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肝脏手术后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肝功能衰竭,尤其对于合并肝硬化的病人,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测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Child分级以及Pugh肝功能分级都不足以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如何准确地评价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备受关注,虽然至今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评价指标,但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己取得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合并肝功能不全外科病人的处理——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慢性肝病病人的肝脏组织受到破坏,其储备功能受损,手术后尤其是肝切除术后饭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因此,术前正确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把握合适的肝切除范围,减少术后肝衰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较多,有传统生化指标、临床肝功能分级,定量肝功能试验、影像学检查等。  相似文献   

3.
肝切除术是肝脏外科疾病,尤其是肝细胞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我国,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等肝实质的广泛性损害,肝脏储备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甚至肝衰竭成为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及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因此,术前精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十分重要。近年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临床上仍然缺少一种公认的、能全面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通过综述目前临床常用的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总结分析了其中几种重要方法的价值和不足,并对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IPS、断流术、断流加分流术对肝功能性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本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37例 ,行TIPS治疗 8例、断流术 10例、TIPS +门奇静脉断流术 10例、门奇断流+脾肾分流术 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D 山梨醇 (SOD)清除率和直接门静脉测压检测手术前后肝总血流量、肝功能性血流量和门静脉压。结果 术前病人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血流量显著增加 ,肝功能性血流量显著下降 ,ChildC级病人下降更为显著。TIPS、TIPS +断流术和断流 +脾肾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性血流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5 )。其中 ,TIPS术后肝功能性血流量下降显著大于TIPS +断流术和断流 +脾肾分流术。断流术病人门静脉压和肝功能性血流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肝功能性血流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分流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减少肝功能性血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指标结合吲哚氰绿储留率(ICGR_(15))建立综合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体系。方法 测定不同比例肝脏切除大鼠模型肝脏ASGPR的HH_(15)、LHL_(15)和MRI结合ICGR_(15),建立一个综合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评分体系。结果 在正常肝脏容量丢失15%时,HH_(15)、LHL_(15)、MRI、ICGR_(15)等均不能显著反映出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而涵盖上述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Y值(肝脏功能残余量)则能显著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结论 涵盖HH_(15)、LHL_(15)、MRI及ICGR_(15)等指标的回归方程Y=2.56+33.188×MRI-44.844×HH_(15)+24.032×LHL_(15)-34.915×ICGR_(15)中的Y值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能够对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模型的肝脏储备功能作出准确可靠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6.
术前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肝脏手术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术后肝功能衰竭 ,有报道占术后总死亡率的 5 8%。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术前如何准确评估其肝脏储备功能及对手术的耐受性 ,是每个肝脏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传统的 Child- Pugh分级虽然方法简单 ,但有时难以准确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 ,临床上经常遇到术前 Child-Pugh分级为 A级 ,术后却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病例。近年来各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愈来愈多 ,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试验主要有以下几类 :1肝细胞能量代谢试验 :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OGTT) ,胰高血糖素负荷试验 ( GLT)和动脉血酮体比测定( KBR) ;2…  相似文献   

7.
肝功能储备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具有很强的合成、储存、分泌及代谢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即使切除正常肝脏一半以上,也仅引起短暂的肝功能检查指标的变化,因正常肝脏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及再生能力.然而,在我国需作肝切除或其它肝脏手术的病人,多合并有肝硬化和(或)慢性肝炎,使肝脏储备能力受损,易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因此,术前如何正确评价肝功能的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愈来愈多,下面笔者对各种实验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肝切除患者术前术后的肝储备功能状况,是肝外科医生的重要职责,而常规的肝功能检测方法无法充分反映肝功能储备量。有报告表明ICG和半乳糖负荷试验能从不同角度检测肝脏的储备功能,但对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反映出肝脏功能的变化还缺少研究。本实验旨在了解上述两试验在肝脏储备功能检测中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相关指标结合吲哚氰绿潴留率(ICGR15)综合建立肝脏储备功能的定量评估体系.方法测定大鼠模型肝脏功能残余量及其肝脏ASGPR的HH15、LHL15和MRI结合ICGR15,建立一个以肝脏功能残余量(Y)为因变量,HH15、LHLi5、MRI和ICGR15为自变量的肝脏储备功能的综合定量评估体系.结果肝脏功能残余量Y值比HH15、LHL15、MRI、ICGR15等任何一个指标都敏感地反映出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结论涵盖HH15、LHL15、MRI及ICGR15等指标的回归方程Y=2.56+33.188×MRI-44.844×HH15+24.032×LHL15-34.915×ICGR15中的Y值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能够对肝脏储备功能作出准确可行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0.
当伴有肝硬化和(或)肝功能损害的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时,由于肝功能的损害以及肝脏储备功能减弱,将会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对这类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除了要考虑原发疾病的危险性外,还要考虑到肝脏对手术和麻醉等外来创伤的承受能力。肝功能受损已使肝脏处于潜在性功能不全的病人,如手术治疗方式不当,会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如何兼顾、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和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有赖于术前正确评估病人的肝储备功能、术中维持肝血流以保护肝细胞、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妥当的围手术治疗。 对肝储备功能的术前综合评估 对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肝储备功能检测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脉搏染料光密度测定法(PDD)检测51例肝切除患者吲哚菁绿(ICG)血浆清除率(K)和15 min滞留率(R15)及肝有效血流量(EHBF),分析其与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代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异常组ICG R15显著高于代偿良好组(P〈0.05),而K显著低于代偿良好组。K〈0.158或R15≥10%时,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可能性大。结论:采用PDD法行ICG试验能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有效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肝脏外科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大的肝脏外科中心肝切除死亡率<3%,其主要死因是术后肝功能衰竭[1,2].因此,必须重视对肝切除术前的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基于此,对于肝癌合并明显肝硬化、肝脏大块切除术以及大于10 cm的巨大肝癌的切除等[3]复杂肝切除术均要求术前必须提供准确的肝储备功能评估以降低手术后肝衰的风险,并根据术前评估的肝脏储备功能状况,确立肝癌病人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评价肝脏储备功能方面,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本文综述国内外文献,介绍血清前白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高血糖素负荷试验、动脉血酮体比测定、氨基比林呼气试验、吲哚氰绿试验、利多卡因代谢试验、影像学手段及肝功能分级等方法,并评价它们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患者最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约80%的肝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再生能力差,储备功能降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接受肝切除手术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术后主要死因是肝功能衰竭,因此,必须重视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本文主要对肝癌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综合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肝癌是全球第六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尽管目前肝切除术仍然是根治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其中,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是围手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PHLF的发生与肝切除术后残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不足密切相关,因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评估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慢性肝病的进展会引起肝功能储备的变化,肝脏不同区域功能存在差异,给术前准确评估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常见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综合评分系统、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影像学以及核医学肝胆闪烁显像(HBS)等。其中血清学检查和临床评分系统是常用的肝功能不全筛查工具,成本低、易获取,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ICG清除试验已纳入国内各规范指南及专家共识,但评估的仍是整体肝功能。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其不仅能够提供肝脏解剖信息,还能够对局部肝功能进行定量评估。与ICG清除试验相比,Gd-EOB-DTPA增强MRI在预测PHLF方面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然而,由于高昂的成本、长时间的检查过程以及复杂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快速肝储备功能检测系统(DDG)中ICGR15在肝癌切除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作用.方法 从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66例肝癌切除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ChildPugh评分组和ICGR15组,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变化和分析Child-Pugh评分与ICGR15的关系.结果 Child-Pugh评分组术后出现腹水11例,黄疸8例,肝性脑病5例,死亡2例,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4.4%;ICGR15组术后出现腹水8例,黄疽4例,肝性脑病2例,死亡0例,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3.5%;两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CGR15组Child-PughB级病人ICGR15均值为(14.38±8.2)%,显著高于Chitd-Pugh A级病人(7.84±4.8)%(P<0.01).结论 Child-Pugh评分与ICGR15值有密切关系,但ICGR15较Child-Pugh评分能更准确,灵敏地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决定肝癌切除范围和手术预后的评估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确评估肝脏尤其肝硬化肝脏的血流状态对于评价肝功能状态有重要意义。与其他的测量肝血流量方法相比,山梨醇清除率是快速、准确、无创,并能得出肝功能性血流量及肝内分流率参数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球蛋白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肝功能分级以及血清蛋白电泳检查,分析?球蛋白与手术前、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以及用血清?球蛋白作为评估标准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符合程度.结果 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的26例患者血清?球蛋白为(21.053 3±6.001 4)%,明显低于4例B级患者的(28.800 0±8.672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的25例患者术前血清?球蛋白为(21.022 05±5.354 6)%,明显低于5例B、C级患者的(29.556 05±7.698 5)%,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球蛋白>30%作为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良的标准,其敏感性(80.00%),特异性(96.00%)都较好.结论 术前患者血清?球蛋白可以反映其肝脏储备功能,结合患者术前血清?球蛋白监测结果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能够更客观地评估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9.
肝脏外科取得快速发展,肝脏在解剖学上复杂性,已不再足肝脏外科学发展的瓶颈.限制肝脏手术的瓶颈是肝脏功能储备的极限,常使外科医生感到闲惑甚至束手无策.近来在肝功能储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文综述国内外文献从肝切除量、术后肿瘤复发、肝移植、肝功能哀竭及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等方面,介绍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办法及其对肝脏外科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肝胆外科要求做到精准肝切除,目标是彻底切除病灶,最大限度地减免组织损伤和出血,确保剩余肝脏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代偿,并最大限度降低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手术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1].而剩余肝脏的功能性体积,即预留肝脏的储备功能,是决定术后肝脏功能代偿状态和手术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对于判断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和耐受何种程度的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肝功能储备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将肝功能储备评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