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浮法玻璃厂属我省一大型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车间粉尘浓度较高,1988年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粉尘治理。为考核其长期防尘效果,总结防尘经验,我们近日对该厂粉尘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一般情况调查1.2 生产环境粉尘浓度 资料为该厂1978~1997年常规测尘数据(由当地职防部门监测)。分别计算治理前后10年生产环  相似文献   

2.
彭言群  叶青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20-1321
目的对某石英砂有限公司粉尘治理措施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治理前后矽尘总浓度、粉尘TW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12个监测岗位,治理后的矽尘浓度均低于治理前(P0.001),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的要求[1]。结论除尘综合措施有效、可行,职业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法》 ,降低粉尘危害 ,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减少职业病发生 ,某热电厂输煤系统扬尘处安装了某工业技术开发中心研制的CC 3全自动除尘设备 ,现已运行 2 1个月 ,为了解该除尘设备的防尘效果 ,我们对该设备附近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了现场测试 ,结果与评价如下。1 内容与方法1 1 测试内容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噪声强度等。1 2 测试仪器与方法 粉尘浓度测定用重量法 (LL V型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 ,分散度测定用滤膜溶解涂片法 ,游离SiO2 含量用焦磷酸重量法测定 ,噪声用ND 2…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煤化工装置输煤系统生产性粉尘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了粉尘产生原因,提出了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以指导企业输煤系统粉尘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指出煤化工装置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单一抑尘或除尘的方式均不能达到良好效果,要根据各扬尘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既重视工程控制措施,又要重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多管齐下,才能做好粉尘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某水厂采用土窑生产,年产量为3.2万t/a。由于建厂较早,建厂初期缺乏防尘设备,经调查后我们确认为:“该厂生产性粉尘显著超标,其烟尘对周围环境(主要是500 m以内)有一定程度污染。”由于该厂是老厂,污染性质属三类。根据环境保护法“老厂立足于治理”的规定。我们建议“该厂立足于治理,”尔后与有关部门制定了治理方案,经2 a的努力完成了防尘工程的改造,收到显著效果。 1 调查内容及治理方案 1.1 本调查含概况调查(一般情况调查,历史资料收集,主要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电厂输煤系统粉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某市热电厂长期接触低浓度煤尘的作业女工进行了肺通气功能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为避免性别和吸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选择某市劳动强度大致相同的燃料、汽机分厂的女职工 ,经详细询问职业史、既往史、并全面进行体格检查后 ,选择无心、肺器质性疾患 ,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无吸烟史者作为研究对象。接触组为燃料分厂的作业女工 ,共35人 ,平均年龄 (2 9.89± 7.1 1 )岁 ,接尘工龄平均为 5 .5 1年 ;对照组为该厂汽机分厂无接尘史的作业女工 ,共 2 1人 ,平均…  相似文献   

7.
某发电厂地处丘陵地带是大型露天煤矿的坑口电厂,有10万千瓦机组两台,其使用的原煤是经过洗选后的中、末煤,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有粉尘、噪声,作业环境质量较差。为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在职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该厂投资44.3...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某热电厂正式职工和劳务工作业过程中接触粉尘职业病危害的水平、现状和差异。 方法 对某热电厂粉尘作业人员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检测、分析和评价。 结果 热电厂作业场所内粉尘危害较重,尤以劳务工接触粉尘的职业病危害突出,具体表现为接触时间长,工作量大,个体防护用品数量欠缺,作业岗位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限倍数均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应加强对劳务工工作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合理安排工作,积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海绵铁是炼钢的一种主要原料 ,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于 1997~ 1998年对天津钢管公司直接还原铁厂 15万吨煤基直接还原铁回转窑生产线粉尘危害的治理进行了效果评价。一、资料与方法1 资料 :资料来源于 1997~ 1998年天津市劳动卫生监测监督所监测报告。该公司对海绵铁生产线粉尘危害作业场所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料场定期喷洒粉尘覆盖剂 ,每班喷水 10min,斗轮机取料时水管喷水 ,加强湿式清扫 ,控制二次扬尘 ,完善了湿式出灰装置 ;在回转窑、各皮带转运点、破碎筛分设备等处安装了 178个局部吸尘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某铁路合资铸造厂2009 - 2010年粉尘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对工作场所治理前后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呼尘样品分散度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作业岗位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合格率42.8%,呼尘21.4%,治理后,粉尘浓度下降明显,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总尘=2.90、t呼尘=2.21,P<0.05).结论 该铸造厂造型车间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杜绝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锐军  王萍  姜宇 《职业与健康》2009,25(2):130-132
目的了解火力发电厂粉尘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在职业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所存在的粉尘作业点及粉尘岗位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其35个粉尘作业点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合格率为71.4%;测试20个粉尘作业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合格率为75.0%。不合格点主要集中在输煤系统和除灰渣系统。结论该厂的粉尘危害主要存在于燃煤贮存、输送系统和除灰渣系统。但如能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保证防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个体防护等综合防治措施,粉尘危害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了解发电厂工作场所粉尘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效果,为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评价粉尘测定结果超限倍数要求提供参考. 方法 对该发电厂进行职业卫生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工作场所个体和粉尘作业岗位进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测定、评价. 结果 测定10个个体粉尘作业岗位的TWA,合格率为60.0%;测定32个粉尘作业岗位的STEL,符合超限倍数要求25个,符合率为78.1%. 结论 该发电厂的粉尘职业危害主要在燃煤输送皮带和除尘、除灰作业岗位.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控制粉尘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某火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重点。方法选择某火力发电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检测36个粉尘作业点,75%的STEL值达到国家卫生标准,11个岗位的TWA值中91%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检测74个噪声作业点,合格率77%;9种有毒物质的测试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由于检测时非高温季节,未对高温进行检测。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热电厂三期工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现场检测检验法、检查表法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等基本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现场检测各种毒物均符合国家标准,粉尘检测合格率为64%,噪声检测合格率为85%。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5.
曲玮  张海东  张诚  张士怀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096-1097
了解燃煤火力发电厂粉尘的产生环节及主要防护措施。在职业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粉尘特点、产生环节和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提示粉尘危害主要集中于燃煤贮存、输送系统和除灰渣系统。在采取了综合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粉尘危害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扩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效果,为扩建项目提供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噪声等,其检测结果除粉尘定点和噪声定点部分点位超标外(粉尘定点、噪声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18%和70.21%),其它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扩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作业场所空气中煤尘危害问题,我们进行了现场调查、测定并分析了输煤系统空气中粉尘污染状况及来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输煤系统的防尘装置并进行了现场实验和评价。结果显示,研制的无动力减压自动加湿防尘装置,在运行期间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从45.0~69.7 mg/m3下降至1.5~6.0 mg/m3。防尘效果显著,投资少,节约能源,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新建2×600 MW火电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作定性、定量评价,采用检查表法评价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结果该项目选址、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经检测有2个粉尘作业点STEL超限值,4个粉尘作业点CTWAPC-TWA的2倍,6个岗位噪声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开关站工频电场强度超过5 kV/m。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粉尘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燃煤电厂工人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燃煤电厂737名工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紧张因素、技术利用程度、工作控制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障碍等。[结果]有70.42%的工人选择“工作不允许出错”为紧张因素。男性的工作紧张因素、技术利用程度和睡眠障碍评分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文化程度组间工作紧张因素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工作紧张因素越多。不同年龄组间工作紧张因素、工作控制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障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年龄组工作控制水平评分高于低年龄组。不同工龄组间职业紧张因素、技术利用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组间职业紧张因素、技术利用程度、工作控制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障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锅炉运行组工作紧张因素最多,检维修组工作需要技术最多,化学组工作控制水平评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紧张因素对睡眠障碍影响最大(R^2=0.195);工作控制水平和锻炼身体对睡眠障碍的贡献也大于1%。工作控制水平和工作紧张因素进入心理健康回归方程的R^2分别为0.134和0.081。[结论]调查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工人感知有较多的职业紧张因素,且职业紧张因素与心理健康和睡眠障碍有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工种对职业紧张测试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20.
2个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个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对2个电厂的工程分析和现场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厂1粉尘超标的岗位是灰库放灰和压灰机司机室,检测值分别为5.5、1.1mg/m^3;噪声超标的地点是碎煤机室、真空泵、汽泵间,检测值分别为84.9、97.1、97.5dB(A)。电厂2粉尘超标的岗位是推煤机司机室和灰库放灰处,检测值分别为4.2、1.6mg/ma;噪声趱标的地点是一次风机和送风机,检测值分别为101.8、98.1dB(A)。结论2个新建火力发电厂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