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杨传军 《中外医疗》2009,28(36):40-41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临床收治的13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10d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全部成活;2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减少创面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应用VSD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4例患者行负压吸引5~14天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术闭合创面,植皮或皮瓣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持续稳定的负压吸引,密切全面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临床收治的28例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患者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20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一次性成活,8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帮助控制创面感染,有效解决深部组织的临时覆盖,为最终关闭创面创造良好条件,是治疗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景木  马志芳  韦庆  张海  张栋  冯江学  周游 《广西医学》2011,33(8):1068-106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均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后施行VSD治疗。结果持续引流5~7 d后,36例皮肤缺损及12例骨外露患者均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经植皮或肌皮瓣转移修复愈合;10例脱套伤患者有3例皮肤仍有部分坏死,再进行VSD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骨折伴皮肤感染5例,负压引流2周后创面红润,经植皮或皮瓣转移后修复创面均愈合。结论 VSD技术具有及时清除渗出物、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是治疗四肢创伤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余晶  张小英  罗燕 《吉林医学》2012,33(20):4414-4415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吸引术(VSD)在难治性创面临床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利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术(VSD)治疗各类难治性局部软组织缺损。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肉芽新鲜,经二期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创面均痊愈。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复杂软组织伤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临床收治的36例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VSD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6~8d后,拆除敷料行2期植皮术。[结果]36例患者中31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全部成活;4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创面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植皮或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结果21例创面全部愈合,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其中16例创面经VSD治疗后,肉芽新鲜,行自体皮移植后创面愈合;2例创面行植皮联合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1例创面局部颅骨外露,给予钻孔去颅骨外板,负压吸引14d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经植皮创面愈合;2例创面经两次置入VSD治疗,局部皮瓣转移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早期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华  周洁松  王利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816+2870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c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技术。方法:对30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伤口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术后持续负压吸引,注意伤口及负压吸引的护理,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二期游离植皮。结果:30例创面全面闭合。结论: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在OustiloⅢB型小腿、足部骨折创面覆盖中的应用,分析和总结VSD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方法:小腿及足部GustiloⅢB型骨折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岁,清创后早期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Ⅱ期行邮票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窦道,先行游离植皮缩小创面,3个月后行皮瓣转移覆盖创口后愈合。所有患者均1次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植皮均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之肢体功能良好,无其他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为GustiloⅢB型骨折提供了有效的创面覆盖方法[1],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缩短了整个疗程、减少病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V8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疗法2008年12月开始,临床收治四肢电烧伤30例,急诊手术清创后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10天后,拆除VSD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 30例患者20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全部存活,10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存活.结论 四肢电烧伤创面早期清创后VSD外敷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5.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阮发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4-1264
为了防止经餐具引起疾病的传播,引起人们对餐具传播疾病的重视,了解《食品卫生法》颁布发几年以来,餐饮餐具的消毒状况,儋州市于2005年对239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中小型排档、个体饮食店进行抽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落实 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措施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的通知》要求进行监测. 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0%,非碘盐率20.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3%;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20μg/L的比例为1.7%;8~10岁儿童智商平均为101.1. 结论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问题依然存在,碘缺乏病病情也未出现明显回升,非碘盐冲销严重地区学生的碘营养水平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2010年实现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