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个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54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SCL-90和EPQ测查,进行逐个分析,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128例). 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EPQ的神经质(N)维度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患者情绪不稳定. SCL-90各因子分显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以人际敏感、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性表现. 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情绪不稳定,有明显的神经质反应,心理卫生状况不佳. 以人际敏感、焦虑、抑郁为主要表现. 应重视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早的进行心理干预和患者的自身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人格、社交、学习等状况,探讨影响他们再适应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10例研究对象作SCL-90、EPQ、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学习成绩以及相关因素调查,对适应良好和不良组作特质应对、父母养育方式以及精神卫生、离异时间、抚养对象、亲子关系等对照研究.结果 SCL-90大多数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P<0.05),有自杀观念占23%,人格问卷中P、N、E,一个或多个因子高于常模占56%,社交困难占40%,成绩显著低于平均分(P<0.05).适应不良组的消极应对分、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干涉过度、母亲偏爱分显著高于适应良好组(P<0.01,P<0.05),成绩以及与非监护人关系差(P<0.05),监护人心理卫生问题多(P<0.05).而离异时间、抚养对象、人口学指标等无显著差异(P>0.05),男生个性问题发生率高,成绩差,较女生适应困难.结论研究对象不良心理、社会交往及学习困难发生率高,影响他们再适应的主要因素有: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和监护人心理状况以及能否获得非监护人的关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行为情绪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流调用儿童抑郁量表(CES-DC)、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900名7~16岁农村儿童进行调查,对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儿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留守儿童EPQ的P分、N分[(5.25±2.56)分、(9.48±5.33)分]高于对照组[(4.79±2.16)分、(8.10±4.97)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05,P <0.01);留守组儿童个性偏差检出率为64.4%,高于非留守组的47.6%(χ2=21.25 P <0.01); 抑郁症状检出率40.4%,高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显著性(χ2=13.78,P <0.01).留守儿童CES-DC得分[(18.24±8.65)分] 高于对照组[(15.85±7.45)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留守组在躯体外貌、幸福与满足、A行为上得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P <0.01).年龄越大上述现象越明显.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状况差于同龄非留守儿童,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性缺陷和抑郁症状,及主观幸福感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生理的变化及其与心理卫生状况间的联系.方法对69例失眠症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睡眠行为调查及全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9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失眠症组睡眠潜伏期延长[(40.7±21.3)min],总睡眠时间减少[(317.8±88.6)min],觉醒次数增多[(9.5±5.5)次],睡眠效率下降[(75.5±8.6)%],深睡眠减少[(7.8±3.8)%];(P<0.05-0.01).(2)失眠症患者SCL-90的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与觉醒次数、觉醒时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N量表分与SCL-90的各因子分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存在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的异常变化,并与其心理卫生状况及个性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病因学联系.方法对86例AMI病人和86位正常人应用LES、SSRS、EPQ等量表和生活方式、一般状况测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 AMI组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的有68例(79.07%).与正常组对照,AMI组有更高的E分(68.25±13.56)、N分(62.89±11.21)(P <0.01),有更多的外倾行为和情绪不稳定性格(P <0.05或P <0.01),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 <0.01).AMI组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1).生活方式方面,AMI组在饮食不良习惯、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无规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负性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均是AMI的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ICP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选择102例ICP患者及188例正常孕妇,以SAS、SDS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P组SAS及SDS总分明显高于正常待产组(P<0.01);在ICP组,高龄初产妇、不良孕产史者其SDS得分明显高于无上述情况者(P<0.01),SAS得分在高龄初产妇明显高于正常育龄妇女(P<0.01);教师患者的SAS得分明显高于文秘(P<0.05),其SDS明显高于文秘、行政人员及家庭主妇(P<0.05).结论:ICP患者有一定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其焦虑与抑郁程度与ICP患者年龄、孕产史及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老年高尿酸血症(Hum)的发病及其与伴发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社区2160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进行常规体检.结果:社区居民Hum总体患病率13.61%,男性患病率15.43%,女性患病率10.2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其中Hum伴发三高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Hum患病与高血糖有相关性(P<0.01),与高血压有相关性(P<0.01),与高血脂有相关性(P<0.05),发现Hum的患病与肥胖(超重)有相关性(P<0.01),与冠心病有相关性(P<0.01),与脂肪肝有相关性(P<0.05).结论:提出社区预防模式,防治Hum及其相关疾病,减低其伴发的各种疾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300电位及人格测定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110名经司法鉴定为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名正常者进行了P300电位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无责任能力组及限定责任能力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电位中 N2[(266.5±24.5)ms、(248.0±22.9)ms]和P3[(369.2±28.3)ms、(341.6±26.9)ms]潜伏期和P3[(2.2±1.1)μV、(4.8±1.5)μV]波幅较正常组显著延长和降低(P<0.01或P<0.05),其中无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组P300电位成分中N2及P3潜伏期较限定责任能力组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EPQ中精神质[(10.38±3.40)分、(9.75±3.57)分]和神经质[(14.76±4.42)分、(13.38±4.04)分]2个纬度的量表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无责任能力组EPQ中神经质的量表分值明显高于限定责任能力组(P<0.05).结论 P300电位及EPQ问卷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军军人焦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空军1696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试,将焦虑得分与一般人群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和工种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进行焦虑与心理健康、个性和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空军男性和女性军人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P<0.01);②空军军人焦虑的发展特点:女性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存在年龄差异(P<0.05),其中,"<20岁"组与"20~24岁"组间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得分在"<20岁"组与"≥25岁"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工种之间,只有焦虑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③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积极应对得分和SCL-90总均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有直接效应,而EPQ的N,E,P和消极应对得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具有间接效应.结论:空军军人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性别、年龄和工种特征;空军军人的焦虑与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军人人格特质、家庭因素与焦虑的关系,分析军人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 001名男性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结果: 受测军人状态焦虑(S-AI)、特质焦虑(T-AI)标准分与EPQ中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显著负相关(P<0.01),与效度量表(L)和外倾性(E)评分显著正相关 (P<0.01).特质焦虑标准分与父母关系、经济状况相关(P<0.05),状态焦虑标准分与父母关系、家庭组成和经济状况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特质焦虑的影响因素为父母关系、经济状况(P<0.01),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只有经济状况(P<0.01).结论:人格特质、家庭因素是影响军人焦虑状况的重要因素,人格特质中EPQ 四个维度的作用均显著,家庭因素中父母关系、经济状况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测量表(SCL-90)分别测定受试者的心理状况并加以比较;根据EPQ结果,再将病人组分为高神经质维度(高N)组和低神经质维度(低N)组各30例,比较其心理状况的差异.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别比较患者和对照组、高N组和低N组的差异.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后者(P<0.01);其中CD3 、CD4 及CD4 /CD8 显著低于后者(P<0.01);高N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低N组(P<0.01),其CD3 、CD4 及CD4 /CD8 亦明显低于低N组(P<0.01,P<0.05).结论 性病病人多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机体免疫力存在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6~13岁儿童超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市区及郊县共5所学校6~13岁的儿童6 790人,对其身高、体质量进行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每位学生进行血压检测.结果 共调查6~13岁儿童6 790人,其中市区小学3 481人(51.33%),郊县小学3 309人(48.67%);男童3 781人,女童3 009人;超质量率9.16%,肥胖率4.12%,高血压检出率5.57%.城区的儿童超质量比例高于郊县的儿童(P<0.01).男童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均高于女童(P<0.01).11~<12岁组与12~<13岁组儿童超质量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其中12~<13岁组为12.56%,9~<10岁组肥胖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市区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郊县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儿童高血压捡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质量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为25.56%,肥胖检出率为70.36%,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70.36%)高于超质量儿童(25.56%),超质量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童(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郑州地区6~13岁儿童超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检出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政府、学校与家长也应给予高度重视,早期干预,避免成年后不良结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求询者EPQ的内外倾向和情绪倾向的分布.方法≥17岁求询者为研究对象,按EPQ要求自愿完成测试,以E、N两维分组,标分<38.5为典型内向或不稳,38.5-43.3为内向倾向或不稳倾向,>61.5典型外向或不稳,以SPSS分析所得结果.结果求询者中典型情绪不稳及不稳倾向者分别为73.0%,12.2%,内向及内向倾向者占44.3%,居中者占31.3%,E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20~组低于常模(P<0.01),男性16~,20~,30~三组N分高于常模,(P<0.000或0.002),内向不稳组,外向不稳组E粗分,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和N综合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心理科求询者中EPQ以情绪不稳为主(6/7);男性以内向者为主,女性E分高于男性.以E分标分<30.51,30.5-43.3,>61.5,56.7-61.5划分典型内外及内外倾向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部驻岛官兵的社交焦虑状况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某部驻岛官兵的社交焦虑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89名驻岛官兵进行测评,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驻岛官兵社交回避(SA)分值低于国内大学生(P<0.01),社交苦恼(SD)分值高于潜艇官兵(P<0.05).不同军龄(≤2年、>2年且≤5年、>5年且≤8年、>8年)驻岛官兵在SAD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龄>2年且≤5年的官兵社交焦虑状况最为明显;驻岛官兵在SA及SD得分上与EPQ的4个个性维度(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均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 塑造外向、稳定的个性特质将有助于改善驻岛官兵的社交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级刑警的人格及应对方式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36名黑龙江省中级刑警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中级刑警的精神质(P)维度得分[(5.64±3.00)分]明显低于常模[(7.32±3.29)分](P<0.01),内外倾(E)、神经质(N)维度得分[E:(12.67±3.80)分;N:(11.70±4.41)分]明显高于常模[(9.65±4.37)分,(10.23±4.59)分](P<0.01,P<0.01).各年龄组的P分刑警组低于常模(P<0.05),E分刑警组高于常模(P<0.05),40~49岁组N分[(11.66±4.52)分]刑警组高于常模[(9.23±4.74)分](P<0.01).刑警的积极应对方式均分[(1.96±0.45)分]高于常模[(1.78±0.52)分](P<0.01),消极应对方式均分[(1.45±0.61)分]低于常模[(1.59±0.66)分](P<0.01).精神质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均分呈负相关(r=-0.20,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分呈正相关(r=0.20,P<0.01).内外倾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均分呈正相关(r=0.25,P<0.01),神经质维度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分呈正相关(r=0.44,P<0.05).结论黑龙江省中级刑警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与普通人群存在明显不同,有其职业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医学生理卫生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医学院校三年级学生125名,均为男性淋为检出年龄18岁 ̄21岁,采用SCL-90,EPQ,UPI量表检测及实地调查,结果:有心理问题组UPI总分高于下沉组EPQ中N,P维度高于下沉组,学习成绩低于下沉组。结论:心理卫生状况对学习绩效有影响,心理卫生状况不佳多与情绪不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溃疡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SDS、SAS对39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胃溃疡组SDS、SA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溃疡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及急性胃炎组(P<0.01).结论 心理因素可能在胃溃疡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足够重视胃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独生子女新兵的个性特点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某部集训独生子女新兵12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并设立84名非独生子女新兵为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心理教研室研制的多功能心理测量仪(DXC-Ⅳ)对三组同时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数字搜索能力测验(FST)测试,在系统综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相同项目的随访.结果心理干预前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干预组EPQ结果N量表分(43.4±8.9,52.3±10.7)明显偏高,L量表分(49.2±9.6,41.6±6.3)偏低(P <0.01);FST结果总分(5.3±1.8,3.5±2.3)偏低(P <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FST总分及EPQ各因子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干预组EPQ的N、P量表分均明显降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升高(P <0.01);非干预组EPQ的N量表分降低(P <0.05),其余各因子变化不明显;非独生子女组EPQ和FSR测试变化不明显.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EPQ的N量表分(42.5±8.8,46.7±10.3)偏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偏高(P <0.01);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FST总分偏高(P <0.05).结论独生子女新兵虽存在一定的心理弱点,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单亲家庭儿童个性和学习成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单亲家庭对儿童个性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对西安市所属的七个区各随机抽取一个学校,每个学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儿童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2 000份进行发放调查.将其中单亲家庭儿童63人作为单亲组,选取同班、同性别、同年龄、核心家庭504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单亲组P、N分高于对照组,E、L分低于对照组(P<0.05);≥85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5分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亲组儿童具有高精神质(孤僻、富于攻击性)、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激惹)、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差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BS)小鼠的影响.方法 将8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I-IBS组、诱导+PI-IBS组、诱导组,每组21只.PI-IBS组给予旋毛虫感染;诱导+ PI-IBS组先给予热预处理,再给予旋毛虫感染;诱导组只给予热预处理,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Western blot检测肠道HSP70蛋白表达量,观察肠组织病理学表现,对肠组织行炎症评分,观察腹壁撤退反射(AWR)以评估内脏敏感性,观察肠道传输时间及粪便Bristol评分以评估肠道动力,ELISA检测肠道炎症细胞因子浓度.结果PI-IBS组、诱导组HSP70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诱导+PI-IB组较PI-IBS组亦明显丹高(P<0.01).PI-IBS组肠道炎症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诱导+PI-IBS组明显低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AW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诱导+ PI-IBS组明显低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肠道传输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诱导+P[-IBS组明显长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Bristol评分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诱导+ PI-IBS组明显低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IBS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1),而IL-17、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与PI-IBS组比较,诱导+PI-IB组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IL-17、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IL-10、IL-17、IFN-γ、TNF-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肠道HSP70可通过调节肠道炎症细胞因子平衡来改善PI-IBS时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