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川  许利军  唐坤伦  李毅  周红 《西部医学》2012,24(10):1955-1957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16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有明显的免疫缺陷,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0.033×109/L。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中枢感染症状及体征,尤其颅内高压症状突出。脑脊液中均查见新型隐球菌,而脑脊液炎性反应相对较轻。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一种或多种机会性感染,主要有细菌性肺炎,霉菌性口腔炎、败血症(其中1例为新型隐球菌性败血症)。抗真菌治疗有效,但病死率仍高。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情复杂且较危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以及适时开展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泽柏 《广西医学》2009,31(10):1486-1487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发热,热型不规则,头痛28例,恶心呕吐29例。不同程度颅内压升高30例,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新型隐球菌均阳性;体重减轻29例。经抗真菌治疗,好转14例,死亡16例(其中6例放弃治疗后1年内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鉴别。一旦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提示疾病进入终末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首发的艾滋病(AIDS)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引起公众对艾滋病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关系的重视,以利于及时发现、确诊艾滋病.方法:对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住院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8例,其中13例被确诊为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T细胞亚群检测13例,CD4<100/mm3 11例,CD4 101~200/mm3 2例,CD4<100/mm3占84.6%,平均CD4 36.8/mm3,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好转2例,恶化6例,因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死亡5例,死亡率38.4%.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免疫力低下是引发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因素,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人应常行HIV检查.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穿压力升高 ,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可查到新型隐球菌。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愈 2 0例 ,好转 5例 ,死亡 7例 ,两性霉素B为主要治疗药物。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多样性 ,易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等相混淆 ,联合疗法为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查找新型隐球菌,结果: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均镜检到新型隐球菌,而对照组未镜检出1例阳性,结论: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很相似,实验室几乎均未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往往不能及时确定而被误诊,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而日常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治愈10例,死亡11例。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首选二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7.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志娇  肖农 《重庆医学》2008,37(24):2824-2825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结果 院外误诊15例;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13例;治愈、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以发热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点,反复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12例为单纯脑膜炎,12例为脑膜脑炎.头痛23例,发热2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5例,肌力下降7例,听力下降2例.颅内压升高19例.14例治愈或明显好转,7例无明显改善,3例死亡.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2008年收治的14例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CD4均〈100/ml,均为艾滋病晚期病人;病例易误诊,误诊率达到57%,其中误诊结核性脑膜炎最多。结论: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高、预后差,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及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0.
江廷开 《中外医疗》2009,28(13):52-52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裕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经病原学确诊。20例联合用药,14例同时予侧脑室引流术并脑室内注射两性霉素B;10例单一给药。结果联合用药的6例治愈,10例好转,3例中断治疗,1例死亡;单一给药的5例好转,2例转院,3例死亡。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效果较好,脑室引流能较快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占隐球菌病80%以上。临床上分为脑(脊)膜炎型、脑膜脑(脊髓)型及肉芽肿型,以第一种常见。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均酷似结核性脑膜炎,且合并肺部病变者亦像肺结核,故早期误诊率高达46.7%—100%。目前常用的抗真菌类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樊金莲 《华夏医学》2006,19(2):247-248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例,好转17例,5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2例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漏诊,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缺乏典型表现,易误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自1997年—2007年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15例,其中在外院或本院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为6例.1临床资料本组6例新型隐球菌  相似文献   

15.
继发性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预后严重。为进一步降低本病发生率及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79~1983年所收治的5例加以分析。临床资料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为18~42岁。入院时均明确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曾先后并发7次化脓性脑膜炎,其中2例各并发2次,3例为1次。 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经两性霉素B静滴及鞘内给药和5-氟胞嘧啶口服治疗,病情大多好转。体温  相似文献   

16.
詹学  朱朝敏  李奇志 《重庆医学》2005,34(2):179-181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14例院外误诊;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以发热和颅内高压为主要特点,发病年龄有小龄化趋势,误诊率极高,反复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0例临床分析李家雄,汤序洋,吴纲,姚宜卿,陆曦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本文对197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新型隐球茵性脑膜炎(隐脑)40例作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67...  相似文献   

18.
黄中坚  李育英 《海南医学》2010,21(13):65-66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以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8年我院收治的1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原学检查均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结论全面询问病史,细致观察和体格检查,及时合理开展相关辅助检查,充分认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点,不断提高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才能减少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大成第二医院魏殿军隐球菌性脑膜炎系由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此病罕见,脑脊液一般检查无特异性,常易误诊为其它脑膜炎而耽误治疗。本例即一例由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而致治疗失败死亡病例。临床资料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年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 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采用二性酶素B(AM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64.3%。10例无效患者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 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