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前人缺乏具体记载,但在<证治准绳·女科>[1]中引述袁了凡所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顺而施之则成胎."说明一个月经周期中,必有一日成絪缊状变化.  相似文献   

2.
李广文教授是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很高造诣,笔者乃其学术继承人,兹将老师非药物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介绍于同道。 1 掌握排卵期 正常生育期妇女,每月有一个卵细胞成熟并排出,卵细胞排出后存活约12h~24h,因此排卵期是受孕的最佳时机。中医学早已认识到这个最佳时机,称此时为“的候”、“真机”。如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交合有时篇》曰:“夫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凡妇人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緼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于此时逆而取之则成丹,顺而取之则成胎矣。”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的前14天左右,对  相似文献   

3.
一、病、证、症的不同什么叫作病,什么叫作证,什么叫作症?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症不同论》说“凡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必有数症……如疟,病也:往来寒热、呕吐、畏风、口苦,是症也,合之而成为疟”:又《医学源流论·知病必先知症论》说“凡一病必有数症,有病同症异者,有症同病异者,有症与病相因者,有症与病不相因者,盖合之则曰病,分之则曰症,同此一症,因不同,用药亦异,变化无穷,当每症究其缘由,详其情况,辨其异同,审其真伪,然后详求其治法”。这里所说的“症”,即是症状,而不是证候,所谓“辨其异同,审其真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通报》2007,6(4):38-38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相似文献   

5.
金代著名医学家张从正倡导“养生当用食补”,认为“凡药皆毒也……久服必有偏胜”乃知“诸药皆不可久服”,提出“病蠲之后,莫若以食补之”“精血不足,当补之以食”。因此他创制了许多食补食治名方,应用了许多有乌髭驻颜、延年益寿的药食,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从其学术渊源、指导思想、方药选介、药理分析四个方面加以探索。说明张氏不仅擅长攻邪,亦通晓食补食治。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通报》2007,6(2):63-63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近代岳美中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相似文献   

7.
一、择师之要凡张口即言“怪力乱神”者必非真师;凡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唯我独尊,自搞崇拜者必非真师;凡无视国法国情,言行不利于国泰民安者,必非真师;凡想拉派结帮,占居一方者必非真师;凡自言为某神某佛之化身,或自言高于某仙某佛者,必非真师;凡想新创教派别...  相似文献   

8.
秘方     
古圣设立方药,专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为秘方,并无别有奇药也。若无病而服药,久则必有偏胜之害,或有气血衰弱,借药滋补,亦必择和平纯粹之品,审体气之所偏而稍为资助。如世所为秘方奇术、大热大补之剂,乃昔人所造以欺人者,无不伤生。更有一等怪方,乃富贵人贿医所造者。余曾遇一贵公子,向余求长生方,余应之曰:公试觅一长生之人示我,我乃能造长生之方;若长生者无一人,则天下无长生之方矣。其人有愠色。是时适有老医在其家,因复向老医求得之。乃傲余曰:长生方某先生已与我矣,公何独吝也?余视其方,  相似文献   

9.
<正>排卵期、黄体期的生理1.中医认识。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天地生物,必有氤氲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顺而施之则成胎。"文中"的候""氤氲之候"即西医学中所指的"经间排卵期"。2.西医认识:正常月经周期中的卵泡期约需15d,优势卵泡出现在周期第11~13d,优势卵泡增大至  相似文献   

10.
刘复兴主任医师是云南省首批省级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尤善用虫类药,深受患者好评,笔者有幸跟师,现将跟师所得总结如下。1导师用蜈蚣1.1蜈蚣适应证1.1.1开瘀解毒“凡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因蜈蚣有消炎解毒之效,对疮疡痈毒、肿瘤、久治不愈之皮肤病,老师都善用之,小至3月幼童,大至9旬老人,用之未见不良反应,故老师提出“皮疾起沉疴,必用蜈蚣”。导师用蜈蚣粉配乌梅外敷胬肉腐肉,皮赘,疗效切实。1.1.2解热定痉导师指出,蜈蚣有熄风定痉之效,有很好的解热作用,且可解痉定咳,故在外感、高热、咳…  相似文献   

11.
《闲情偶寄》中有一段话颇为精彩:“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嗜菖蒲菹,曾皙之嗜羊枣……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称良药。”意思是说:本性特别喜欢的东西,可以有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试论脾胃学说与妇科崩漏发病机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起源于《内经》、《难经》,及至李东垣著《脾胃论》之后发展成为这一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脾胃学说认为:人赖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化于脾胃;人赖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人赖阴精之举以寿,阴精也必源于脾胃;人赖营气之充以养,营气也必统于脾胃。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主要来源,其在精气升降、阴火潜戢中具有枢纽作用,并且“脾主衰血、温五脏”,其对人体脏腑、四肢百……  相似文献   

13.
神得一以灵     
中医之理,参天地人之灵;中医之人,含文史哲之文。文气灵气,蕴于医史,精通医理文必精。其文也妙,其言也哲,于是文化语丝栏目起也。  相似文献   

14.
杨辰华 《中医研究》2002,15(3):51-52
1 对“除陈气”的阐发“除陈气”思想肇源于《内经》。《素问·奇病论》云 :“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王冰注 :“兰 ,谓兰草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  相似文献   

15.
针刺时间疗法最早应溯源于《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载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灵枢·四时气》日:“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说明《内经》奠定了针刺时间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难经·七十难》“春夏刺浅、秋冬刺深”等观点,也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四时八正之气的变化,以及月之盈亏的周期改变,对人体气血的盛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名医名言     
《山西中医》2009,25(7):6-6
清·陆以计舌著《冷庐医话》谓:“凡病不能自治,必求治于医者,而其要则有四焉。一日择人必严,医者之品学不同,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一日说症必详,脉理渊微,知之者鲜,惟问可究病情,乃医之自以为是者,往往厌人琐语,而病家亦不能详述,此大误也,故凡求医诊治,必细述病源,勿惮其烦。  相似文献   

17.
为医者,“精诚”为本,此非新语。早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在《大医精诚》中开宗明义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恃已之长,专心经略财物。”此篇一直被世代医家尊为准绳,而今再论“医先至诚后学问”无非老调重弹,聊作时下医者针砭杏林,世人鞭策医道之言谈!  相似文献   

18.
槐实     
《光明中医》2014,(12):2643-2643
内容: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清浮游不归之根火。止涎唾,清肺经湿火。补绝伤,阳明主机关,此能滋养阳明也。五痔火疮,妇人乳瘕,皆阳明燥金之疾。子脏急痛。亦阳明经脉之病。槐当秋而实,得金之令。色黄,得金之色,故其性体清肃,乃手太阴、手阳明之要药也。金衰则为火所侮,凡有余之火,不能归藏其宅,必犯肺与大肠,得此清肃之气以助之,则火而火自退。此从本之治.医之良法也。  相似文献   

19.
刘锋  刘秀华  张新渝 《新中医》2007,39(12):90-90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首列"从舍辨"一节,谓:"治病之法,有当舍症从脉,有当舍脉从症。凡脉症不相合者,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此后,诸多医家皆沿袭其  相似文献   

20.
<正> 岑观海系我院已故老中医,从事医疗工作五十余年,对妇科病治疗积累有丰富经验。笔者随岑老习医多年,尽得其传,现将他治疗妇科病经验介绍如下。一、补肾益气滋养冲任治不孕妇女不孕原因有二,一为先天性生理缺陷,称“五不女”;二为后天因病不孕。岑老认为“凡妇科之病,皆由冲任劳损所致,而肾之虚衰,冲任无不失调者。夫善调冲任者,必取之于肾,肾固则冲任自调也。”肾主宰着妇女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冲任之脉起于胞中,胞脉系于肾,经脉相连,冲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