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5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到0.5~1.0患者(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1%)(P〈0.05);实验组术后1d、1周角膜散光情况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并发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方面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研究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2例(1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SICS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PHACO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比分析并发症及术后1 d和1周的裸眼视力情况.结果 术后1 d及1周的裸眼视力手法小切口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理硬核白内障时手法小切口摘除术的疗效与超声乳化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其医疗成本明显低于超声乳化术,应成为扶贫扫盲活动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患者被设为对照组,30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被设为试验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视力(0.81±0.11)优于对照组(0.65±0.12),试验组的散光度数(1.34±0.12)优于对照组(1.49±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法碎核行核性硬核白内障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8例(48只眼)白内障先行晶体核前半部乳化雕刻,然后将晶体残核脱出囊袋,手法碎核后将其取出。结果:48例均完成了前期乳化雕刻及后期的手法碎核,乳化时间最短为48秒,最长为2分12秒,平均1分14秒;48例均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2周矫正视力>0.545例(93.7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及高眼压。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法碎核行核性硬核白内障除,弥补了囊外除与超声乳化手术各自的不足,为硬核白内障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86例(186眼)白内障患者实行的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86例(18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新型的,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值得广泛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分析小切口碎核与超声乳化两种不同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的综合疗效差别。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1~11月收治的125例硬核白内障患者,综合比较超声乳化组与小切口碎核组术后矫正视力、术中后囊破裂、术后前房反应及术后角膜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矫正视力低于0.3的患者比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声乳化组高于小切口碎核组;术后1周矫正视力低于0.3的患者比例间及术后1月、3月两组患者矫正视力大于0.5的患者的比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后囊膜破裂及术后1 d前房反应情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角膜水肿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乳化组高于小切口碎核组。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小切口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均有可靠疗效,但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明显,角膜水肿情况明显高于小切口碎核组。小切口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对于硬核白内障不失为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散光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术后1、7、30 d,两组视力>0.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后者的应用范围更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危险因素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设备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在基层医院800只眼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防盲手术,观察术后1周视力及并发症。结果平均每台手术用时10mill左右。除儿只眼出现后囊膜破裂外,其余789只眼(98.62%)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785只眼(脱盲率为98.12%)。O.1-0.4者14只眼,0.1以下1只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效果好,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不受白内障核硬度限制,能使白内障患者早日复明,是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符艳丽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2,(11):1051-1054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瞳孔均保持圆形或椭圆形。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05者4例,0.05~0.1者8例,0.12~0.25者20例,0.3~0.5者14例,0.8~1.0者4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复杂,术中处理好小瞳孔和掌握手术技巧,小瞳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样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办法。方法对492例(544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结果术后视力矫正均较术前提高;手术并发症:虹膜根部断裂1眼,虹膜脱出5例(5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12例(12眼),角膜内皮水肿4例(4眼),前房积血5例(5眼),虹膜嵌顿5例(5眼),瞳孔无张力3例(3眼),晶体后囊混浊12例(12眼),人工晶体偏中心4例(4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和规范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104例白内障患者中分为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68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54例(64眼)。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3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分析结果。结果两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厚度手术前后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是在组内观察各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时显示,糖尿病病人的内皮细胞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较无糖尿病病人差。结论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水劈核法在小切口非超乳软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明确适应证,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在47例(50眼)晶状体核Ⅲ级以下硬度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中运用水劈核法处理软核。对劈核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复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全部47例(50眼)中41眼顺利完成水劈核,占82%。完成水劈核41眼中术后角膜内皮水肿11眼,前房渗出反应3眼,并发症经处理后均消失;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2眼,0.3~0.5者5眼,≥0.5者34眼。结论根据软核白内障具有皮质较多较黏、晶状体核密度低的特点,选择水劈核法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简便、合理、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其适应证为Ⅲ级以下软核白内障。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对187例200眼白内障患者,取上方巩膜反眉状6mm隧道切口,均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植入光学部直径6mm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硬性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 169例182眼,占91%,数指/眼前~0.2 者18例18眼,占9%,散光15眼,平均0.75D,少数出现并发症,角膜水肿、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泛,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圈套式娩核法和圈垫式劈核法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复明手术中2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圈套式娩核法组(A组)140例(140眼)和圈垫式劈核法组(B组)140例(140眼),比较两组的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近期矫正视力低于B组,而角膜散光度高于B组(t=-4.315,P=0.001;t=5.31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t=-0.814,P=0.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后囊破裂、虹膜损伤、切口渗漏发生率高于B组(χ2=5.937,P=0.015;χ2=6.629,P=0.01;χ2=6.131,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圈套式娩核法和圈垫式劈核法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均能获得良好复明效果,圈垫式劈核法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适合在基层医院复明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晶状体注水圈套器和虹膜恢复器进行双径路手法劈核治疗成熟期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径路手法劈核对60例60眼白色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关键步骤为:上方作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右手侧作透明角膜辅助切口,手术至晶体核转至前房后,将晶状体注水圈套器从主切口进入核下方并向上托住核,虹膜恢复器从辅助切口进入前房至核的上方向下用力,双手配合将核劈为两半,分别娩出。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8眼(13.3%);所有病例全部植入人工晶体、切口没有缝合;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38眼(63.3%),术后3d裸眼视力≥0.3者50眼(83.3%);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普通器械行双径路手法劈核技术治疗成熟期白内障,不仅具有小切口的特点,且操作安全,不需特殊器械,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