分。成人体内约含20~28克镁。它不仅是体内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和激活剂,也对心脏有重要的生理功用。现代医学证实,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对心肌的抑制,使心脏的...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探讨心脏局部AngⅡ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本文在长期游泳训练造成的心肌肥大模型上观察心脏系数、心肌局部和血浆AngⅡ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应用转换酶抑制剂Captopril对心肌肥大的心脏系数及心肌和血浆Ang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可引起左右室心肌肥大,左右室心脏系数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和23.4%,这种心肌局部肥大和血浆AngⅡ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8.3%和44.5%(p<0.01),应用Captopril可阻断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左右室系数较单纯运动心肌肥大组分别降低了18.2%和17.8%且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的含量较单纯运动心肌肥大组分别降低了58%和55.8%(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心肌局部AngⅡ的含量与心肌肥大的程度成显著正相关(r=0.665p=0.013),由此证明心肌局部AngⅡ参与了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摘要】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相关死亡的最常见病因,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改变包括左室肥厚、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受损并最终导致心衰。心脏磁共振能准确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此外,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技术还能定性及定量评价心肌纤维化及微循环障碍。本文拟对心脏磁共振在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心室壁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室容积及心室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期通过纤维化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方法 搜集依据最新ARVD/C诊断指南确诊并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定量测量心室容积和功能,包括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心室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及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并分别计算左心室壁、右心室壁及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评估其纤维化严重程度.分析心肌纤维化指数与心脏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35例患者确诊为ARVD/C且行CMR检查,CMR评估ARVD/C患者的LVEF为(48.39±11.10)%,LVEDVI为(111.14±28.66) mL/m2;RVEF为(33.51±13.19)%,RVEDVI为(174.74±64.36) mL/m2.CMR评估左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为(19.7±28.4)%,右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为(50.9±37.7)%,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为(26.8±28.9)%.左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与LVEF间呈负相关(r=-0.669,P<0.01),右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与RVEF间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高(r=-0.874,P<0.01);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与LVEF、RVEF间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P <0.01)、-0.835(P <0.01).右心室壁心肌纤维化指数、总体心肌纤维化指数与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P <0.01)、0.847(P <0.01).结论 CMR可以全面评价ARVD/C患者心肌组织特征变化及心脏功能改变;CMR显示的心室壁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功能存在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对象 ,进行 8天的大运动量游泳训练 ,观察了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心肌收缩功能以及循环和心脏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的变化。结果 :大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脏的超微结构、收缩功能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 ,功能的改变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一致 ;在大强度训练状态下 ,循环和心脏局部RAS异常活跃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ap topril能减轻这种损伤。结果提示RAS异常激活可能是大强度训练时心肌受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用平衡法门电路心室显像及心肌显像测定20例正常人和30例SLE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SLE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相角程、高峰射血率、高峰充盈率分别为052±011、6089±1212°、308±048EDV/s和288±047EDV/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8±002、5325±526°、366±051EDV/s和334±088EDV/s。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450、311、580和460,P均<001。阳性率为486%,心肌显像阳性率为64%;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检测SLE心肌损害的灵敏度为63%,特异性为85%。结论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可以客观评价SLE患者左心室功能,对发现SLE心肌损害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细胞内游离钙在运动心脏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本文建立了运动心脏的实验动物模型,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的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重塑的细胞机制。结果显示:经过12周耐力训练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著性改变,心肌收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11%(P<0.05)。停止训练8周后,心肌收缩时胞内游离钙浓度峰值较训练时显著降低14%(P<0.05),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研究结果提示,运动心脏可保持细胞内钙稳态,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是运动心脏心肌收缩性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增多对于运动心脏肥大的发生也起重要的介导作用,而且,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改变是一种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由于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很低,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活力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动物实验中用于心肌移植的细胞有胚胎心肌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内皮干细胞、肝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其中成肌细胞移植用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已有临床报道,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特征性病理变化,表现为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间质中胶原沉积增多,各型胶原比例失调,心脏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加等特征,过度的心肌纤维化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决定因素^[1]。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改变与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活性的关系。方法以因终末期心衰做心脏移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男14例,女1例) ,因意外死亡而作为器官移植供体者作为对照(5例均为男性)。手术前给观察组病人作心脏超声,详细记录左心室大小及收缩舒张功能等指标,并搜集供体的生前心脏超声资料。对移植下来的心脏即刻取左心室游离壁,用色度法进行Calcineurin活性测定。分析超声提供的左室资料与Calcineurin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功能衰竭的左心室肌Calcineurin活性明显升高;且左室内径越大、左室射血分数越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越高,Calcineurin的活性越高。结论心肌Calcineurin活性与左室形态及收缩、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基于钆对比剂心脏MR延迟强化(LGE-CMR)为参考标准, 探讨心脏双能量CT延迟扫描(LIE-DECT)多参数后处理技术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心肌瘢痕存在、位置和程度的可靠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周内行心脏LIE-DECT和LGE-CMR检查的HF患者39例, 所有入组HF患者LIE-DECT使用多参数后处理技术重建40 keV单能谱(Mono+)图、碘图和电子云密度/等效原子系数(Rho/Z)图, 分别在左心室短轴位图上评估左心室心肌LIE位置及累及程度, 并且与LGE-CMR进行对照。DECT多参数技术检测LIE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DECT多参数技术检测LIE存在及位置与CMR的一致性采用Cohen′s Kappa一致性检验, 并计算DECT多参数技术诊断心肌瘢痕的诊断效能。DECT多参数技术测量的瘢痕累及程度与CMR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 39例患者CMR共检测出32例患者147个节段存在LGE, 心内膜下型37个、透壁型19个、心肌中层型74个、心外膜下型17个。40 keV M...  相似文献   

18.
Alzheimer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伴有神经元功能的缺失,临床上以认知能力、功能及行为的进行性恶化等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以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缠结为特征。近年来影像学检查中结构影像学及功能影像学多种成像手段为临床诊断,甚至是早期诊断该病提供越来越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心脏MR扩散张量成像(DT-CMR)是研究活体心肌组织微观结构的主要无创方法之一, 能够在分子水平提供心肌结构和功能信息, 帮助更好地理解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DT-CMR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 已经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得到应用, 体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DT-CMR的成像原理、成像序列及参数、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摘要】左房在维持正常心脏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左房容积和功能已经成为重要的影像指标,其预后价值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得到证实。近年来,心肌应变分析的部分参数已优于射血分数,尤其是能够定量分析整体心脏和局部心肌的运动功能,进而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本文就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的左房应变评估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