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品贝母的鉴别方法1 .1 松贝松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D.Don的干燥鳞茎 ,是川贝母中最小的一种 ,如豆如珠。故有“珍珠贝”之称 ,松贝母的鳞茎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 ,高 0 .3~ 0 .9cm,外层两鳞 ,鳞叶大小悬殊 ,大瓣紧抱小瓣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习称 "怀中抱月 " ,顶部闭合 ,钝圆或稍尖 ,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 1~ 2枚 ,底部平 ,微凹入 ,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 ,习称“蒜泥点”或“蒜泥蒂”,偶有残存的须根。一般可以直立放稳 ,质硬而脆 ,断面白色 ,富粉性 ,气微 ,味微苦 ,以粒小、均匀 ,完整、质…  相似文献   

2.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1],其中以松贝质量最好,价格高.川贝母为常用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川贝母疗效显著,需求量大,又多系野生,货源长期紧缺,不法分子为谋取高额利润,经常掺入伪品,致使川贝母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将介绍川贝母正品及其常见的伪品、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正>怀中抱月特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缕衣黑笃指松贝母药材基部稍凹入,间见黑斑,留有须根痕。观音坐莲特指松贝母底部平,微凹入,平放能端正稳坐。虎皮斑指炉贝母鳞片表面所特有的黄白色或棕色斑点。马牙嘴指炉贝母药材呈棱状圆锥形或长卵圆形,形  相似文献   

4.
1.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 prze walkii Maxim、或棱砂贝母F delavayi Franch 的干燥鳞茎,前三者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相似文献   

5.
川贝系指四川、青海、云南、新疆、甘肃等地所产贝母的统称。它的原植物为百合科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及其同属植物的鳞茎。在商品上分为:松贝、青贝、生贝和炉贝等。常见的川贝伪品有:1.光慈菇:为百合科老鸦瓣Tulipa edulis Bak.的鳞茎;2.山慈  相似文献   

6.
川贝母与常见伪品东贝母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贝母是常用中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exBatal.或棱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相似文献   

7.
闻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6):356-356
川贝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 rit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 F ritllaria unibracteata H siao et K . C. Hsia、甘肃贝母F ritllaria przew alskiv Mlaxim.或梭砂贝母 F ritllaria delavayiF ranch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 ,商品有松贝、青贝及炉贝。近发现本省东阳所产同科植物东贝因外观形态与松贝相似 ,常与之混淆而用来充当川贝 (松贝 )。现对东贝进行生药鉴别 ,并与松贝进行比较。1 东贝1.1 性状鳞茎呈类圆形至长圆形 ,高 1~ 1.3 cm,直径 0 .7~ 1cm ,表面白色至稍带浅黄色 ,由 1枚较大的鳞叶和 1~ 2枚较少的鳞叶抱合…  相似文献   

8.
沈力  周浓  李洁玉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271-2273
目的探讨不同川贝母品种及商品规格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对太白贝母与暗紫贝母不同商品规格生物碱和皂苷部位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太白贝母与暗紫贝母提取部位的薄层色谱实验均提示了川贝母不同规格的薄层色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可利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太白贝母与暗紫贝母,该方法简单、可行,为更好地控制川贝母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对川贝母及其他贝母进行鉴别。方法:利用GC-IMS得到川贝母(包括松贝、青贝、炉贝)、平贝母、伊贝母的指纹图谱,计算挥发性物质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贝母及不同川贝母所含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结果:松贝、炉贝和青贝样品中相似的挥发性物质较多,且这些挥发性成分在平贝母和伊贝母样品中含量很低或者不含有。通过主成分动态分析,选取所有的信号峰,5种样品区分明显,其中松贝、炉贝和青贝样品的聚类较为集中,平贝母和伊贝母的聚类较为分散。结论:采用GC-IMS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的贝母样品,可为川贝母的快速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川贝母及常见伪品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贝母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热阴虚咳嗽,效果颇佳。川贝母又分为松贝、岷贝、青贝、炉贝。其中.松贝、岷贝、青贝质量最好,炉贝次之。价格也有差别。由于川贝母价格昂贵,伪品时有发生。市场上常见作为贝母用的一轮贝母、光慈姑、东小贝,均为川贝母的伪品。现将其正品及伪品的主要性状特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域横跨亚热带、温带、寒带,所产贝母品种主要有两种,一名川贝母,又名青贝、尖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前三种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称“松贝、青贝”,后一种药材称“炉贝”。有诗云:“松贝细圆怀抱月,  相似文献   

12.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川贝及其混淆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波  谭睿  陈士林 《中药材》2003,26(12):864-865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和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多为野生,按性状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F.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太白贝母(野生、栽培)与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大孔树脂纯化物的镇咳、抗炎药效学差异,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流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不同品种川贝母总生物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比较5种不同品种川贝母生物碱(2.3 mg·kg-1)对氨水致小鼠咳嗽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镇咳、抗炎药效学差异。对不同品种川贝母生物碱镇咳、抗炎实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各川贝母样品生物碱含量在51.93%~68.38%之间。太白贝母(野生)、太白贝母(栽培)、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太白贝母(野生)、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可明显降低小鼠2 min咳嗽次数。青贝、炉贝生物碱可使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率明显降低,而太白贝母(野生、栽培)抗炎效果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松贝、青贝、炉贝数据聚为一类,再与太白贝母(野生)聚集,而与太白贝母(栽培)分离。结论太白贝母与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一样具有镇咳作用,但抗炎效果不明显,其生物碱组成可能与松贝、青贝、炉贝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川贝母性状及混淆品与伪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贝母其来源按药材性状分别习称松贝、青贝和炉贝。市场常见混淆品及伪品有珠贝、湖北贝母、光慈菇、土贝母、平贝母、伊犁贝母、天山贝母。  相似文献   

15.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m、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c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et Butal. 及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u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其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川贝母最新试验研究结果进行描述,为川贝母药材鉴别方法提供一定提升思路。方法:用性状观察,薄层色谱研究,含量测定方法对川贝母药材特点进行详细描述。结果:1)栽培品与野生川贝母在性状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栽培品鳞叶表面的颜色偏黄,有皱缩,稍粗糙,青贝的个体较大(可达4 cm);2)实际上市的栽培品中具松贝性状特征的,主要源于暗紫贝母,具青贝性状特征的主要源于川贝母、瓦布贝母和太白贝母;3)川贝母的薄层色谱特征主要与植物基源有关,有效成分结构类型相似但细微结构有差异;4)具有松贝特征的栽培品与具有青贝特征的栽培品的总生物碱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建议将川贝母"栽培品"细分为"松贝栽培品"和"青贝栽培品"2种规格以便市场管理和临床应用,对川贝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现行标准中总生物碱含量限度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樊  周宜 《四川中医》2011,(8):49-51
目的:观察四种不同基源的川贝母(梭沙贝母、暗紫贝母、卷叶贝母、甘肃贝母)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川贝母作用于A549细胞,分别用MTT法、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四种基源的川贝母对A549增值抑制的影响,及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显示川贝母浓度为10mg/L~150mg/L时,对A549的48、72小时抑制率为5%~92%,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关系;梭沙贝母、甘肃贝母、暗紫贝母、卷叶贝母72小时IC50值分别为50mg/L、62mg/L、66mg/L、76mg/L;生长曲线提示:随着川贝母作用时间的延K,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学的变化。结论:四种不同基源的川贝母都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有增值抑制作用,其中梭沙贝母的抑制作用最好,其次分别是甘肃贝母、暗紫贝母、卷叶贝母,但这四种不同基源的川贝母之间作用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18.
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种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和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称作“松贝”和“青贝”,后者称作“炉贝”或“知贝”。 川贝母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省区的高寒山区和草原,均为野生。因家种品尚不能提供商品、资源逐渐减少,价格长期高居不下,松贝达200~250元/kg,青贝达150~170/kg,炉贝也达100元/kg。  相似文献   

19.
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干燥鳞茎。其有效成分为贝母生物碱和甾体皂甙类。鉴于市场上川贝母处于供不应求状况,笔者对栽培川贝母及其成熟期果皮、茎杆,与市售青贝、炉贝进行了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为综合利用川贝母植株地上部分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主要药品和仪器1.混合酸碱指示剂:三份0.1%溴甲酚绿乙醇液,一份0.2%甲基红乙醇液混匀后备用。2.一套回流冷凝装置;分液漏斗和碱性滴定管各一支;电热恒温水浴锅和高速万能粉碎机各一台。  相似文献   

20.
于军平 《河北中医》2005,27(11):845-845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棱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3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和炉贝。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省,棱砂贝母主产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夏、秋二季采挖,西北地区多在积雪融化时采挖。挖出后洗净,去除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因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且货源紧缺,价格高,加之规格较多,市场上伪劣品较多。现将川贝母的主流品种、地方习用品种及其混伪品种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