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Ⅰ期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35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的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16例)行腹腔镜Ⅰ期联合切除术,对照组(19例)行传统开腹Ⅰ期切除术。术后患者均定期全身化疗。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腹腔镜和开腹Ⅰ期联合切除手术疗效相近。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有同时性不可切除肝转移灶的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31例结直肠癌伴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按原发灶手术切除方式分为两组,A组行开腹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灶(n=18),B组行腹腔镜手术(n=13)。术后均采取mFOLFOX6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接受首次化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31例均成功施行结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行mFOLFOX6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术后接受首次化疗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原发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转移,在切除原发灶的手术中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促进术后早期化疗等优势。腹腔镜手术对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行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3例患者同时行腹腔镜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术纳入腹腔镜组,20例患者同时行开放性肝转移灶切除术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in-Meire法计算生存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开腹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近,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均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4年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手术组),4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同期行肝转移癌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结果: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4.6±1.1)h,术中出血量平均(610±275)ml。RFA组手术时间平均(4.1±1.3)h,术中出血量平均(410±115)ml。两组3个月肝转移癌复发率相近,约1/3,手术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50%、50%,RFA组分别为49%、48%、4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射频消融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手术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延长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作者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并记录近期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20例患者中13例行腹腔镜联合开腹原发灶及肝脏转移灶同期切除,2例行腹腔镜联合开腹原发灶及腹腔转移淋巴结同期切除,5例行腹腔镜下原发灶姑息性切除。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82±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40±28 mL,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为3.15±1.58 d,平均住院时间为10.26±1.89 d。有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1例、电解质紊乱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手术对减轻患者的创伤、解除肠梗阻症状及延长生命也有一定帮助,腹腔镜辅助治疗能为部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较好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7.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2015年1月—2017年9月,14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70例(对照组),7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标本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数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显示,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2.41±6.47)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76.58±7.14)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2.9%(2/70)低于对照组5.7%(4/70,P0.05)。术后并发症为15.7%(11/70)明显低于对照组37.1%(26/70,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更具优势,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直径及切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并发症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其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4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2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自主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熟悉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靠的,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二期肝切除,其中腹腔镜手术46例,开腹手术4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资料。所有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5例,右半肝切除28例,不规则楔形切除术31例;原发结直肠癌切除后3~6个月再次采取手术进行肝内病灶切除。 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具有较低的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及白细胞水平(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二期肝切除患者,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短期疗效较开腹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5—12月间拟行限期根治性手术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进食组(术后12h内开始进食)和传统进食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6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早期进食组32例,传统进食组30例。早期进食组较传统进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1)d比(4±2)d,P〈0.01]、排粪时间[(3.8±1.6)d比(6.4±2.5)d,P〈0.01]、半流饮食时间[(4±2)d比(8.2±2.2)d,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6±1)d比(11.7±3.8)d,P〈0.01]均明显缩短。术后两组患者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回升,但早期进食组恢复速度快于传统饮食组,至术后第3天,早期进食组较传统进食组患者球蛋白[(24.1±2.4)g/L比(22.1±3.3)g/L,P〈0.05]、免疫球蛋白G[(10.8±2.4)g/L比(8.7±2.1)g/L,P〈0.01)和补体C4[(0.24±0.09)g/L比(0.17±0.05)g/L,P〈0.05]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应用于限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促进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传统开腹ISR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根据入组条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5例行腹腔镜经腹ISR手术,对照组患者45例行传统开腹ISR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以及局部复发率、死亡率以及肛门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85.3±15.9 min、2.6±0.2 d、6.2±1.1 d、7.6±1.2 d)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223.0±21.4 min、3.3±0.4 d、7.6±1.0 d、9.68±0.6 d),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7.3±12.5 m L、4.4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14.6±30.2 m L、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环周切缘阳性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死亡率(4.44%、2.22%、0.00%、2.22%)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0.00%、15.56%、11.11%、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紧迫感、排便频率以及排便困难都低于对照组患者,Wexner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ISR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与生长抑素(SS)联合应用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将80例已确诊结直肠癌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依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6h起均给予相同方式的EEN措施,试验组同时加用SS,连续观察5~7d;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d腹痛腹胀发生率、胃肠减压量及术后3d.7d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及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腹痛腹胀发生率(P〈0.05)及胃肠减压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肠蠕动恢复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3d、7d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及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安全、合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UUT-TCC)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加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患者23例(腹腔镜组),并与同期14例行传统开放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开放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学预后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肾盂癌24例,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癌伴膀胱癌3例,其中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淋巴结转移各1例。同时研究发现:①腹腔镜组与开放术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术式肿瘤学预后在远处转移方面,腹腔镜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并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UUT-TC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能有更好的肿瘤学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对结、直肠肿瘤术后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结直肠肿瘤根治手术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为糖水组及禁食组。糖水组19例,于术前晚7~12时口服质量分数为12.5%的葡萄糖溶液800ml,麻醉诱导前2小时再口服12.5%的葡萄糖溶液200ml;禁食组18例,术前常规禁食8~12h。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维持,监测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浓度;比较两组术后开始排气及排便时间。结果术后第1、3天糖水组血浆内毒素浓度(pg/ml)均低于禁食组(2.43±0.09vs2.83±0.56;2.55±0.39vs2.94±0.55,P<0.05);糖水组IGF-Ⅰ水平(μg/L)于术后第1天高于禁食组(90.65±55.06vs55.72±26.3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水组排气、排便时间(h)均早于禁食组,分别为(59.82±13.88vs73.70±11.47)、(65.36±18.48vs86.64±10.12),P均<0.05。结论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可保护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并促进患者早期排气排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n=56)与开腹手术组(n=56)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与开腹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率、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技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中高位直肠癌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联合TEM手术组(联合组)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各30例。2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肿瘤距肛门距离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输血例数,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下床活动、排气、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联合组的手术时间短[(118.5±22.0) min vs.(138.1±23.8) min, t=-3.306, P=0.002],下床活动早[(60.4±19.2) h vs.(83.6±9.6) h, t=-5.920, P=0.001],排气早[(81.4±5.4) h vs.(86.2±8.7) h, t=-2.568, P=0.013],住院时间短[(8.0±2.8) d vs.(11.0±3.5) d, t=-3.666, P=0.001]。2组术中输血例数、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均获随访,时间3-48个月,中位数28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TEM行高位直肠癌体外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51例,开腹组48例,比较两组资料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记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61.0±15.0) mL vs (135.8±13.9) mL,P<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0±0.7) d vs (3.0±0.7) d,P<0.01]、留置导尿时间[(3.5±1.0) d vs (5.9±1.2) d,P<0.01]、进流食时间[(3.0±0.9) d vs (4.3±0.9) d, P<0.01]、住院天数[(8.0±1.3) d vs (10.1±1.8) d, P<0.01]、并发症发生率(7.8% vs 25%,P<0.025),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167.1±26.9) min vs (138.6±17.7) min,P<0.01]及住院费用[(3.3±0.5)万元vs (2.6±0.4)万元,P<0.01],腹腔镜组多于开腹组。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4.1±1.6) vs (14.3±1.9),P=0.586]。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选择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50例(腹腔镜组)和开腹下实施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50例(开腹组),对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除淋巴结总数、住院总费用、随访结果等资料进行对比及临床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少(P均<0.05);术中淋巴结清扫、直肠远切端距癌灶最下缘距离与开腹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均较开腹组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在减少损伤及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腹组。而且腹腹镜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