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 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2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麻疹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1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5.77%,≥15岁组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4.19%.[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我区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我县自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于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4年已连续几年无麻疹病例发生,免疫效果非常肯定。但2005年麻疹发病又有所回升.2006年发病率达16.12/10万,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流行因素和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2005--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08年卫东区麻疹的发病情况,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规律,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对2006-2008年发生在卫东区的来自于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专报和个案调查资料的165例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08年麻疹的年发病率为9.47/10万,高于2000-2005年的平均发病水平。3月-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0~2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53.94%;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62.42%;有免疫史者占10.24%,无免疫史者占36.22%,不详者占53.54%。结论应该进一步加强流动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史淑芬  孙木  王庆  崔长宏  王兆华  王红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93-3094,309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与《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分析麻疹病例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54例,年均发病率为5.80/10万。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1.69/10万,之后的2007、2008、2009年发病率分别为5.80/10万、3.78/10万、3.21/10万呈下降态势,2010年发病率为5.02/10万,有小幅回升。其中流动人口病例146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7.48%。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本市户籍病例高发年龄为30~40岁组和0~8月龄组,流动人口病例高发年龄为20~30岁组和0~5岁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25.59%)和干部职员(19.69%)居多,其次为餐饮食品(7.48%)、商业服务人员(7.09%)。3~6月份为发病高峰,占78.35%。有免疫史者仅33例,占12.99%。结论建议育龄妇女在怀孕前接种麻疹疫苗;继续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麻疹和流脑疫苗接种工作,并扩大接种范围;继续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嘉陵  许雷  谷利妞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37-2138
目的分析2008—2010年连云港市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麻疹发病1 248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3月和11—12月,分别占58.65%、31.97%;发病人群以0~11月龄和12月龄~4岁为主,分别占41.03%、29.57%;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70.11%、13.22%。结论连云港麻疹发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宜宾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探讨麻疹控制的策略。方法收集2000-2005年宜宾市麻疹发病监测资料和人口学资料,用SPSS 12.0软件对6年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宾市2000-2005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12.13/10万,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病例分布广泛,各县麻疹发病率和接种率水平有较大差异。发病高峰为3~5月;年龄分布以2~5岁居多,占43.96%;有免疫史者占34.14%,其中1岁以下病例无免疫史者占64.94%。结论人群免疫接种率低下与免疫成功率不高,是造成宜宾市麻疹发病居于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今后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05 -2009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西城区2005 -2009年累计发生流腮469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04/10万.流腮全年均有发病,以4月和7月为多.<15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为了评价麻疹的免疫预防效果,对北京市2000年的麻疹疫情进行了分析.北京市2000年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本市人口麻疹发病率以近郊区为高,为3.31/10万;其次是城区(2.06/10万)和远郊区(0.86/10万).麻疹发病高峰在4月,北京市成人发病高峰在≥25岁人群.而外来人员的麻疹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北京市人口,也是近郊区发病率最高(22.70/10万),其次是远郊区(13.79/10万)和城区(11.40/10万).成人发病高峰为≥20岁.人口密度、人群易感性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接种麻疹疫苗既能预防发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成人发病占相当比例,且有明显发病高峰,应采取适当免疫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 对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疫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哈密地区2008年出现暴发和高度散发并存的麻疹疫情,共报告麻疹病例440例,发病率96.22/10万,是2007年同期的506.42倍;发病人群以19岁~成人和<4岁婴幼儿多见;报告病例中达到麻疹减毒活疫苗(MY)免疫月龄(≥8月龄)者374例,其中有M'V免疫接种史的占19.25%,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0.37%,40.37%.结论 婴儿母传抗体水平不足和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低下,成人和婴幼儿已经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05~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区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0.67/10万,以2006年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病率又有所下降。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组和>30岁组,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9%和21.85%,发病年龄呈双向移位现象。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全部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84.11%。以3~5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5.15%。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结论:麻疹免疫空白仍然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仍是当前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日照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5—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日照市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071/10万,初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2005—2010年均以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年龄别发病率以1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麻疹病例主要为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nuated live vaccine,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3起,其中2起暴发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结论日照市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高质量的强化免疫(SIA)和查漏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和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应继续保持和巩固高水平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做好暴发疫情的预警与控制工作,从而彻底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凤双  肖雷  吴殚  冯冉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3-2676
目的分析1998—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资料对1998-2009年顺义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顺义区近12年来麻疹共发病446例,发病率为5.67/10万,发病情况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后麻疹发病出现明显升高,2005、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18.60/10万和15.07/10万;发病高峰为3~5月。发病年龄主要是1岁以内和20~30岁组,1岁以内本市和流动儿童发病基本相同,15岁以上组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市人口。高发职业是散居儿童和民工。结论顺义区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发病年龄主要是1岁以内和20岁以上年龄组,控制1岁以内人群发病主要是提高8月龄麻风疫苗免疫的及时率,同时提高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或在育龄妇女婚检或孕前接种麻风腮疫苗。对于控制20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强化免疫和提高麻疹病例监测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广西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1 465例,发病率为2.97/10万,死亡3例,死亡率为0.006/10万。病例主要在农村,但城市存在病例高发区域,发病呈上升趋势。病例以低年龄为主,10岁以下病例占88.05%,0岁组发病率为44.00/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暴发疫情造成的病例占45.26%。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病例报告和调查比较及时,但血清学监测相关指标仍未达到要求。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广西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降低北京市西城区麻疹发病率 ,分析了该区 1996~ 2 0 0 1年发热出疹性疾病 (RashandFeverIllness,RFIs)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 :1996~ 2 0 0 1年该区共发生RFIs爆发 11起 ,经证实 1起为风疹爆发 ,发病 8例 ,10起为麻疹爆发 ,共 41例。麻疹爆发使该区麻疹的报告发病率由最低的 (1998年 ) 0 38/ 10万上升到最高的(2 0 0 0年 ) 3 19/ 10万。RFIs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发病对象均为成年人 ,职业以本市服务行业和外地建筑民工为主 ,存在免疫空白。加强血清学诊断 ,开展特定人群强化免疫 ,提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接种率是控制RFIs爆发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4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4年麻疹发病481例,年均发病率4.30/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市人口,城市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发病高于农村地区。2~5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数占前3位的职业是农民工、散居儿童和工人。发病年龄呈双峰型,<1岁和20~34岁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8.21%。男女发病比为1.93∶1。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同时建议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对育龄期妇女和外来务工人员需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6.
沈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01-2102
目的了解宜兴市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年发病率为2.76/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2—4月。该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该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加强在初来宜兴市的流动人口中麻疹疫苗接种的宣传,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该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王庆  孙木  崔长弘 《职业与健康》2014,(1):75-76,79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水痘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西城区水痘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西城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例26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78/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51:1;水痘全年均有发病,以4—6月和10-12月为多;5~9岁组为发病高峰,占25.59%;≥20岁组发病较多,占33.52%,发病年龄后移。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46.56%。结论加强水痘病例监测,及时处理水痘疫情,做好水痘疫苗接种,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是控制水痘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昌红  孙龙  陆寒  王勤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570-1573
目的了解开封市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实现2010年消除麻疹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开封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麻疹流行趋势呈周期性,每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经历了2005年发病高峰,2006年达到了发病低位,于2007年开始回升,2008年达到了发病率的新高。2009年后发病率降低,于2010年创历年新低。麻疹病例分布广泛,流行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病例主要集中在尉氏县、杞县及开封县。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6月;属小年龄发病模式,﹤1岁儿童为麻疹高发年龄段,其病例构成在29.39%~54.29%之间;病例中有75%的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史,19%仅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结论在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注重对往年疫情数据收集、分析,寻找流行规律,于发病高峰来临前实施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扩大适龄儿童年龄段,及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采取针对不同人群实施补充接种(如育龄妇女、孕前妇女等)等综合防制措施,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慈溪市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明确慈溪市麻疹流行特征,完善麻疹控制策略。方法麻疹监测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71例,血清学确诊165例,临床确诊6例,发病率为9.20/10万。慈溪市各乡镇均有病例分布。除11月和12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其他每月均有病例报告,2-4月高发。男女性别比1.48:1。外来农民工89例,占52.05%;本市人口82例,占发病总数的47.95%。本地人口发病主要集中于小于8月龄的婴儿(22例)及大于20岁的成人(36)例,各占本地人口发病人数的26.83%和43.90%。外来人口发病以1~7岁为主(37例),占外来人口发病数的41.57%,其中有免疫史仅6例。外来和本地人口发病率分别为10.9/10万和8.0/10万。171例病例无免疫史者102例,占59.65%。结论提高外来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和查漏补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预防意识,是慈溪市控制麻疹的关键。如何调整8月龄前婴儿和成人的麻疹免疫策略是今后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杨伟  陈杨  羊晶晶  姚栩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76-2477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2008—2010年所有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市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2l/10万,以散发为主。4、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15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64.0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9.72%,无免疫史者占27.46%,免疫史不详者占52.82%。结论通过全市大规模的强制性加强麻疹疫苗预防接种,2009年起麻疹发病率明显减少。今后在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