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不同厂家格列齐特片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 :比较6厂家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 ,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B、C、D、E、F厂格列齐特片的累积溶出度 ,绘制其溶出曲线 ,计算参数T50、Td、m的值 ,并对T50、Td 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E厂格列齐特片的T50、Td 值与其它5厂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其余5厂格列齐特片的T50、Td 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5)。其中 ,E厂格列齐特片在180min时的累积溶出率<75 %,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其它5厂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均符合规定。结论 :建议有关厂家对影响制剂溶出度的辅料及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5厂家替米沙坦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B,C,D和E厂替米沙坦片的累积溶出度,绘制其溶出曲线,计算参数m、T50、Td的值,并对T50、Td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A厂和E厂替米沙坦片的T50、Td值与其它3厂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厂替米沙坦片的T50、Td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E厂替米沙坦片在60min时的累积溶出率小于65%,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其它4厂替米沙坦片的溶出度均符合规定。结论建议有关厂家对影响制剂溶出度的辅料及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厂家萘哌地尔片的体外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4种市售萘哌地尔片的体外溶出度,评价其片剂质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2法,以盐酸溶液(9→1 00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进行溶出度测定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9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量和累积溶出度,用Weibull分布方程提取溶出参数(m,T50,T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50为1.71~3.32 min,Td为1.85~4.00 min。结论: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萘哌地尔片溶出度均符合质量标准,但SL厂、MR厂、YK厂间样品的溶出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XS厂与其他3个厂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个厂家不同批号的盐酸西替利嗪包衣片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包衣片的体外溶出度,并进行溶出参数方差分析.结果:两个厂家不同批号的盐酸西替利嗪包衣片体外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比较其T50、Td数值并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国外产品批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国内产品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之间T50、Td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不同厂家灯盏花素片溶出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国内3个厂家生产的灯盏花素片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桨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45 min时云南、上海、湖南厂家灯盏花素片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89.78%,79.11%,71.19%;主要溶出参数:云南:T50=(7.3±1.4)min,Td=(9.8±1.9)min,上海:T50=(26.2±2.2)min,Td=(34.1±2.4)min,湖南:T50=(29.0±4.1)min,Td=(35.0±5.1)min.结论:3个厂家的灯盏花素片体外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的规定,但它们之间的溶出度参数T50、Td差异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厂家灯盏花素片体外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国内4个厂家生产的灯盏花素片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桨法进行测定.根据威布尔函数用Excel 2003拟合直线,提取溶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 min时4个厂家灯盏花素片的累计溶出百分率分别为96.33%,97.21%,94.61%,98.99%;主要溶出度参数:A厂:T50=(11.7±2.4)min,Td=(15.6±3.3)min;B厂:T50=(4.0±1.1)min,Td=(6.3±1.3)min;C厂:T50=(3.4±1.0)min,Td=(5.8±2.6)min;D厂:T50=(8.6±2.6)min,Td=(10.84±3.27)min.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灯盏花素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各厂产品的溶出参数T50、T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一药厂不同批次间差异也存在极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7.
王宁  陈锋杰  赵语  韩璞 《中国药房》2004,15(8):501-502
目的 :对5个厂家的尼莫地平片进行溶出度比较。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溶出度检查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A、B、C、D、E厂的尼莫地平片累计溶出度 ,绘制其溶出曲线 ,计算参数T50、Td、m的值 ,并对参数值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 :各厂家的T50、Td、m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5)。其中 ,B、C、D、E厂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生产的尼莫地平片溶出度均符合部颁标准规定的溶出限度。结论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生产的尼莫地平片放置1年以后的溶出度明显高于普通技术生产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4厂家卡维地洛片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郑晓娴  高杰 《中国药房》2008,19(13):1005-1006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生产的卡维地洛片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维地洛的含量,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参数T50、Td、T80、m,再对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厂家卡维地洛片的体外溶出度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但各厂家产品T50、Td、T80、m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厂家卡维地洛片的溶出参数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杨玉芳  周燕文  李梅  杨映霞 《中国药房》2007,18(22):1727-1728
目的:比较4厂家吡格列酮片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篮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4厂家吡格列酮片的累积溶出度,并以威布尔公式计算参数Td、T50、m值,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厂家吡格列酮片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除北京产品与江苏产品、杭州产品与天津产品的Td、T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两两之间Td、T50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一品种不同来源的药品之间溶出度具有差异,临床用药时应考虑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0.
4厂家头孢呋辛酯片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各厂家头孢呋辛酯片质量。方法:取A、B、C、D厂家头孢呋辛酯片各3个批号的样品,按《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以含量、异构体、水分、重量差异、体外溶出度为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溶出参数T50、Td、m结果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等。结果:A、B、C、D厂家头孢呋辛酯片各批号样品的含量、异构体、水分、重量差异、体外溶出度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4厂家样品的T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d和m则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尤以B厂产品批间Td、T50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4厂家样品质量多数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只有1个厂家样品在批间质量均一性上不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克拉霉素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 ,采用转篮法和桨法测定克拉霉素制剂的溶出度。结果 :克拉霉素在 483nm处有最大吸收 ,在 5~ 3 0mg·L-1浓度范围内 ,Y =0 0 2 0 9X + 0 0 0 11,r =0 9999;0 5h溶出率超过 80 % ,符合药典规定。对T50 ,Td数值进行比较并进行方差分析 ,A厂产品批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0 0 1) ,B厂产品批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采用浆法比较T50 ,Td值 ,A厂小于B厂 ,对克拉霉素片采用不同溶出方法 (桨法和转篮法 ) ,比较T50 、Td值 ,桨法好于转篮法 (P <0 0 1)。结论 :采用同一种溶出方法比较 ,片剂的溶出好于胶囊剂 ;A厂产品做溶出度实验 ,采用桨法的溶出效果比转篮法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六甲蜜胺片及胶囊的溶出度。方法: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六甲蜜胺片剂及胶囊剂分别以盐酸溶液(0.9→10000)及盐酸溶液(9→10000)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均为100r·min~(-1),30min时取样,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41nm,测定六甲蜜胺片及胶囊的溶出度。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六甲蜜胺的线性范围为1.27~8.48μg·mL~(-1)(r=0.9999),规格为50mg和100mg的六甲蜜胺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和101.1%,RSD分别为0.63%(n=9)和0.18%(n=6);六甲蜜胺胶囊的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31%,(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3厂家厄贝沙坦片体外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月林  高杰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37):3520-3522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厄贝沙坦片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4nm波长处进行测定,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并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参数T50、Td、T80、m,对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3厂家厄贝沙坦片45min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均超过95%,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但各厂家产品T50、Td、T80、m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厂家厄贝沙坦片的溶出参数存在差异,药品采购及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氟康唑胶囊的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溶出度的测定,对不同厂家氟康唑胶囊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桨法测定溶出度,并对其溶出参数(Td、T50、m)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溶出速率相差很大(P<0.01),B厂溶出最快,A厂最慢。结论:不同厂家的产品内在质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盐酸普罗帕酮片同类产品内在质量,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按《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盐酸普罗帕酮片的溶出度。结果 10分钟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产品各有差异:其中3个厂家供试品45分钟时的溶出量均大于标示量的85%,D厂家供试品45分钟时的溶出量小于标示量的85%,D厂与另3个厂产品相比,其溶出参数m、T50、Td有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的盐酸普罗帕酮片的体外溶出可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溶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3个厂盐酸吡格列酮片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UV法测定含量和溶出度.结果 盐酸吡格列酮片在2.0~4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8.4%、98.0%和97.3%;含量分别为96.0%~100.4%、99.4%~103.0%、100.4%~101.5%;盐酸吡格列酮片20 min时的溶出度大于标示量的90%,符合部颁标准中溶出限度标准.溶出参数(T50,Td,m)的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表明,A厂和B厂、A厂和C厂之间T50、Td、m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3厂家的药品含量及溶出度均符合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不同厂家甲硝唑片溶出度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忠 《天津药学》2004,16(5):21-22
目的 :考察市售不同厂家甲硝唑片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转篮法对 12个厂家的甲硝唑片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 ,并进行溶出参数方差分析。结果 :T50 为 5 .5 1~ 2 0 .0 4 min,Td为 8.12~ 2 7.32 min。结论 :12个厂家产品的体外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的规定 ,经统计学处理 ,不同厂家甲硝唑片抽验品的溶出参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18.
3个厂家头孢克洛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个不同厂家的头孢克洛缓释片进行体外溶出度考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温度为(37±0.5)℃,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溶出度,波长为264 nm.结果:3个厂家头孢克洛片溶出度均符合标准,但各厂家头孢克洛片的溶出参数(T50、Td、m)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验结果为临床选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国内5个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剂与胶囊剂的体外溶出度情况。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B,C,D和E厂替米沙坦片的累积溶出度,绘制其溶出曲线,计算参数m、T50、Td的值,并对T50、Td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各厂家替米沙坦片剂与胶囊剂在60min内均溶出65%,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但各组溶出度方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各生产厂家应严格控制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周仲华  余昶  李易  方宏  李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95-1096
目的:比较4个药厂盐酸环丙沙星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4个药厂盐酸环丙沙星片不同时间内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并求得T50、Td、m等溶出度参数,再对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个药厂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但其T50、Td、m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关厂家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