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寰枢椎脱位后,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发展,寰椎关节向前下移位加重,使脊髓前后方受压,治疗往往比较困难。以往有学者报道采用非手术治疗能获得一定的效果¨J,但由于寰枢侧块关节面变形,从而使向前下移位的寰椎固定于脱位的位置上,形成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最终仍需手术治疗。因经口咽松解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手术复杂,风险极大,所以术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6年8月,本科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23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新鲜齿状突骨折7例,陈旧齿状突骨折5例,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良3例,寰椎横韧带断裂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颅底凹陷症1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9~61岁,平均35.6岁。结果:手术时间为123~201min,平均157min;术中出血量为189~762mL,平均355mL.术中无椎动脉出血、脊髓损伤,静脉窦出血4例,给予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术后未发生血肿压迫、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3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0~51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发生,位置良好,23例患者均获得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5.1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末次随访JOA评分由术前(8.01±2.11)分提高到(13.96±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能有效重建脊椎序列,改善临床症状,允许患者早期下地,固定可靠,风险相对较小,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寰枢椎不稳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寰枢椎的畸形、损伤、炎症和肿瘤可使正常解剖结构出现异常,失去稳定性,使上部颈脊髓处于危险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急性脊髓损伤,危及生命,也可以渐进性发展形成慢性高位颈脊髓病.寰枢椎不稳及脱位通常需做寰枢椎融合术.寰枢椎融合术分为侧前人路和后人路两种.后人路显露容易,便于安置内固定,在实际应用中远多于侧前人路.  相似文献   

4.
上颈椎骨折脱位多为突发的事件所致,是临床上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由于寰枢椎不稳定,颈髓受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颈髓损伤,轻则高位截瘫,重则危及生命.颈后路切开复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损伤疗效显著,国内2002年后开展了该手术[1].我院2006年8月~2008年3月对5例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施行该手术,均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不论有或无脊髓症状,多需施行寰枢椎的稳定手术。否者,迟早要出现脊髓症状。由于前路解剖的复杂和手术操作的困难及不易融合等因素,后路融合术则较多采用。在后路手术中,各种手术方式均有成功与失败病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植骨融合的“漫长”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控制头部的活动。而植骨的方式及诱导成骨的能力则是影响融合的另一原因。传统的后路融合术则大多采用块状植骨加内固定。自1994~1998年4月,我们应用Halo架术前外固定有效地控制头部的活动,术中应用自体松质骨加骨髓移植以增加骨融…  相似文献   

6.
寰椎不稳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不讼有或无脊髓症状,常使患者处于危险状态,多而施行 椎的稳定性手术,后路手术显露容易,便于安置内固定,对于大部分患者适用。但目前传统的后路融合术大多采用块状植骨加内固定,而融合过程“漫长”,且块状植骨不带血液循环又呈游离状态,自1996-1999年,我们应用后路钢丝复位头后大直肌蒂骨瓣移植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兰花 《中医正骨》2011,23(12):80-81
寰枢椎不稳是脊柱外科常见病,由于寰枢关节周围解剖结构复杂,邻近延髓生命中枢,因此常需手术重建其稳定性[1-3]。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后路固定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2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寰枢椎不稳可因创伤、炎症、局部畸形、肿瘤等引起,包括齿突骨折、寰椎椎弓骨折、枢椎椎弓骨折以及因此造成的寰椎脱位等易致颈脊髓受压,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因此,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往往需要采取及时的手术治疗,旨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但由于解剖关系复杂,临近延髓生命中枢,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密切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时术后护理的关键,可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我科自2008年8月一2011年9月采用多轴钉棒系统经寰枢椎侧块枢椎椎弓固定(Vertex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共17例,经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单侧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结合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14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5 例颈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存在单侧明显椎 动脉狭窄或高跨的寰枢椎不稳定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单侧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结合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回顾性分 析其病历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行常规影像学检 查,术后 6 个月再次进行 X 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位置。结果:所有患者术中 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l 例患者颈部肌肉过厚另外做软组织通道置入螺钉,余 14 例患者一次性置钉成功;手术时间为 (108.45 ± 32.32)min,术中出血量为(106.88 ± 12.44)mL;术后 6 个月 VAS 评分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 6 个月,患者 JOA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经 X 线片检查显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1 例患者经 CT 检查显示寰椎椎弓根钉道内侧皮质破损,未侵犯椎管,其余螺钉位置 均正常;术后 6 个月 CT、X 线片检查均为骨性融合;术后 3 d 1 例患者出现切口渗液,1 例患者出现左手握力下降。结论:对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单侧枢椎棘突椎板钉结合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置钉成功率高,椎动脉损伤风险小, 植骨融合、颈椎序列恢复良好,术后显著缓解疼痛,特别适合存在明显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高跨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Cervifix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4月至2008年6月采用枕颈融合术治疗的5例强直性脊柱炎伴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住院及随访资料,分析其麻醉方法,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及康复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植骨融合率100%。无1例发生内固定螺钉及固定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具有特殊性,应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操作方便,固定效果良好,内固定后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复位,侧块螺钉、钩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改良术式治5例寰枢椎前脱位患者。结果:随访8~36个月,4例肌力完全恢复正常,1例基本恢复正常,无断钉、脱钩及寰枢椎再脱位现象。结论:经后路寰枢椎复位,侧块螺钉、钩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改良术式治疗寰枢椎前脱位,可使寰枢椎达稳定的状态,该方法有效并可靠。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上颈椎不稳[1]是指寰枢椎遭受创伤后,生理载荷下出现寰枕、寰枢关节过度或异常活动,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其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直接关系预后.1997~2004年4月,作者收治外伤性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38例,分别采用牵引、石膏固定及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寰枢椎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并发症。方法:收集采用寰枢椎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15例寰枢椎失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3~69岁,中位数48岁。Jefferson骨折3例,枢椎齿状突骨折5例,Hangman骨折2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寰枢关节脱位3例。对其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7例患者行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3例患者内固定位置欠佳,2例发生椎动脉损伤出血,1例出现椎动脉受压合并小脑梗死,2例发生单纯脑脊液漏,1例发生脑脊液漏合并椎管内感染、化脓性脑膜炎,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3例发生枕大神经痛,2例发生静脉丛损伤出血。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寰枢椎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内固定位置欠佳、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感染、枕大神经痛及静脉丛出血;术前详细地进行影像学检查、细致规划螺钉置入方案,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出现相关并发症后采取准确、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可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吴峻  曹云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91-592
目的阐述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针刀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对73例枢椎旋转移位的患者采用针刀松解寰枢椎动、静力失衡的应力超常部位,配合手法正骨3~5次,佩戴颈托2星期。结果治愈率达94.5%,有效率为100%。结论纠正颈椎动、静力失衡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新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41-142
小儿寰枢椎半脱常见于儿童咽喉部感染后,造成横韧带和附属韧带损伤或松弛使寰椎失稳,或轻微外伤可使脱位加重,造成脊髓受压,可出现枕顶部放射性疼痛、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走路不稳、颈部活动时的猝倒发作等。我院2005~2011年,共收治42例该病患儿,经采用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2001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针刀松解枢椎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采用针刺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的7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家华  易金根 《中医杂志》1994,35(5):297-298
寰枢椎半脱位系寰椎横韧带损伤或失稳导致寰椎向前或旋转移位。此病多见于儿童,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斜颈和面部发育不对称等终生痛苦。目前治疗方法有枕颏套牵引,复位后支架或石膏固定,以及寰枢椎融合术,但上述方法都不易取得患者配合,影响疗效。我们采用稳、准、轻巧的技术在短时间内达到寰枢关节解剖复位。现将40例的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寰枢椎不稳的后路手术治疗--附1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强 《中医正骨》2006,18(2):44-44
自1998年10月~2004年5月,本院共手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寰枢椎不稳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颈前路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骨折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中较严重的一种,受伤后一般伴有明显的颈髓损伤症状,严重者受伤当时即已死亡。这类患者需复位内固定,恢复寰枢间稳定,解除颈髓压迫。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笔者采用颈前路加压螺钉固定治疗8例新鲜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在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7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14例,采用Sonntay改良的Gallie法治疗13例。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100%)较Sonntay改良的Gallie法组(69%)高。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可明显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