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名贵药材鹿茸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公元前200年~公元后200年)就有鹿茸入药的记述。鹿周身是宝,以药用而言,有鹿茸、鹿角胶、鹿肾、鹿骨、鹿筋、鹿胎、鹿尾以及鹿角霜等。鹿系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鹿种在世界上很多,在我国驯养和入药  相似文献   

2.
<正> 漫话人参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是我国著名特产之一。野生“山参”主产于吉林长白山区,是人参中最名贵的品种;栽培的“圆参”主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省,较常用。从十七世纪起人参已在国外享有盛誉。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书《神农本草经》曾记载了它的功效,称其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由于加工方法不  相似文献   

3.
<正> “药有酸成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两千多年前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指出的中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历代医药学家对此都十分重视。如梁代,陶弘景:“有毒无毒易知,唯冷热顽明”。明代,张景岳:“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清代,张志聪:“如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诸如这些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中药气味对正确用药,避免差错,保证疗效的重要性。除四气五味之外,还有升降浮沉,归经和配伍禁忌等。四气也称四性,就是说中药有寒性的,热性的,温性的和凉性的。如,在临床实践中对  相似文献   

4.
<正> 中文安国古称祁州,建制于汉朝,800多年前就成为长江南北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著名的文化古迹药王庙,座落在县城南关。据史料记载,药王姓邳名彤,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曾任曲阳郡太守,能文善武,精通医理,济世救人,后人仰其德能誉为“药  相似文献   

5.
<正> [中文] 天麻是一个奇特的药用植物,它无根也无绿色叶子,但是,它属兰科植物,拉丁学名是Gastrodia elata Bl.它的奇特不仅是外形,它的繁殖生长也长期不为人们所理解。所以,以往人们认为“天麻不能家栽”,“天麻种子不能生天麻”,还有谚语云“天麻,天麻,天生之麻,老天爷播种,土地爷发芽,人要栽活那是白搭”,更有甚者,还认为“天麻叫仙人脚,栽了会飞,栽了会跑”等迷信说法。天麻植物的生活史虽长年不为人们所知,但对它的使用历史已达两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的名字也有很大变化。如《本经》称为鬼督邮、赤箭、离母,《纲目》称为白龙皮、赤箭兰,《药性论》称为定风草等等。天麻自然分布主要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随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丰富多彩的中药宝库中,甘草是一味既普通而又重要的药物。说它普通,是因为它药源丰富、药价低廉;说它重要,则是因为它在众多的中药方剂里,往往起着多方面的微妙作用。自古以来,甘草便为医家所重视,并有着多种美好的称号。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甘草列为“上品”。公元五世纪的名医陶弘景所辑的《名医别录》,称它为美草、蜜草、还有“国老”这样的尊称。陶宏景说:“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  相似文献   

7.
〈正〉中文中药炮制浅说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在临床上的不同要求,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采用一定的操作工艺和不同的方法,对药材进行的加工炮制处理,从而使之适应中药配方与制剂的需要。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如净洁、切铡、降低毒性、改变性能、增强疗效、矫味矫臭与分开部位等。炮制的方法可分为:修制,如拣、筛、簸、抖、刷、拭、刮、挖、挤、搓、摘、撕剥、撞、搿、  相似文献   

8.
<正> [中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友好往来。许多先驱者曾为中、日两国的文化和医药交流做出了贡献,鉴真便是其中的卓越代表人物。鉴真是唐代人,于公元688年生于我国杨州。他14岁出家,在杨州大云寺当和尚。在那里,他在名师指导下,获得了包括医药在内的广博知识。后来他还到长安等地去深造。据说他曾积极地参加当时灾区的医药救济活动。在唐代以前,中、日两国已有医药上的往来。早在公元561年,一名叫知聪的中国南方医生,曾到过日本,并带去一百多卷医学理论和针灸书籍。在唐代,两国的交往更加多了起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人民是勤劳而智慧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与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早在先秦著作《诗经》、《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等书中都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正是在我国古代人民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东汉以前直到远古时代我国人民积累的药物知识总结,是经过许多医药学家不断地补充、纂辑而成,并假托以“神农”之名。虽然《本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但根据历代考证多认为至少当在公元一至二世纪。《本经》  相似文献   

10.
同仁堂目前收集到不同时期的《同仁堂药目》共12本,所收药品系统整理过三次,每次都要增加新的内容,最后一次于清同治年间由乐平泉(号印川)与夫人许叶芬(号少雀)为首共同整理出来。《同仁堂药目》非常完整,既有目录,又有每种药品的功能主治,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同仁堂文献。这本《药目》(图1)为黄皮蓝签线装本,上有《同仁堂药目》五个楷书大字,下有许叶芬署检五个小字,并盖有少雀印章。封二除“同仁堂药目”外,左下方有“本堂藏板”四字。封三刻有“光绪己丑仲春(1888)重刊”,书尾有“民国十二年(1921)榴月重刊识”,至今已保存80余年。  相似文献   

11.
【俗语本义】农历九月九以后,天气转冷、气温下降,蚊子叮人就像叮石斗那样吃力,它的寿命就要结束了。 【流行示例】清·顾禄《清嘉录》:“重阳将至,盲雨满城,凉风四起,亭皋落叶,陇首飞云,人以是立秋后第一寒信,谓之‘重阳信’。俗又有‘九月九,蚊虫叮石臼’之语。”苏州常吧《重阳佳节说登高》:“重阳节前后,常武地区气候仍然比较温暖,民谚云:‘九月九,蚊虫叮石臼。’此时若有冷空气南下,百姓谓之‘发冷信’,即‘重阳信’也。”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在中医用药实践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探讨和研究,笔者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中草药化学知识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曾祖母许叶芬身体力行的一生可分为以下几点: 1.认真执行印川公和她一道制定的规章制度,继续奉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同仁堂药品货真价实,不做广告,也轻易不打折扣。记得笔者在中学时,以少东家身份帮同学买药,同仁堂仅给打九折的优待。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植物既可以做药物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这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常之物,如能善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和体魄。  相似文献   

15.
贾家花园9号是一座长方形的四合院,那就是怀仁堂制药厂。前门是两扇小黑门,另在正房西侧有一小红门可通老宅。此院西邻老宅后门北侧,东邻老宅南厅后花园,对门是一煤场,北斜对门就是普励小学。  相似文献   

16.
自印川公及笔者曾祖母许叶芬离世之后,家族内的矛盾日益加深。乃因他们在日很多措施都是对外的,奉行的一套办法都是为了防止别人侵占乐氏利益。如一再强调请顾客认清字号,防止伪劣药品。  相似文献   

17.
现将乐笃周做一介绍:乐笃周身材伟岸,眼大有神,相貌堂堂,机智勤奋。1913年乐佑申、乐笃周(他们二人系大老爷乐达亨之子)及乐夔(六老爷乐达庄之子)去法国留学。他们是最早一批赴欧读书、出洋留学的乐姓子弟。在此之前,四房的乐达仁赴德、乐达义赴英,  相似文献   

18.
乐门前几代向来子艰,经常是一子单传。到十世乐平泉时,他四十无子,娶了许叶芬后连得四子四女(二女早夭)。四子即孟繁、仲繁、叔繁和季繁,称为四大房,即大房、二房、三房和四房。他们又各有子2~4人,子孙昌盛,形成一派繁荣景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榧子榧子来源于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种子。榧子也称彼子、榧实、玉榧、香榧子等。榧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干果,市场出售的榧子其实是带有坚硬果皮的果实,我们食用的是果实里面的种子。我国浙江的枫桥栽培榧子的历史根具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圆白菜圆白菜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结球甘蓝的茎叶。圆白菜也叫洋白菜、卷心菜、包心菜,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为它取了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莲花白。这种结球甘蓝按照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可分为白球甘蓝、红球甘蓝和皱叶甘蓝三种,是甘蓝的变种。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市场上最常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