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刚  柏鉴东  于牧川 《山东医药》2007,47(22):83-83
2004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对8例腹腔脓肿行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及腔内注入药物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6例有大量心包积液伴心脏压塞症状者在B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留置深静脉引流管引流、腔内注药。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置管引流后心脏压塞症状迅速缓解,总有效率92.3%。结论心包积液量较大有心脏压塞症状时心包腔内置深静脉引流管引流、注药治疗,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心脏压塞症状,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泌尿外科自2001年2月~2009年3月在普通探头会阴部超声引导下,用18G肾造瘘穿刺针经直肠穿刺脓肿并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前列腺脓肿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ert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急性胰腺炎并胰周积液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CD治疗,检查穿刺液是否伴感染、随访临床症状、并发症、引流效果及影像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22例,观察组总有效28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穿刺65例次,2例死于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继发胰腺假性囊肿9例,其中5例在6周内自行吸收,4例3个月后手术行囊肿空肠吻合术。[结论]PCD作为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的确定性介入治疗手段,引流成功率高、安全性较好,但仍需根据病情个体化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手术引流是治疗肝脓肿的传统方法之一,但其并发症和死亡率高达10—47%。我院五年来采取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肝脓肿37例,治愈率达100%。介绍如下: 资料和方法细菌性30例,阿米巴性5例,混合性2例。脓肿位于肝右叶28例,肝左叶6例,全肝3例。单脓腔29例,多脓腔8例。脓腔最大直径16cm,最小4.5cm。放置单管引流33例,双管引流4例。排脓量最多者达4800ml。合并隔下脓肿或右侧脓胸5例。方法;术前测定凝血机能,B型超声定位后,选择脓肿距体表最近的部位作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和铺孔巾,在局麻下先用细针试穿,抽出脓液后换用直径为5mm的穿刺套  相似文献   

6.
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包穿刺是治疗心包积液的重要方法之一 ,传统的心包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 ,1 997年 2月~2 0 0 0年 7月来 ,我们采用 Seldinger导管法 [1]进行心包穿刺抽液 ,为 2 5例心包积液患者安全地施行了心包穿刺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1 .1 本组全部为住院患者 ,并经 X线检查心影扩大 ,术前均以二维超声确认有心包积液 ,2 5例中男 1 8例 ,女 7例 ,年龄 1 7~ 73岁。心包积液量中等以上并伴有心包填塞症状 1 5例。1 .1 .2 病因 :癌性心包炎 8例 (均示大量心包积液 ) ,结核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FTCD)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病人42例,其中胆总管上段(肝门部)胆管阻塞(甲组)18例,多数行左路术+右路术的左+右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胆总管中、下段胆管阻塞(乙组)24例,行左路术或右路术的左或右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42例病人置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胆漏。甲乙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8.9%、100%。并发症主要有肝出血4.8%(242)、右侧胸腔积液2.4%(142)。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是姑息性治疗手术,对不能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一种理想的有效、安全、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胰周积液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16例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胰周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 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胰周积液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后,13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术后1周因并发出血、出血性休克转外科手术治疗而好转.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中未观察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方便,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中,对于大量心包积液患者需行多次穿刺引流.以前有的需经外科开窗置管引流,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我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对1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首优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腹手术脓肿切开引流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愈情况及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100%,且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具有视野清晰、脓肿清除彻底、创伤小等优点,是老年肝脓肿患者的一种理想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以来 ,我院应用膀胱穿刺造瘘套管针代替 PTCD导管引流治疗腹腔内脓肿 47例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腹腔内脓肿 47例 ,男 19例 ,女 18例 ,年龄 9~ 6 7岁 ,平均 5 1岁。肝脓肿 2 4例 ,术后并发腹腔脓肿 14例 ,其它原因引起的腹腔内脓肿 9例。多发脓肿 3例 ,最多 1例达 4处脓肿。 47例共穿刺置管 5 2条 ,其中置管 1条 44例 ,置管 2条 2例 ,置管 4条 1例。方法 :经 B超定位后 ,明确脓肿位置 ,并测量脓肿大小依此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深度。随后在穿刺点施以局麻 ,试穿成功后 ,切开皮肤约 8m m,按预定方向…  相似文献   

12.
心包穿刺引流术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心内科自1998年2月至2006年3月改良心包积液穿刺方法,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方法与传统心包穿刺比较,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祝各亮  李琴 《肝脏》2023,(12):1525-1526
<正>患者,男性,57岁。既往有外伤性脾破裂病史,行脾切除术,主因“反复胸闷不适1周,加重15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确诱因出现反复胸闷不适,偶有胸痛,发热(最高体温38.5℃),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抗炎治疗,症状稍好转,后患者胸闷不适再次加重,伴周身大汗,至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脉搏125次/分,血压70/35 mmHg, 一般状态可,口唇无发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39例肝脓肿患者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同时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39例患者40个病灶经穿刺置管引流,大多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例脓肿因接近肝表面,穿刺针无法避开膈肌,放弃穿刺引流。1例患者合并肺脓肿,全身炎症反应较明显,在肝脓肿引流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2周后体温及白细胞才接近正常。1例患者因脓肿较大,表浅,穿刺引流3天后仍高热、腹痛,存在腹膜炎表现,急查彩超及全腹CT提示肝脓肿破裂,转外科手术治疗。穿刺液培养发现23例细菌阳性,致病菌主要为格兰阴性杆菌17例(74.0%),格兰阳性球菌6例(26.0%),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9例、大肠埃希菌5例、阴沟肠杆菌3例、屎肠球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PTCD+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6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60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261例,胰头癌109例,肝癌107例,胆囊癌25例,胃癌术后43例,肝转移癌43例,Vater壶腹癌12例,均采用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100%。2例术后2 h出现胆道出血,经积极治疗出血停止;5例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中位生存期6.5个月。术后存活半年以上298例,其中129例于术后6、7、12个月再次出现阻塞性黄疸。结论 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部位与其安全性及引流程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对56例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并心包腔内置管间断引流术,并对不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部位的安全性及心包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夏学丽  候玉莲 《山东医药》2005,45(30):76-76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应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92例。现报告如下,并将观察及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SH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S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分别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或聚桂醇硬化治疗。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在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2.9%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P<0.05);术后1 w,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疗效肯定,采取聚桂醇泡沫注射可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第四脑室血肿21例,通过侧脑室置管引流脑脊液,3d后病情稳定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效果可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疾病,通常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此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程较长。近年伴随影像技术的发展,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已成为临床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而细致的护理也是提高其治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1990~2001年我院实行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病人3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