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血管内尿激酶溶栓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动脉病变18例26段,静脉病变22例26段。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5—85岁,平均60.5岁。结果 溶栓疗法成功率93.02%(40/43段);PTA治疗成功率96.15%(25/26段);内支架治疗9段全部成功。观察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率为88.46%(46/52段)。结论 根据血管闭塞性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局部溶栓是治疗血栓性闭塞的基本方法。提出血栓性闭塞开通后保留导管抗凝溶栓治疗2—3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血管内尿激酶溶栓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动脉病变18例26段,静脉病变22例26段。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5~85岁,平均60.5岁。结果溶栓疗法成功率93.02%(40/43段);PTA治疗成功率96.15%(25/26段);内支架治疗9段全部成功。观察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率为88.46%(46/52段)。结论根据血管闭塞性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局部溶栓是治疗血栓性闭塞的基本方法。提出血栓性闭塞开通后保留导管抗凝溶栓治疗2~3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血管内尿激酶溶栓术、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 (PTA)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病变 13例 16段 ,静脉病变 6例 7段。结果 溶栓治疗成功率 87.5 0 % (7/ 8段 ) ,PTA治疗成功率 91.6 7% (11/ 12段 ) ,内支架治疗 3段全部成功 ,经观察 6个月以上 ,疗效满意率为 78.2 6 % (18/ 2 3段 )。结论 血管闭塞性病变根据其性质和程度不同 ,可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 ,而局部溶栓是治疗血栓性闭塞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方法:临床确诊的16例住院病人,均经血管造影证实。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8.3岁,病程4小时-3年。股动脉穿刺入路,导管灌注尿激酶局部溶栓,视血管开通情况加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溶栓后血管开通13例,开通率81%,血管存在严重狭窄者行PTA,成功率94%,其中1例失败,内支架植入后成功。随访1-48月,Doppler检查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PTA后满意。结论:导管灌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为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方法,PTA为内支架植入术作为溶栓后进一步治疗的手段,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外周动脉闭塞的疗效、治疗时机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即动脉溶栓、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外周动脉闭塞26例,对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溶栓治疗成功率61.5%(16/26),采用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成功率80.0%(8/10),采用内支架置人术成功率100%(2/2).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采用动脉溶栓、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碎栓、溶栓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外周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经血管莓影确诊并行介入治疗34例外周动脉栓塞患者。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碎栓,局部灌注尿激酶溶栓,仍有血管狭窄严重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34例患者中33例血管再通,仅有1例出现再闭塞,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达97%.结论 经皮介入碎栓、溶栓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闭塞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3例行PTCA及支架置入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3例患者PTCA及置入支架后24支闭塞血管18支被开通,血管病变开通成功率72.0%,病例成功率78.3%(18/23),闭塞病变时间〈3个月组的患者成功率92.3%,明显高于闭塞病变时间〉3个月组的患者54.5%(P〈0.01)。结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PTCA及置入支架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血管闭塞的时间和病变局部形态特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局部溶栓、Pta及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进行Pta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治疗后闭塞血管重新开通,修复损伤血管,血液动力学均恢复正常。经过1年随访,未出现1例血管闭塞现象。结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局部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内支架置入和Pta成功率,临床效果较好,并且并发症较少,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性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对30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中2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溶栓及PTA治疗,成功27例(90%),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病。除2例患者于术后8~10个月发生再狭窄经重复PTA再通外,随访6~12个月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13例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患者均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10例为永久性滤器,3例为暂时性滤器;滤器置入后依次行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和内支架置入术,直至取得满意疗效。结果 静脉滤器置入成功率100%。并用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及内支架置入术12例闭塞血管再通。临床疗效满意。1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阻塞静脉未进行继续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3个月,10例置入永久滤器者均无肺梗塞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证了髂股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多种介入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头臂供血动脉狭窄,尤其是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可以通过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治疗达到满意疗效。134例此类患者中的125例(93%)经PTA治疗获得早期治疗效果,追踪复查的84例患者除1例复发狭窄外,其余83例(98.8%)获得中长期疗效。头臂供血动脉闭塞的PTA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2.
对3例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阻塞的患者进行了5次局部溶栓治疗,其中1例同时进行了血管成形术和内支架治疗。全组均获得阻塞血管再开能,无1例并发症。局部全治疗动脉旁路移植血和阻塞安全有效,并可与PTA,内支架治疗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4年2月我院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17例。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性开通血管闭塞段并置入支架。经1年随访,1例术后14 d支架内栓闭塞经导管溶栓后再次成功开通。结论 PTA及支架置入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经CTA造影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闭塞,腘动脉以远及分支广泛闭塞,无良好流出道。置入溶栓导管,应用团注或渐进性脉冲溶栓的方法,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17例慢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留置溶栓导管后用微量动脉泵继续溶栓(1~3)天,并且进行了(PTA)治疗。8例急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继续给予扩血管、抗凝、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症,除4例无效外,其余病例经溶栓和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0%(21/25)。结论:综合应用灌注溶栓、导管取栓、导管机械性扩张、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是治疗急慢性长段动脉闭塞症,尤其是急性动脉闭塞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V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VBT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后对残余狭窄〉70%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价发病6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42.86%),部分再通7例(33.33%),无变化5例(23.81%),总溶通率达76.19%。2例左椎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后残余80%狭窄,采用微球囊扩张后痊愈;3例椎动脉和2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溶栓后在血管狭窄〉70%处放置支架,4例痊愈,1例死亡。6个月后,除4例死亡,3例重度残疾外,其余14例GOS评分均〉3分。结论:动脉溶栓加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成形术是急性VBT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在治疗慢性下肢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3年12月,12例髂、股动脉慢性长段硬化性闭塞患者,采用SIA进行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83.3%(10/12),8例行SIA支架置入后,随访(3~36)个月,血流均保持通畅;2例行SIA支架置入3个月后支架内出现血栓,经动脉插管支架内置管溶栓,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SIA在髂、股动脉慢性长段硬化性闭塞的PTA+内支架置入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球囊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对16 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 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下腔静脉压力阶差显著降低,(14.6±3.1)m m Hg vs (1.9±0.5)m m Hg(P< 0.001),右房压力明显升高(4.8±1.6) m m Hg vs (10.7±2.1)m m Hg(P< 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42个月(平均10 个月),除3 例发生不同程度再狭窄外,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各项指标仍显著好于术前,近期及中远期疗效满意。 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PTA和血管内支架,加上抗凝药物治疗布加综合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安全有效等特点,可望成为外科手术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症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近、远其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04-01~2011-02共收治117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机械性血栓碎吸+腔内溶栓74例,腔内溶栓+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43例,腔内溶栓+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14例,腔内溶栓+内膜下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例。结果:117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有效率94.02%(109/117),机械性血栓碎吸+腔内溶栓成功率94.36%(70/74),腔内溶栓+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成功率88.36(38/43),其中17例辅以内支架置入治疗均获得成功。结论: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弥漫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再通比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塞脑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时机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不同发病时期脑梗塞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法,介入性超选择插管至脑动脉内,用尿激酶(Urokinase,UK)25~100万IU溶栓治疗,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闭塞血管再通率达91.9%,临床总有效率达87.1%。发病时间<6h组基本治愈80.0%,显效20.0%;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在其它各组分别为:6~24h组33.4%、37.5%、21.9%、6.2%;24~72h组18.2%、27.3%、27.3%、27.2%;3~21d组0%、50.0%、25.0%、25.0%。发病时间<6h组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与其它各组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塞患者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急性超早期患者疗效十分显著,对亚急性或慢性患者亦具有一定疗效。患者预后与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开始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7月-2003年4月完成191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支病变122例,双支病变56例,三支病变13例,左主干病变1例。19例患者为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结果共273处病变中8.42%的患者为复杂病变(B或C型)。全部病例的成功率为97.0%。院内主要并发症及发生率:急性冠脉闭塞率1.04%(2/191),冠脉夹层2.61%(5/191),血栓发生率1.57%(3/191)。冠脉痉挛7.85%(15/191)。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包括复杂病变在内的冠心病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