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比较15例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区别。结果微创小切口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术后恢复快,假体位置可以控制。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
陈海涛 《广西医学》2006,28(9):1327-132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外科技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骨科医生在成功地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40年时间,手术不断向更可靠和更精细的方向发展,除要提高植入物的使用寿命外,还要求减少手术的创伤性,缩短康复时间。而在这个领域中的微创手术(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S)则代表了THA的最新技术。传统的THA手术切口通常为15~25cm,尽管拥有很好的手术野,但也带来了大量的失血和术后较长时间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外侧小切口微创方式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后外侧切口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A组)THA治疗髋部疾病26例,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B组)THA治疗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外展肌力、住院时间、术后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 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两组间的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2周外展肌力、住院时间及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临床疗效大致相同,小切口微创方式THA具有损伤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适用于体形中等及偏瘦患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骨科微创术概念的兴起,导航系统及骨科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关节外科发展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技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4.7±13.2)分,手术后随访Harris评分为(94.7±17.8)分,手术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O1),手术总有效率为95.7%.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胡军祖 《华夏医学》2007,20(2):406-408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一般小于10cm,通常有前路、后路、外侧入路和双小切口入路。与传统切口手术相比,不影响假体的安放,不会提高脱位的发生率,对肌肉和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小,减少疼痛和出血量,可以早期活动,切口外形美观,患者易于接受,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股骨颈骨折的老年病患治疗中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股骨颈骨折病患中随机抽取37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病患,为18例2010年1月-7月入院的病患使用内固定疗法(固定组),为19例2010年7月-2012年1月入院的病患使用全髋关节置换小切口疗法(置换组),比较恢复达标率及术中情况(失血量、各方面用时).置换组与固定组比较手术用时更长,失血量更多,但其活动用时更短,各指标差异性均符合P<0.05;置换组达标率为84.2%(16/19),固定组达标率为55.6%(10/18),置换组与固定组比较达标率更高,差异性符合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的老年病患治疗中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可提高关节恢复效果,简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陈希聪  王昌兵  杨松 《当代医学》2011,17(35):85-86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9例,其中骨性关节患 者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例.本组患者均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对术后髋关节 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平均长度为(9.2±3.7)cm;平均手术时间为(55±1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280±45)ml.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其 中优59例,良23例,中7例,差0例.优良率为92.1%.本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人工关节松动,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及髋关节脱位.其 中2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相应处理后没有留下后遗症.患者步态基本正常.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全 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与标准切口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59~7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小切口,对照组接受标准切口。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60例患者中,小切口总的有效率93.34%,标准切口总的有效率为83.33%。经x2检验两两比较,小切口的有效率均高于用标准切口,P值为0.009。结论:小切口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标准切口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后路小切口微创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要有严格的手术指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专用的器械。  相似文献   

12.
崔松哲  李卫  张捍军 《中外医疗》2008,34(34):26-26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特殊的暴露器械,在熟练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缩小至10cm以内,软组织也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笔者从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对13例髋部疾患行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微创小切口技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达到保护组织、加快术后恢复的目的,同时初步探讨小切口全髋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对2004年9月 ̄2006年6月78髋小切口全髋置换术病人进行短期随访并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78髋随访12 ̄26周,平均16周,优62髋,良15髋,中1髋,总优良率为98.7%(77/78)。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1分。结论: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手术瘢痕较小,相对美观;失血量少,降低输血量;组织损伤少,术后疼痛轻,康复时间短,病人满意率高;短期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黄斌  许锦煌  周镇威 《当代医学》2021,27(15):163-164
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良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评分、行走评分、活动度评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7.28±31.72)mL,低于对照组的(525.42±5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小切口入路和后路小切口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但实施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减少出血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小切口全关节置换术与标准切口全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标准组,微创组39例,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长度≤10 cm;标准组46例,行标准切口全关节置换术,切口长度>10 cm.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平均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及患侧大腿中部周径增加值和术后4周Harris评分.结果 (1)微创组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标准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标准组(P<0.05).(2)术后第2天微创组患者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和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大腿中部周径增加值显著低于标准组(P<0.05).(3)两组患者髋臼假体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切口全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量小,对患者创伤较小,治疗效果与传统标准切口手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9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经6月~4年随访,目前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折断。平均8周即可达到不扶拐行走,疗效良好。结论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暴露好、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可靠稳定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17例34髋,切口长度为6.7~13.5cm,平均(8.5±1.2)cm。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设计的切口下顺利进行,一侧开始手术至完成双侧手术时的总时间为(184.5±20.3)min,总出血量(1258.4±246.5)ml,平均输血量(1032.5±221.5)ml,Harris评分术前为39.2±12.5,术后为90.5±13.5(t=22.541,P〈0.05)。术后并发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发生。术后随访6.2~20.2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在术前准备充分、解剖入路熟悉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5年12月15例运用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与同期16例运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出血总量、术后输血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好,可选择性的用于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晚期股骨头坏死、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等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标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解除病人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进入21世纪后,随着微创技术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始在临床上初步应用。为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院自2003年2月至今共施行小切口手术病人14例,共18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优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