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107例血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酸碱失衡类型、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 应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结合阴离子隙(AG)值的计算,诊断107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酸碱失衡。结果 呼酸47例,呼碱3例,呼酸+代碱27例,呼酸+代酸13例,三重呼酸+代碱+代酸6例。结论 呼酸最常见,呼酸+代酸病死率高,三重酸碱失衡治疗难度大,易误诊,阴离子隙(AG)是发现三重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并发三重酸碱失衡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王德义三重酸碱失衡(TripleAcid-BaseDisorders,TABD)系指三种酸喊失衡并存于同一患者。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呼酸)+代谢性碱中毒(代碱)+代谢性酸中毒(代酸),简称呼酸型TABD;呼...  相似文献   

3.
危重新生儿的酸碱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危重新生儿并发酸碱失衡的认识。方法 对405例危重新生儿酸碱失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405例危重新生儿动脉血气中351例(86.67%)伴有8种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呼碱)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酸)最常见,为99例(28.21%),其它依次为:代酸85例(24.22%),呼碱45例(12.82%),呼吸性酸中毒(呼酸)41例(11.68%),呼酸合并代酸38例(10.82%),呼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26例(7.41%),代碱16例(4.56%),呼碱合并代碱1例(0.28%),351例酸碱失衡中,单纯性酸碱失衡187例(53.27%),混合性酸碱失衡164例(46.72%)。结论 危重新生儿原发疾病常引起呼碱或呼酸,病情的发展或不适当的治疗导致代碱,顽固性休克、严重感染、严重低氧血症,消化道出血等引起代酸,严重的呼酸并代酸可导致患儿出现重度的酸血症而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4.
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CAH)的疗效,探讨治疗机理。方法LAK细胞治疗40例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分别检测HBVM,ALT,T细胞亚群,B细胞,IL-2,mIL-2R,NK及LAK细胞活性。疗程结束1a复查HBVM。对照组40例。结果LAK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2.5%和4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01)。疗程结束1a复查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达40.0%和68.6%。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IL-2水平及mIL-2R表达,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尤以HBeAg转阴者,IL-2升高更显著(P均<0.005)。结论LAK细胞疗法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紊乱和清除乙肝病毒的效用,但主要不是LAK细胞的溶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二,三重酸碱失衡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三重酸碱失衡诊断是临床工作者所关注的难题,该文联合应用血气分析与阴离子间隙,对35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酸碱失衡进行分析,结果呼酸+代酸18例,呼酸+代碱8例,呼碱+代酸1例,呼酸+代酸+代碱6例,呼碱+代酸+代碱1例,表明血气分析与阴离子间隙联合应用对判断复合型酸碱失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三重酸碱失衡与多器官衰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天测血气和钾,钠,氰离子的肺心病902例,其中发生三重酸碱失衡(TABD)者14例,占1.55%,在14例三重酸碱失衡者中导致多器官衰竭(MOF)者12例。经分析表明。肺心病TAB容易发生MOF,发生率为85.7%(呼酸型75.0%,呼碱型100%)。本组肺心病TABD的病死率为35.8%(呼酸型37.3%呼碱型40%)。本文还就肺心病TABD与MOF之间的关系。诊断标准及防治等  相似文献   

7.
三重酸碱失衡(TABD)是指一种呼吸性酸碱紊乱合并高阴离子间隙(AG)代酸或代碱,其中呼酸 代酸 代碱者为呼酸型TABD,呼碱 代酸 代碱者为呼碱型TABD,其确切发病率不详。本文就TAB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情况作一概述。1 阴离子间隙的概念阴离子间隙(AG)是诊断三重酸碱紊乱不可缺少的一个指标,AG代表细胞外液中CL-、HCO2-、以外的对钠相平衡所需要的阴离子量。即AG取决于细胞外液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浓度之差。Cecil内科学将AG正常值定为12±2,当AG>14mmol/L时即可诊断代酸,但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65例次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其中为单纯性呼碱及呼碱并代碱者共38例次,占58.5%;单纯性呼酸2倒次,占3%;单纯性代酸及代酸并代偿性呼碱17例次,占26.2%;正常者8例次,占12.3%。低氧血症51例次,占78.5%。供临床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天测血气和钾、钠、氯离子的肺心病902例,其中发生三重酸碱失衡(TABD)者14例,占1.55%。在14例三重酸碱失衡者中导致多器官衰竭(MOF)者12例。经分析表明,肺心病TAB容易发生MOF,发生率为85.7%(呼酸型75.0%,呼碱型100%)。本组肺心病TABD的病死率为35.8%(呼酸型37.3%,呼碱型40%)。本文还就肺心病TABD与MOF之间的关系,诊断标准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血气分析在重症患者酸碱失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苏娜 《海南医学》2005,16(3):13-14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在重症患者酸碱失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19例重症患者入院后抽取0.5ml动脉血、肝素抗凝、混匀。美国i-STAT血气分析仪检测分析。结果 619例重症患者动脉血中597例(96.45%)伴有8种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最为常见、为151例(25.29%),其它依次为呼碱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101例(16.92%),呼吸性酸中毒(呼酸)88例(14.74%),代谢性酸中毒(代酸)81例(13.57%),呼酸合并代碱63例(10.55%),呼碱合并代酸51例(8.54%),代碱36例(6.03%),呼酸合并代酸26例(4.36%),597例酸碱失衡中,单纯性酸碱失衡356例(59.63%),混合性酸碱失衡241例(40.37%)。结论 根据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可以明确患者酸碱失衡类型、特点与判断,为临床正确救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前后酸碱失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前后酸碱失衡的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81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12h后动脉血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前检测动脉血气120次,发生酸碱失衡105次(87.5%),其中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及呼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最常见,分别为38例次(36.2%)及28例次(26.7%),其它依次为呼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酸)17例次(16%),代酸9例次(8.57%),呼吸性碱中毒(呼碱)并代酸6例次(5.71%),呼酸5例次(4.76%)代碱2例次(1.90%).单纯低氧血症6例次(5.71%).机械通气后检测血气180例次,发生酸碱失衡104次(57.8%),其中呼碱36例次(34.6%)最多见,其他依次为呼碱并代酸16例次(15.4%),代碱14例次(13.5%),呼酸并代碱12例次(11.5%)呼酸7例次(6.73%),呼碱并代碱6例次(5.77%),呼碱并代碱并代酸6例次(5.77%),代酸5例次(4.81%),呼酸合并代酸2例次(1.92%).结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前血气以呼酸及呼酸合并代碱最多见,各种原因致通气不足和缺氧状态多引起代酸或双重酸中毒.机械通气后血气以治疗性呼碱、呼碱并代酸多见,医源性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常被忽视.呼衰患儿合并酸碱失衡是影响呼衰转归的重要因素,在呼吸机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防止过度通气及医源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动态血气监测11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6年间危重病患者并发ARDS 113例655例次动脉气分析,酸碱紊乱类型和氧合指数(PaO2/FiO2)等资料。结果(1)酸碱失衡类型:113例中单纯酸碱紊乱44例,含呼碱20例,呼酸11例,代酸10例,代碱3例,二重酸碱紊乱53例,含呼碱并代酸12例,呼碱并代碱14例,呼酸并代酸21例,呼酸并代碱6例,三重酸碱失衡(TABD)16例,含呼碱型TABD11例,酸型TABD5例,治愈各组以单纯呼碱(17例_和呼碱并代碱(12例)等类型多见;死亡组以呼酸并代酸(19例),TABD(14例),呼酸(9例)_等类型多见;(2)氧合指数,113 患者的氧合指数均<26.7kPa;(3)113例ARDS治愈52例(46.0%),死亡61例(54.0%)。结论:通过对113例危重患者并发ARDS的血气分析,动态监测血气和计算氧合指数,对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正确分析判断酸碱失衡类型是正确治疗和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3例肝性脑病进行了血气及酸硷失衡的观察。结果有呼吸性硷中毒者31例占93.9%。其中单纯型呼吸性硷中毒4例(12.12%),呼吸性硷中毒合并代谢性硷中毒18例(54.55%,)呼吸性硷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例(9.09%),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例(6.06%),呼吸性硷中毒合并代谢性硷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6例(18.18%)。血pH值>7.45者29例(87.87%)。本组资料说明肝性脑病的酸硷失衡主要是硷中毒。其发生机理:呼吸性硷中毒可能与低氧血症、高氨血症、血孕酮增高有关。代谢性硷中毒主要与低盐饮食、利尿剂及硷性药物的不适当应用有关。而代谢性酸中毒主要与严重并发症有关。硷中毒时血游离NH_3增高,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昏迷。因此积极纠正硷中毒对肝性脑病的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治疗硷中毒的原则是去除病因、纠正过度通气、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盐酸精氨酸、氯化钾等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动脉血气、酸碱度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呼碱40例,占80%;代碱2例,占4%。40例呼碱中单纯性呼碱21例,占52.5%;呼碱型的二重酸碱失衡11例,占27.5%;三重酸碱失衡8例,占20%。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多数并发碱中毒。本文并对肝硬化并发碱中毒的机理和防治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雨青 《安徽医学》2006,27(2):118-119
目的提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并发酸碱失衡的认识。方法对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酸碱失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血气中35例伴有6种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酸)最常见,其它依次为呼酸、呼吸性碱中毒(呼碱)合并代酸、代酸、呼碱、呼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代碱和代碱合并呼碱未见。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本身极易发生呼酸和/或代酸,当有合并症和/或并发症时,更易加重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的诱因及并存病对酸碱失衡的影响。方法同步检测153例住院尿毒症患者血气分析、电解质系列及肾功能。结果诱因及并存病在单纯代酸组、代酸呼酸组、代酸呼喊组、代酸代碱组四组中构成比为32.9%~100.0%。肺水肿、肺气肿及肺炎影响肺通气致呼酸,而心衰、急性支气管炎、发热等通气过度并呼碱,频繁呕吐或用速尿致低氯性代碱。结论有诱因及并存病者易致复合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7.
骨折病人酸碱失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折病人酸碱失衡的特点。方法 :同步分析 99例骨折病人 32 9例次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测定结果。结果 :骨折病人酸碱的衡类型依次为呼碱合并代碱 (42 .9% ) ,呼碱 (2 0 .4 % ) ,呼碱合并代酸 (11.2 % ) ,呼酸合并代酸 (10 .0 % ) ,代碱 (5 .5 % ) ,呼酸 (3.3% ) ,代酸 (3.0 % )。结论 :骨折病人酸碱失衡类型以碱中毒为主 ,并发ALI或ARDS后出现酸中毒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酸碱失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159例ARDS病人的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结果。结果表明:ARDS病人的酸碱失衡是常见的。轻度ARDS病人的酸碱失衡是以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严重碱血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重度ARDS病人的酸碱失衡是以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  相似文献   

19.
Arterial blood gases and electrolytes were determined in 159 cases of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It was found that disordered acid-base balance was a commonfinding in various kinds of ARDS.In mild ARDS,respiratory alkalosis and the combination of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 or metabolic acidosis were usually encounted,whilein moderate and severe cases of ARDS,triple acid-base disorders,respiratory acidosis,and thecombination of respiratory acid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were commonly seen.Severe alkalosiswas one of the factors to result in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