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亚健康的概念、临床表现、分类和基本特性,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和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中医对亚健康调护的优势,并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干预亚健康人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从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调治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中医在亚健康状态的护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一系列护理养生方法均有利于亚健康状态的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过渡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全球大约有75%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之中,这种状态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并有效预防和摆脱亚健康,发挥传统中医"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优势,这是治疗亚健康中医护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在防治亚健康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0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再加中医养生理论与技能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两组均在半年后进行调查测试.结果两组在自我认知程度、心理症状、躯体症状、社会表现、化验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医调护能提高亚健康人群向健康人群转归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仪对120例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120例亚健康人群中,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肾、脾两脏,体质分布主要以虚为主。结论:亚健康人群其体质分布主要以虚为主,尤其以肾气、肾阳、脾气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市体检人群进行调研,时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分析的838例亚健康人群中,30~3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36.4%)最高,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59.2%),亚健康状态中以疲劳、失眠、疼痛为3大常见症状(占52.3%).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以偏颇质为主(613例,73.2%),而偏颇质以阳虚质(178例,21.3%)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质120例(14.3%)与阴虚质82例(9.7%).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在社会应对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健康状态以30~39年龄段、高学历、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以疲劳、失眠、疼痛为常见状态,而且亚健康状态人群心理状态趋向不稳定、应对方式以消极为主,并已影响该人群的整体生存质量,提示制定亚健康干预方案时需注重疲劳、失眠、疼痛状态的重点干预.运用中医方法进行预防性干预时,应根据其体质特征多为阳虚质、气虚质采用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6.
谈中医与亚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中医学理论主要讨论了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治疗,并对目前我国中医学调整亚健康状态的现状进行了小结,在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念,治未病的思想,擅长调理的作用及注重养生的观点,对于纠正非病非健康状态是有效的,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显示出充分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潜能尚待挖掘,为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方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亚健康门诊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9-2013年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亚健康门诊收治的96例亚健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瑞康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分析其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结果 :本组亚健康人群的年龄段为11-70岁,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年龄段(占比为52.08%),其次为40-60岁的年龄段(占比达36.44%)。在本组亚健康人群中,中医体质为平和体质者占31.3%,中医体质为偏颇体质者占69.7%(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在本组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中,居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在本组男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40.9%,偏颇体质者占59.1%(其中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是:在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23.08%,偏颇体质者占76.92%(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者均占10%以上)。结论 :40岁左右是人们发生亚健康的主要年龄段,有阳虚、痰湿体质的男性是进行亚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亚健康的中医认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提出了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状态的病机特点,而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及劳逸适度是预防亚健康发生的根本方法。在治疗上、必须强调身心并治,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配合情志调摄、体育锻炼,从而恢复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乌鲁木齐市亚健康人群分布情况及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为制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乌鲁木齐市民采取问卷调查及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合格的问卷由录入员采用Excel软件,将问卷内容输入,进行逐项核查,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系统。结果: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者占78.87%,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以肝肾阴虚证最多,痰热内扰证最少,8个证型构成比排列顺序为: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痰热内扰证。结论:认识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689例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这一群体的体质分布状况,为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与保健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77例(11.18%),偏颇体质612例(88.82%);偏颇体质中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阳虚质242例(39.54%)、阴虚质93例(15.20%)、气虚质78例(12.75%)、气郁质75例(12.25%)、湿热质42例(6.86%)、血瘀质36例(5.88%)、特禀质23例(3.76%)、痰湿质23例(3.76%)。结论结合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的体质调理方案对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与保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加之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心,亚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调理对亚健康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调理对提高亚健康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到本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亚健康人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亚健康常规予以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医生根据就诊者的体质类型,制定中医体质调理方素,培予体质调理指导,并定期督促执行,干预疗程6个月.结果 对照组生存质量8因子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但PF、GH、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8因子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干预后实验组在PF、GH、SF、RE、MH得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亚健康人群的生存质量偏低,中医体质调理对亚健康人群更有针对性,可明显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20世纪中期,前苏联学者N.berhman首先发现并提出“第三状态”的概念。亚健康状态是机体虽不明确的疾病的诊断,却过早表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减低,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式”名称。  相似文献   

14.
亚健康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平阴阳、调神明、顺天时、重体质、畅气机、和脏腑、通经络乃中医干预亚健康态的调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指出上工救其萌芽……,就是说疾病虽未发生,但已出现某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游移大状态.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亚健康状态的游移特性,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因此,理论上有必要从上游界定健康状态与健康低质状态;从下游界定疾病亚临床状态与疾病状态,进而完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定义.<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病者,谓之因." <医学源流·脉症于病相及论>还曰:"症者,病之发现也."故亚健康亦可称亚健康疾病.如主观性亚健康疾病和诊断性亚健康疾病.持续三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亚健康疾病,即为亚健康状态.包括主观性亚健康状态和诊断性亚健康状态.人们一般都将亚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二者集合基本吻合,却小有差别,就像点与线的关系一样.从某种意义讲,主观性疾病和诊断性疾病的二一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状态医学"就等同于体质医学;病理体质亦可称亚健康状态.此外,中医未病学的范畴包容了亚健康的内容;未病学的重点就是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根据是否习练八段锦将受试人群分为八段锦(62人)和对照(67人)2个队列,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在入组及第6周末分别让受试者填写中医症状调查表,观察中医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第6周末与基线的中医症状分值,八段锦队列人员的神疲、健忘等19个症状的分值显著下降(P〈0.05),占全部观察症状的86.4%;对照队列人员仅有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等4个症状的分值显著下降(P〈0.05)。第6周末,2个队列在神疲、心烦等14个症状分值差值比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占全部观察症状的63.6%。结论八段锦对于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过于薄弱,学习中医学基础有相当大的难度。从调理亚健康入手,指导学生以入门书籍、互联网、小组讨论、教师辅导的方法,研究学习中医理、法、方、药,将学习结果用于制订自己的亚健康调理计划。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亚健康状态得到改善,学习中医的兴趣增加,精力也更加旺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候人群的疲劳特点。[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辨证,并按照一定原则对辨证结果进行归类;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不同证候类型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进行量化评定,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躯体疲劳分值、总体疲劳分值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精神疲劳分值、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组各组人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疲劳性亚健康不同证候人群的疲劳状况存在差异。2)肝郁脾虚证人群的躯体疲劳表现、精神疲劳和总体疲劳较其他证候人群明显,尤其精神疲劳表现较其他人群突出,疲劳对其生活、工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阴虚证类精神疲劳、总体表现及疲劳对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均不明显。3)疲劳特征方面:阳气虚证类人群的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的状况最为突出;肝气郁结证人群的疲劳最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而加重或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建立亚健康状态的社会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方法 选择城市不同职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年龄、职业、职业因素、生活因素和生活事件等影响因素作为重要参教,观察城市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通过调查城市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分析不同职业亚健康人群所处的"健康"状态,确定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的量化分级标准,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结果 建立城市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多级预警模型超越了对传统亚健康概念的界定,是从新角度对亚健康问题的再审视.亚健康状态的社会预警机制的建立将为今后开展健康干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论 全社会高度重视城市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状态,把包括卫生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合理应用于亚健康人群,竭力避免和降低"亚健康"向疾病方向移行或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