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量研究表明,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而静脉溶栓已成为AMI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标准策略,它可以迅速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有效心肌血流灌注,才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1]。结合我国国情,静脉溶栓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尿激酶原(Pro-uk),又称为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它是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的溶栓剂,出血少[2],目前国内对该药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其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比较,通过溶栓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IRA再通率、早期心脏事件、出血及不良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入选4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随机分成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非溶栓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溶栓组较对照组,再通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4.
对我院1999~2005年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50~75(平均63)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8例,局限前壁5例,前侧壁3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8例. 本组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病例选择标准[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今急诊进行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80例患者,分为尿激酶治疗组(溶栓组)及非尿激酶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溶栓组再通率56.86%,对照组20.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急诊静脉溶栓具有可行性,安全性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7.
8.
2004-08~2006~10我们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收到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20例,年龄38~84(58.9±8.8)岁。入选患者符合(1)缺血性胸痛≥30rain,含硝酸酯类药物不缓解;(2)ECG心前相邻2个以上导联ST抬高或Ⅱ、Ⅲ/AVF导联至少2个出现ST抬高,出现异常Q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溶栓治疗的特殊性,做好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以确保溶栓成功。方法:对9例AMI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的观察护理。结果:冠脉再通率为89%,未通者1例,9例均无出血现象及过敏现象。结论:尿激酶溶栓疗法是近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进展。发病后溶栓治疗越早越好,可使闭死的冠状动脉早期再通,从而达到血液的再灌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古拉定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择A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古拉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 function deficit score,NDS)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ND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古拉定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古拉定组在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降低血清中H-FABP的浓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古拉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rt—PA和尿激酶冠脉内溶栓治疗AMI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与尿激酶 (UK)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AMI患者 1 0 0例 ,随机分为 rt PA组和 UK组 ,分别应用 rt- PA和 UK溶栓治疗。术后 3周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再通率 :rt- PA组为 84.61 % ,UK组为 60 .8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比率 :rt- PA组分别为 7.69%和 42 .59% ,UK组为 1 0 .87%和 39.1 3% ,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左心室残留功能 :rt- PA组 LVEF为 0 .574± 0 .0 84,较 UK组 (0 .457± 0 .1 2 5)有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FS为 0 .30 7± 0 .0 71 ,与 UK组 (0 .2 4 5± 0 .0 84)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二尖瓣血流 A/ E值 rt- PA组为 1 .0 9± 0 .2 3,与 UK组 (1 .1 0± 0 .4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rt- PA与 UK冠脉内溶栓治疗 AMI安全有效。 rt- PA疗效优于 U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研究组1 a后IMT缩小显著(P〈0.05),且TG、TC、LDL-C下降显著,HDL-C升高显著,P〈0.01。结论服用阿托伐他汀1 a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9例及常规组69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至出院6个月.[结果]康复组患者的TC、LDL-C、HAMD评分、HAMA评分降低,其生活质量PF、RP、GH、VT、SF、RE、MH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组除RP评分外的上述所有指标均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康复治疗有利于纠正心脏危险因素,改善AMI患者体力活动程度及精神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应用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入院及发病24 h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将评分的差值作为患者结局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差值≥4分或≥50%)及预后不良组(NIHSS差值<4分或<50%)。选取溶栓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筛选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组42例(51.9%),预后不良组39例(48.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溶栓疗效的因素为溶栓时间窗、血糖、NIHSS评分。【结论】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有明确的时间依赖性。血糖、NIH‐SS评分为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万汶与贺斯应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万汶组和贺斯组,在术前分别输入万汶、贺斯各15ml/kg,观察稀释前(T0)、稀释后20min(T1)、稀释后1h(T2)、手术结束时(T3)的HR、CVP、MAP及化验Hb、Hct、凝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并记录术中出入量。结果:2组术中出入量、HR、MAP、CVP、凝血、血气指标、电解质指标在组间和组内均无显著性。2组Hb、Hct随输液量的增加而渐下降,T1、T2与T0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2组之间的下降无显著性。结论:万汶、贺斯应用于AHH安全有效,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胸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力尔凡。结果:引流腔内注药组46例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和进展5例。抽液腔内注药组32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和进展14例。结论:应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癌性胸水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水,对控制癌性胸水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AMI(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用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复制AMI模型,3 h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只)。A组:G-CSF组;B组:对照组。各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于2周和4周测定心室功能,同步记录心率;然后处死,取出心脏,称重;HE染色,体视学方法检测心梗面积。结果:(1)给药后14 d:1心室功能:A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度(±dp/dt)均大于B组(P<0.05);2左心室重量:A组心脏重/体重(g/G)小于B组(P<0.05);3心肌梗死面积:A组心梗面积/左心室总面积(s/S)小于B组。(2)给药后28 d1心室功能:A组LVSP、LVEDP、±dp/dt均大于B组(P<0.05);2左心室重量:A组g/G小于B组(P<0.05);3心肌梗死面积:A组s/S小于B组(P<0.05);(3)组内比较:1A组4周亚组较2周亚组LVSP、LVEDP、±dp/dt提高(P<0.05),心梗面积减小(P<0.05);心室重塑不明显。2B组4周亚组较2周亚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以上各组间及组内HR统计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CSF对AMI大鼠缺血损伤心肌有保护和再生作用,可明显改善AMI大鼠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欠佳的急性脑梗死病例5例,均为男性,平均58.5岁;起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7h;其中4例用尿激酶以1~1.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50~92.5万U;1例用rt—PA以20~30mg/h的速度注入,总量25mg。结果: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溶通但效果不佳;2例颈内动脉闭塞,其中1例部分溶通后出血,恢复良好,1例未溶通死亡;2例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恢复良好,1例加重。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时除应严格遵守治疗时间窗外,对伴有对侧代偿和(或)侧支循环形成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溶通闭塞血管;而对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应重视扩容、升压及抗凝等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