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往对血视神经屏障这一概念存在许多争议。有人认为在血液和视神经之间存在血视神经屏障。也有学者认为视乳头区缺乏血视神经屏障。最近运用血脑屏障特异性标记物和内源性毛细血管通透性示踪剂,结合电镜超微结构研究,证实视乳头筛板前区毛细血管缺乏典型的血脑屏障特性。而筛板区、筛板后区毛细血管具有血脑屏障特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眼部生理结构复杂和诸多屏障的存在,许多药物对眼部疾病的治疗作用甚微。为了更好地使治疗药物进入眼内发挥疗效,眼部给药的途径也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凝胶、微粒、胶粒、注射、植入等眼部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口服用药和注射给药,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会带来许多困苦和不便,因此,非注射给药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肽类口服给药由于被胃肠道破坏,起不到治疗作用,其非注射途径用药,且希望达到全身作用研究越来越活跃,尤其经眼黏膜给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肽类非注射给药途径展示了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前部PVR血-房水屏障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房水蛋白浓度的测定,探讨实验性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PVR)病理状态下血-房水屏障的变化。方法 将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10^5注入行睫状体平部穿通伤及晶状体切除后的兔眼睫状前区,制作前部PVR的动物模型,以行睫状体平部穿通伤及晶状体切除后的兔眼作为对照组,以不做手术的兔眼为正常组。于术后14、28、56d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蛋白的含量。结果 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4周、8周实验组房水蛋白含量明显于对照组。结论 在aPVR病理状态下,血-房水屏障受到破坏,是引起低眼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1 血 -眼屏障概述屏障与通道是机体内组织与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 ,它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眼部组织也不例外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屏障 ,与眼部屏障共同存在的便是通道。屏障与通道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与上述基本结构相对应的 ,便是物质移动的阻滞性与通透性。物质在不同组织间与同一种组织内既需要有相对的通透性 ,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相对阻滞性 ,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阻滞性与通透性是机体内组织与细胞中的物质交换与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基本功能之一。屏障结构是物质阻滞性的物质基础 ,通道是物质通透性的物质基础。这些特性普遍存在于组织…  相似文献   

7.
治疗白内障不论用何种术式都会对眼组织有一定的损害,对血一房水屏障有一定的影响。现将白内障手术及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作一综述,以阐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外伤性无晶状体眼在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眼部炎症、血房水屏障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期手术后 1~ 5个月、无眼后段病变、矫正视力≥ 0.3的外伤性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囊膜情况采取残余囊膜支撑或缝线固定的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前、术后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CT)、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 LFCM)及常规检查.共 39例,平均随访 6个月.[结果] 外伤性无晶状体眼房水细胞( 4.70± 6.06) /mm3高于健眼( 1.08± 1.46) /mm3( P< 0.05);房水蛋白光子计数 (8.55± 5.48)ms- 1,高于健眼 (3.78± 1.25 )ms- 1( P< 0.05);挫伤、 PPV手术及年龄小者房水蛋白高.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3个月患眼房水细胞( 6.02± 8.26) /mm3,等同于术前,术后持续性葡萄膜炎房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房水蛋白光子计数( 10.78± 8.39) ms- 1,较术前升高( P< 0.05).挫伤、襻位于睫状体冠部或扁平部、术前房水蛋白含量与术后房水蛋白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外伤性无晶状体眼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症及血房水屏障功能障碍并持续一定时间,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致血房水屏障进一步破坏,准确地将襻植入睫状沟是减少血房水屏障破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总结近年来眼部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其发展前景。结果 胶粒给药系统使不同阶段眼部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靶向给药使得药物能够透过各种屏障到达眼部病变部位;原位凝胶显著延长了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可降解植入剂避免了释药后的二次手术;眼部电离子渗透技术大大降低了眼部治疗的创伤。结论 随着临床医学、药物制剂学、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眼部给药系统在眼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自组装药物传递系统(SADDS)是基于药质体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给药系统,融合了前药、分子自组装和纳米技术,是两亲前药形成的自组装纳米体系。其突出的特点是自组装体几乎没有辅料的参与,载药量大,稳定性好,在体内可获得靶向、控释效果,特别适合于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SADDS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是药剂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SADDS概念的来源、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SADDS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凝胶脉冲制剂,并对制剂的结构和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使用高压静电成囊机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凝胶核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聚电解质逐层包裹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包衣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物料比对聚电解质包衣微凝胶膨胀性能、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聚电解质包衣微凝胶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范围窄,体外释放时滞2.67h,时滞后药物迅速释放,3h释放量为72%。结论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核心,聚电解质为包衣层的微凝胶可以实现脉冲释放。  相似文献   

13.
靶向给药系统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但人体内非常复杂的环境明显影响了靶向治疗的效果。为应对体内复杂环境,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设计靶向给药系统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包括智能型给药系统和自适应性给药系统。通过对给药系统进行多重复合设计,可以使给药载体顺利通过血液屏障,靶向到特定细胞,进而深入靶向到细胞器,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转铁蛋白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在蛋白多肽药物的口服给药领域有着美好前景。以转铁蛋白作为药物载体,可以使蛋白肽类药物在肠道吸收;对转铁蛋白进行适当的修饰,可以提高其递送效率。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转铁蛋白在蛋白多肽药物口服给药中的作用及有关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抗艾滋病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艾滋病药物的发现及使用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治疗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特定部位的HIV病毒.为此,人们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制备各种形式的抗艾滋病药物递送载体.如纳米粒、脂质体、树状大分子等,希望针对不同细胞和解剖学的病原体库进行靶向药物递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抗艾滋病药物靶向制剂研究的进...  相似文献   

16.
作者查阅近10余年来镇痛药物可生物降解缓释给药系统在疼痛治疗应用中的文献,从常用于镇痛释药系统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的新型镇痛释药系统、聚合物载体结构特征分析、用于评价镇痛释药系统的动物模型、镇痛释药系统的临床研究情况对该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已上市的长效镇痛释药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特点、吸收机制、组成、影响因素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可显著地提高难溶性或亲脂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天然微粒载体为基础,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低免疫原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本文从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蛋白及病原体等热门研究领域着手,综述了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智能药物释放体系能按病灶信号实现药物释放的开 关控制,由高分子包囊药物所构筑。智能型聚合物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微结构发生可逆变化,即从亲水状态转变成疏水状态,据此可构筑响应不同刺激信号的药物释放体系。本文概述了智能药物释放体系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渗透泵给药系统可以实现药物的恒速释放,同时药物释放不受胃肠道pH及胃肠道蠕动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此外,渗透泵制剂可以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并降低血药浓度波动,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渗透泵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性。因此,渗透泵制剂受到药物制剂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口服渗透泵给药系统的相关文献,介绍了现在国内外新型渗透泵制剂的研究现状,包括微孔渗透泵、夹层渗透泵、胃滞留型渗透泵、皮下埋植型纳米自乳化型渗透泵等多种新型给药系统,为渗透泵给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