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冬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502-5504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科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提示CIN的患者100例,反复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及HPV持续阳性,但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阴性12例,共112例。行LEEP术后对比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和LEEP术后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同时分析患者细胞学和HPV结果与宫颈CIN误诊的关系。结果: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同LEEP术最终病理诊断符合者71例(63.39%),不符合者41例(36.61%),其中诊断过度者18例(16.07%),诊断不足者23例(23.54%)。两种检测方法在CIN-I的检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CIN的误诊和ASC-H及以上与HPV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诊断CIN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进一步行LEEP术可通过提供完整组织标本弥补阴道镜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性及宫颈癌漏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LEEP术进行治疗,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进行观察,并且对宫颈癌漏诊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有76例患者的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符合率为79.17%,术后显示有7例患者病理升级,有12例患者病理降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病变面积<1/2、阴道镜图像不满意、年龄高于55岁患者具有较高的宫颈癌漏诊率,差异显著(P<0.05),TCT检测结果、高危HPV感染不会对宫颈癌漏诊造成明显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宫颈癌漏诊的相关因素包括宫颈病变面积<1/2、阴道镜图像不满意、年龄高于55岁(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能会造成宫颈癌漏诊,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漏诊率,需要对阴道镜图像不满意患者进行高度关注,给予其积极的多点活检,临床医师也要将阴道镜操作技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再行手术治疗(宫颈锥切、全子宫切除、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35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术后病理与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28例(80%),不符合者7例(20%),不符合者中2例术后病理变重,5例术后病理变轻。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弥补了单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不足,以其更小的创伤、可重复性、准确性高不失为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秋霞  李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751-1752
目的:评价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及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异常而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及宫颈锥切术的结果。结果:380例患者经液基细胞学筛查后,发现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80例,低度上皮内瘤变104例,高度上皮内瘤变196例;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CINⅠ级以下152例,CINⅡ以上228例;经宫颈锥切后,CINⅡ以下93例,CINⅡ以上135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CINⅡ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液基细胞检查结果。结论:液基细胞学筛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对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避免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因白带异常、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就诊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异常的68例可疑CIN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在CIN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误诊3例,漏诊17例,诊断准确度为63.24%,灵敏度为71.67%,特异度为62.50%。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EEP和病理活检。43例确诊为CIN的患者病理诊断分级为CINⅠ级13例(30.23%),CINⅡ级19例(44.19%),CINⅢ级11例(25.58%)。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为63.24%,对CINⅠ级的诊断准确率(65.00%)显著低于CINⅡ级(76.00%)和CINⅢ级(73.33%)(均P0.05)。病例分级ASC-H及以上、HPV阳性是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误诊宫颈CIN的影响因素。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CIN存在一定误诊、漏诊,对CIN患者病理分级尤其是CINⅠ级诊断准确率偏低,进一步联合应用LEEP有助于诊断CIN。  相似文献   

6.
《sane》2014,(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妇科行液基细胞学筛查(TCT)检测异常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并对其中阴道镜下确诊为CIN及以上的68例患者行LEEP术的治疗及进一步诊断。结果 TCT诊断中异常的108例患者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2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3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20例,鳞状细胞癌(SCC)6例;与阴道镜活检诊断符合70例,符合率为64.81%。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Ⅰ级16例,CINⅡ级12例,CINⅢ级10例,鳞状细胞癌6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颈管腺癌1例,与LEEP手术病理诊断符合60例,符合率为83.33%。LEEP术后治愈68例(100.00%),复发3例(4.41%),并发症发生率2例(2.94%)。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准确率高于TCT准确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LEEP术可提高CIN高级别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治疗宫颈病变而不影响生殖的新方法:宫颈环形电切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互补,及其LEEP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的患者10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结果: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86例(78.9%),不符合者23例(21.1%)。LEEP后,因发现原位癌2例(1.9%)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较大的宫颈锥形切除术1例。术后3个月随诊。无一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LEEP的并发症为出血46例(42.2%)。结论:LEEP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的价值。对于宫颈病变的明确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互为补充;对宫颈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可提供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并可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有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再到门诊做阴道镜检查时,即可用LEEP进一步诊断和同时治疗,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本文中介绍几种处理并发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043-1044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诊为CINⅢ的患者46例,均行CKC,比较CKC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结果,观察CKC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CKC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符率为69.6%,升级率4.3%,降级率19.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术后随访13个月,除2例确诊为宫颈浸润癌患者外,其他患者宫颈外形均恢复正常形态。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宫颈病变患者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三阶梯诊疗程序的重要性。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6月间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宫颈病变进行TCT筛查,结果在ASC以上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报告为CINⅡ~CINⅢ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结果:TCT检查2 126例,筛查出ASC以上214例,216例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报告在LSIL上符合率为50.00%(17/34),在HSIL上符合率为67.65%(23/34)。其中52例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宫颈多点活检的符合率在CINⅡ上为69.56%(16/23),在CINⅢ上为67.86%(19/28)。结论:TCT筛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0.
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子宫颈锥切术的患者54例,随机选择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或冷刀行子宫颈锥切术,同时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阴道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率为44.44%;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不能代替宫颈锥切术作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前的最终诊断,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CIN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因CINⅢ同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CKC的患者资料,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CKC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占56.6%(43/76),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28.9%(22/76),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14.5%(11/76),HPV感染率为63.2%。9例浸润癌患者中有6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同时伴有腺体受累(66.7%),11例原位癌中有1例伴有腺体受累(9.1%),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C术后病理检查对进一步治疗起决定性作用,14例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再次手术扩大治疗范围,仅行锥切术的6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KC在CIN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代替;CKC是治疗CINⅢ较为理想和安全的手术方式,术后应注意病理观察,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LEEP刀锥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宫颈癌漏诊情况,并分析可能导致宫颈癌漏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9月该院经阴道镜宫颈活检确诊为CIN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接受阴道镜宫颈活检后均接受LEEP刀锥切术治疗,并将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宫颈活检对CIN的诊断准确性,并观察LEEP术后检出宫颈癌情况,观察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的漏诊情况,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漏诊的相关因素。结果经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Kappa值为0.563,提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与LEEP手术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一般。全部124例经阴道镜宫颈活检为CIN的患者,经LEEP手术术后病理检出2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漏诊率为20.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病变面积小、未行宫颈管搔刮术(ECC)、阴道镜图像不满意均可能是导致阴道镜宫颈活检宫颈癌漏诊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相较于LEEP术后病理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差,对宫颈癌的漏诊率高,这可能与患者病变面积小、检查前未行ECC、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不佳等因素有关。若CIN患者病变面积小或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不佳,应及时给予其ECC检查,以减少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妇科行液基细胞学筛查( TCT)检测异常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并对其中阴道镜下确诊为CIN及以上的68例患者行LEEP术的治疗及进一步诊断。结果 TCT诊断中异常的108例患者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2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2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3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20例,鳞状细胞癌(SCC)6例;与阴道镜活检诊断符合70例,符合率为64.81%。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Ⅰ级16例,CINⅡ级12例,CINⅢ级10例,鳞状细胞癌6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颈管腺癌1例,与 LEEP 手术病理诊断符合60例,符合率为83.33%。 LEEP 术后治愈68例(100.00%),复发3例(4.41%),并发症发生率2例(2.94%)。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准确率高于TCT准确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LEEP术可提高CIN高级别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7年6月在武警吉林部队医院妇科门诊宫颈疾病治疗中心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级,继之行高频电波刀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身对照,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高频电波刀治疗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及复发情况。结果:78例CINⅡ~Ⅲ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高频电波刀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51%(55/78),升级8.97%(7/78),降级20.51%(16/78),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高频电波刀术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波刀治愈率为93.42%(71/76),复发率为2.63%(2/76)。结论:高频电波刀是治疗CINⅡ~Ⅲ级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在诊断CINⅡ~Ⅲ级和早期宫颈癌方面,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高频电波刀术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白桦  栾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4):59-60
目的比较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评价其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检查异常的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用宫颈常规4点活检法的298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32例,阳性检出率10.73%;用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方法的395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76例,阳性检出率19.24%.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33,P<0.01).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可作为基层医院预防宫颈癌的检查方法之一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评价其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检查异常的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用宫颈常规4点活检法的298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32例,阳性检出率10.73%;用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方法的395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76例,阳性检出率19.24%。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33,P<0.01)。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可作为基层医院预防宫颈癌的检查方法之一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的118例CIN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观察CIN的准确性,分析漏诊相关因素。结果:1118例患者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59%,病理级别上升23例(19.49%),其中漏诊浸润癌17例(14.41%);2年龄≥50岁、细胞学检测HSIL、阴道镜病理CINⅠ级、阴道镜图像不满意、活检标本1个、宫颈病变面积1/2者宫颈癌漏诊率高(均P0.05),细胞学检测HSIL、阴道镜图像质量、活检标本个数、宫颈病变面积是影响阴道镜下活检漏诊宫颈癌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病变具有直观性,但对CIN的诊断尚不够准确,强化对宫颈细胞学的鉴别,提高阴道镜的操作技能,改进图像质量,尤其是多点取活检是降低宫颈癌漏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电环形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旨在防止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漏诊。方法收集2013年07月至2016年12月1588例在本院宫颈疾病中心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行宫颈LEE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LEEP术后病理相比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升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总符合率为58.1%(923/1588),术后诊断降级431例(27.1%),术后诊断升级234例(14.7%),诊断升级中有宫颈癌59例(3.7%)。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与患者年龄、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结果有关(P<0.05),与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无关(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单独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LEEP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局限性,但临床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结合应用于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TCT检测的结果和年龄,在提高诊断的前提下避免过度诊疗。  相似文献   

19.
环状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素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17-3018
目的:评价环状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69例经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LEEP术,将LEEP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为73.1%(49/69)。术后3个月随访,无1例出现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异常。结论:LEEP术具有疗效高,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占贵  王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14-311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妇科门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各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在短期内行宫颈电刀环切术、宫颈锥切术或子宫全切术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7例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结果与最后诊断符合者118例(75.2%),不符合者39例(24.8%),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I、CINII级和CINIII级与最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9%、77.8%、82.6%,术后病理诊断降级18例,占11.5%(18/157),术后病理诊断升级21例,占13.4%(21/157),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2.5%)。结论:重视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重视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阴道镜可提供准确的活检部位,提高活检阳性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虽有一定比例宫颈浸润癌的漏诊,但其仍然是一项方便、经济、创伤较小而又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