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4周后3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4.48%、81.82%和98.21%.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高压氧(HBO)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4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0例,常规西医药物治疗.HBO组65例,常规西医药物和HBO治疗.中西医结合组60例,常规西医药物和中医治疗.综合治疗组 62例,常规西医药物、中医治疗和HBO治疗.4组均于入选治疗前24 h及治疗40 d后进行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评价.结果 临床疗效综合治疗组及HBO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综合治疗组及HBO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P<0.05.治疗后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综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下降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HBO组及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之间积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联合HBO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安全性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单纯西医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中医药及针刺疗效。结果观察组光敏度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野缺损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肝气郁结型总有效率最高(90.9%),各证型患者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较快改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型的疗效最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清脑片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12—2015-05我院收治的168例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实施西医常规对症干预,西医治疗组予以谷维素和颅痛定治疗,中医治疗组予以清脑片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治疗后NIHSS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中医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NIHSS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T、APTT、FIB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治疗组PT、APTT、FIB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片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SAH患者分为治疗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1mg/h的速度静脉泵入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20mg/d,连续用药8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腰穿CSF置换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3,P=0.003);CSF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时间明显缩短,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SAH,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缓解单硝酸异山梨酯引起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引起头痛的62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服用普萘洛尔,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_1。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记分表、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QS)和TCD改善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患者终止、脱落,均完成治疗。服用普萘洛尔的患者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同时在起效及痊愈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进行干预前两组受试者在头痛的VAS评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睡眠质量及TCD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后同一组受试者的VAS评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睡眠质量及TC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心力衰竭、畏寒、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结论普萘洛尔可以有效缓解单硝酸异山梨酯引起的头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10-2016-05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巴氏量表评分的提高程度,以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MMSE评分和巴氏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和巴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32.73%,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分别为18.18%、74.5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脑组织,改善神经缺损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氟桂利嗪联合普萘洛尔与氟桂利嗪联合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应用氟桂利嗪联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应用氟桂利嗪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头痛改善情况、脑血管血流情况,治疗后脑电图(EEG)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头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程度及头痛持续时间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脑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好转,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EEGθ波增多、δ波增多、α波频率变慢比率分别为54.35%、63.04%、80.43%,与对照组30.43%、39.13%、58.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同对照组39.13%对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相比于氟桂利嗪联合普萘洛尔,氟桂利嗪联合托吡酯能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对患者脑血管血流及异常神经元放电改善作用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或内分泌科2013-01—2015-01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完全封闭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降血糖、抗血小板、抗凝或溶栓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通窍活血汤加减辩证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在血糖水平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56/64),对照组为62.5%(40/6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病发脑血管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头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96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脑脊液置换组(置换组)及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比较3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和头痛缓解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置换组及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较置换组明显降低(PO.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预防SAH患者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头痛缓解时间,但为降低再出血发生率,脑脊液置换术应在动脉瘤填塞术后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滴尼莫地平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后脑血管痉挛 (CVS)及缓解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 46例SAH随机分为对照组 (2 2例 )和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尼莫地平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 治疗组头痛持续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组、对照组CVS的发生率分别为 12 5 %、3 7 5 % ;死亡率 12 5 %、3 6 5 %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静滴尼莫地平针并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可有效缓解SAH后头痛 ,且防治CV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结合局部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结合局部中药外敷疗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0%,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42.65%,总有效率79.4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局部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预防治疗丛集性头痛发作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与泊尼松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方法,按照就诊号奇偶性将丛集性头痛患者分为维拉帕米组(23例)与泊尼松组(22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1周与治疗后第1周、第2周的发作频率、止痛药使用数量.结果 维拉帕米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的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第1周有明显减少,分别从每周8.78次减少至2.52和1.3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泊尼松组分别从每周8.09次减少至2.95和1.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止痛药使用数量从8.09片减少至1.65片和0.48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泊尼松组从7.77片减少至2.59片和1.36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拉帕米和泊尼松均能有效预防丛集性头痛发作,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性栓塞术对颅内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管痉挛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37例颅内动脉瘤致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栓塞术,105例)和对照组(夹闭术,32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脑血管痉挛相关因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症状性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瘤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血管痉挛程度、动脉瘤部位也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6.3%)(χ~2=1.634,P=0.20)。结论介入性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SAH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可大大减少此类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事件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嗪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3我院门诊收治的6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依入院顺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氟桂嗪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对2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嗪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6—2016-02我院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76.1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6例患者接受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在氟桂利嗪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4.37%)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头痛的发作时间、频次及程度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频率,效果优于单用氟桂利嗪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中药疗法、单纯西药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三种治疗方案干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有效、经济、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患者采用单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治疗;41例患者采用单纯消炎止痛药(潘生丁、卡马西平、吲哚美辛)治疗;49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方药配合西药)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分析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效果上,单纯中药组有效率(72.22%)和单纯西药组(70.73%)不存在差异(P0.05),小于中西结合组有效率(χ2=4.410,5.295、P=0.036,0.0210.05)。在视觉模拟(VAS)评分上,3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痊愈时间上,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3.404、P=0.000,0.0010.01)。3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且治愈时间短,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127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例(51.2%)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62例(48.8%)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脑心通胶囊(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有效率、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4%,实验组有效率9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好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在神经损伤修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