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96-1397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因机体阴阳平衡功能衰退、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简称“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潮热、出汗、性情急躁,易激动紧张、抑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头昏头疼、情绪不稳,月经紊乱等。给妇女带来许多精神困扰和痛苦。因此,关心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护理、医疗护理和社会支持是护理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卵巢功能丧失,内源性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何适应更年期的心理变化,需要医务人员不但要解决其生理上的不适,还要做好她们的心理护理,使其平稳度过更年期。笔者将近五年来接诊的300例妇女更年期的心理状态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健康指导对该社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璜山镇社区40~60岁妇女,随机抽取500名进行统一问卷调查2次(社区护理健康指导前及指导后1年各1次)并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1年后,社区妇女更年期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对更年期妇女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及饮食保健,鼓励女性走向社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有效减轻和避免更年期症状的发生,对保证妇女顺利渡过更年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6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埋籽、定时按压,配合心理护理及运动。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45例f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操作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好、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谈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治疗和保健。更年期是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部分妇女出现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和临床症状,严重的影响身体、家庭、生活、工作等。因此,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治疗要有正确的认识,对保健问题越来越重要。结论开展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治疗和保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芬园 《中国药业》2007,16(11):55-55
目的 改善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3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坤泰胶囊治疗(4粒/次,3&/d,疗程2~4周),同时予以心理护理。结果 32例中治愈8例,缓解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 坤泰胶囊配合心理护理治疗更年期综舍征,疗效明显,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更年期是一个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过程,伴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到生殖功能终止,妇女在这段时间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6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收到时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出现的由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组症候。自1932年Geist等首次提出应用雌激素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来,其药物治疗制剂不断发展与完善,治疗方案日趋个体化,现将有关治疗药物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妇女更年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淑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07-107,109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的心理护理问题。方法:通过对60例更年期妇女的咨询、观察和治疗,较为系统地总结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征,情感波动以及生理的变化,以及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痛苦或不适。根据更年期妇女各种不同的病症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行为指导。结果:通过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更年期妇女消除和改变消极态度和不良适应行为而减轻了患者的不舒适感。结论:妇女更年期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保持健康心理,稳定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和精神心理疗法在治疗更年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情志、心理辅导等,并在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上进行辨证分析,更好地为医学临床服务。结果治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更年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失血在中药与心理治疗下,大多患者可摆脱病痛之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更年期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目前4549岁妇女人数近4 000万,50岁以上的妇女人数近2亿,每年约有500万左右的妇女进入更年期,到2030年全世界更年期妇女将有12亿人,而我国则要占其中的1/4;而同时每年有约800万的妇女遭受着更年期综合征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1]。另外,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如今在大约100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之中,40岁以下者占到了20%,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发作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某院收治的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中选择116例为本次治疗对象,均给予口服米氮平治疗。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更年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SCL-90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低于本组治疗前,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抑郁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绝经期综合征(旧称更年期综合征),一般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的妇女[1],是由于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分泌雌激素减少,而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出现的临床综合症状[2,3].目前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根据临床观察,副作用较大、禁忌证多.自1999-2003年我们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舍曲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转折阶段,此阶段由于妇女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下降会产生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以及低雌激素水平相关的疾病和症状,此即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往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据统计75%-85%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躯体症状,症状严重而就医者仅占15%。针对这类妇女.我们采用新型抗抑郁剂舍曲林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主要采用心理疗法、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方法。如对雌激素治疗有禁忌,或担心雌激素致癌的妇女,可选择中药、食疗方法进行调治,其副作用小,效果也不错。辩证分型选用中成药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与肾虚有关,其次有肝气郁滞(或  相似文献   

16.
张云  许端敏  张汉灵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58-1459
目的探讨以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更年期妇女心电图改变。方法对155例更年期妇女及155例同年龄段男性进行常规心电图、Holter检查,并对ST-T改变明显者进行普萘洛尔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更年期妇女ST-T改变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P<0.01)。结论更年期妇女心电图ST-T改变为神经功能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7.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098-1099
妇女进入绝经前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其分泌的雌、孕、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一系列症状,临床上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nient therapy,HRT)已有60多年临床运用史,且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但如何更安全、有效地使用HRT一直是广大临床医师努力探索的目标。自2002年2月起选用尼尔雌醇辅以安宫黄体酮(MPA)与甲基睾丸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林丽  张瑶  姚云杉 《中国药业》2009,18(22):79-80
目的探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中西药物治疗妇女更年期均有一定疗效。结论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除正确用药外,可结合心理疏导、针灸、按摩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妇女更年期保健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医学研究和观察证明,雌激素是维持妇女健康的重要激素,妇女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的逐渐下降,会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而影响健康,所引发的低雌激素水平相关疾病还会影响到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从以下4点阐述妇女更年期保健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经燕 《自我药疗》2014,(5):34-35
更年期综合征(MPS)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典型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头痛、潮热、盗汗、心慌、心悸、胸闷、健忘、失眠、眩晕、抑郁、多疑、易怒、情绪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