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父母小组培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家,庭干预的研究,以促进ADHD规范治疗的作用.[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月期间初次诊断为ADHD的儿童28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46名和对照组134名.干预组家长参加父母小组培训班之后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未接受培训直接进行药物治疗.入组时及治疗1个月时分别评估两组家长对ADHD的认识及教育方式,比较前后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使用药物治疗人数及药物治疗者中坚持随访2~12个月的人数.[结果]干预组的药物治疗率(50.7%)明显高于对照组(33.6%),(P<0.01);在两组接受药物治疗者中,干预组的随访率(60.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1).家长干预前对ADHD的认识普遍较低,参加培训后对ADHD有了正确的认识,教育方式有所改进,并认为该方式对自己有帮助.对照组家长对ADHD的认识、教育方式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对门诊ADHD儿童家长进行培训,可以改善家长对ADHD的认知,使行为治疗基本策略走进家庭,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长期随访率,从而促进对ADHD儿童的规范治疗;同时这样的培训模式促进了医息沟通和互动,家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预防手足口病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所幼儿园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幼儿家长开展手足口病健康知识讲座、发放手足口病宣传折页等干预实验,对照组不采特殊干预方式,仅为学校正常的健康教育措施。干预后1个月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幼儿家长均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卫生行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对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传播途径、隔离时间、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为51.77%、77.75%、52.81%和92.48%,对照组上述4项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9.90%、62.34%、36.66%和80.55%,经比较,两组人群间该4项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91、24.36、22.35和23.17,P0.01);干预后人群对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传染源、传播途径3项知晓率分别从70.89%、66.74%和64.03%提高到79.00%、76.09%和77.75%(χ2分别为7.99、9.86和21.28,P0.01);干预组家长认为儿童不吃生冷食物的卫生行为形成率干预后提高到81.50%,与对照组相比(69.8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5.78,P0.01)。结论在幼儿园中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纠正幼儿卫生行为形成率的改变有较大改善。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作为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上海安全座椅立法的背景下,探索提高学龄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4家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193名有车家庭小班儿童作为干预组,根据不沾染原则在同区其他社区的4家公立幼儿园选择195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借助新媒体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干预,干预组安全座椅配备率上升3. 7%,略高于对照组配备率上升幅度(3.1%);干预组使用率提高15.9%,总是使用率提高16.1%,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干预组儿童经常、总是使用汽车安全带及家长怀抱儿童乘车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干预组家长对"仅使用安全带不能保护儿童乘客"的知识点知晓率提高了64.3%,对照组提高了25.5%。对于安全座椅立法,干预后干预组知晓率(93.5%)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23, P0.01)。结论借助新媒体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降低儿童不安全的乘车行为,提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的正确认知及立法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从本社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参与婴儿保健的家长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健康宣传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经统计和比较,在健康宣教和教育结束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长在健康知识掌握率和带婴儿主动接受体检率以及带婴儿主动进行预防接种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参与儿童保健的婴儿家长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促进家长积极主动的带婴儿接受体检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民营托幼机构新入园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镇6所民营托幼机构的新入园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按所在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家庭-学校-儿童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1年后两组儿童家长营养知识知晓率和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检出率差异。结果干预前,儿童家长对"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谷类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62.08%和63.34%;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检出率较高有"吃饭需要喂食""经常不吃早餐",检出率分别为74.05%和67.54%。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儿童家长各项营养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P0.05),且干预组家长各项知识知晓率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儿童各项不良饮食行为检出率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儿童多项不良饮食行为检出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儿童"偏食、挑食""喜欢吃甜食""厌食"这3项不良饮食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学校-儿童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儿童家长营养知识知晓率,减少儿童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探讨基于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变家庭食盐与键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为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9-12月,对长治市市区28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减盐健康教育,从每所学校五年级各随机选取1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小学生进行4个月的学校减盐健康教育,并要求其将盐对健康影响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并督促家长的减盐行为.同时在于预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10个家庭包括1名小学生和2名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只有1.79%的学生和12.30%的家长知道我国居民食盐推荐摄入量,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204,0.094,P值均>0.05);使用低钠盐的家长比例为2.4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8,P>0.05).经过学校的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学生和家长食盐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值均<0.01),低钠盐的使用率也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x2=39.298,P<0.01),但在外就餐情况健康教育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28,P>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减盐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食盐知识知晓率,但饮食行为的改变仍需要持续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巩固.  相似文献   

7.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2—5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研究组(n=51例)和常规组(n=49例)。常规组患儿家长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患儿家长接受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早产儿干预后1周、2周、3周时的母乳喂养率。比较2组早产儿家长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时)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比较2组早产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宣教1周、2周、3周时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2.55%、94.12%、96.08%,均高于常规组的46.91%、65.31%、8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早产儿家长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早产儿家长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技能掌握、不良情绪减轻、喂养知识学习、疑问解答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对NICU早产儿家长开展家庭喂养知识教育,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家长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对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研究信息化宣传手段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10月1日在佛山市三水区出生并接受疫苗接种的婴儿72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参加"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学习,分析学习前、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比较两组15月龄时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与学习前相比,学习后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76.15%提升到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64,P0.01);观察组婴儿5种免疫规划疫苗各剂次接种率(98.06%~100.00%)均高于对照组婴儿(95.00%~9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1.17,P值均0.05),接种及时率(86.39%~96.94%)均高于对照组婴儿(80.28%~9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10.91,P值均0.05)。观察组婴儿4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6.11%~61.67%)均高于对照组婴儿(11.11%~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3~20.09,P值均0.05)。结论三水区"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项目有利于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儿童210名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建立预防接种微信群后来接种疫苗的儿童200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两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微信互动能够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  相似文献   

10.
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健康知识状况。[方法]对420例肥胖儿童的家长及同期12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一般健康知识平均得分21.31±2.71(满分45分),对照儿童家长平均得分24.87±2.26,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家庭和学校,对照组则依次为学校、社会、家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家长的25.95.%、对照组家长的39.17%认为儿童肥胖需要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儿童家长有关肥胖症及其关系密切疾病的一般健康知识普遍缺乏,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已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因过敏性紫癜住院的80例患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方法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患儿及家长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对过敏性紫癜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增强了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儿童感觉统合集中训练结合家庭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感觉统合集中训练结合家庭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配对选取门诊确诊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病例的病史、症状、性别和年龄等条件相类似.两组均采用感觉统合集中训练治疗,试验组同时结合采用家庭训练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疗程后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 感觉统合集中训练结合家庭训练较单独采用集中训练的临床疗效好.家庭训练方法方便、灵活、多样化和经济实用,并能增进亲子感情,得到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营养干预对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效果,为干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静海县子牙镇2个村5岁以下儿童分别作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利用多种形式对于预组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在干预后评估分析两组儿童血红蛋白水平、贫血率、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营养相关指标及儿童家庭膳食摄入状况及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的改变.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贫血率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家庭对畜禽肉类、鱼类,豆类、奶类、水果类食物年人均消费量增加,食用植物油减少;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比干预前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添加奶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频率每周4d以上的比例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农村儿童开展营养干预效果良好,儿童家庭的膳食摄入、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及儿童贫血状况均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深圳市坪山新区妊娠妇女1488例,根据有无接受HIV母婴健康教育将上述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两组孕妇主动要求接受HIV抗体检测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孕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主动要求接受HIV抗体检测率均较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开展HIV母婴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预防HI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学生的儿童抑郁与儿童社会期望状况及两者的关系,为儿童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及有抑郁症儿童的早期于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对667名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小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5%,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人际问题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②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上,不同性别小学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小学生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上的得分逐渐降低;③儿童抑郁与儿童社会期望两者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社会期望对儿童抑郁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成艳 《中国校医》2020,34(12):918-920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实施预防接种的128名儿童及其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4名。对照组家长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以及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结果 干预后2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干预组提高更明显(P<0.01)。干预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的81.25%(χ2=6.117,P=0.013)。干预组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为98.44%,对照组为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 P=0.008)。结论 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和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免疫能力,降低儿童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亲子互动训练(exploring together,ET)计划是否适用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在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CBCL)检出有行为问题的61例儿童中,同时测量了家庭不利因子和父母-儿童交互作用.将其分为干预组(35例)和异常对照组(26例),用ET计划对干预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8周后对两组儿童和家长重新发放上述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评价.[结果]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父母儿童交互作用和儿童行为尤其是外向性行为问题发生了变化,CBCL总分也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干预组与异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亲子互动训练计划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杭州市中医院口腔科口腔门诊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口腔保健综合健康教育将所有体检儿童分为未行口腔保健综合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与行口腔保健综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比两组儿童健康教育前后刷牙行为、进甜食行为、不良口腔干预效果及龋齿、牙龈炎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相比每日刷牙≥2次比例升高,每日1次、很少或从不刷牙比例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3、6.23、6.11,均P<0.05),且观察组儿童行健康教育后,小儿每日刷牙≥2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4.87,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相比,经常主动进食甜食及偶尔主动进食甜食比例降低,从不主动进食甜食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9、5.12、5.82,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对照组相比经常主动进食甜食及偶尔主动进食甜食比例均明显偏低(x2值分别为5.32、6.11,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相比睡前含奶嘴、舔唇、咬手指降低,无不良习惯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0、5.71、5.39、5.24,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较对照组相比睡前含奶嘴、舔唇、咬手指降低,无不良习惯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3、4.81、5.38、5.92,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牙龈炎及龋齿的发病率较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11、6.43,均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度,提升口腔教育行为,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模式应以学校及家庭为单位,结合多种教育方法开展,以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教育在新生儿肺炎预防中的作用. 方法 对在怀化市三所医院进行孕期检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在孕期是否接受全方位、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教育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在实施孕期保健教育12周后,对两组孕妇的孕期健康知晓率、孕期健康行为形成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孕妇新生儿肺炎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基线调查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观察组孕妇新生儿肺炎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出生4周内,健康教育组有3例(2.4%)出现新生儿肺炎,对照组有7例(9.2%)出现新生儿肺炎,健康教育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全方位孕期保健教育,能明显提高孕产妇的孕期健康知识水平,对预防新生儿肺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孕期进行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2日剂量是否能提高其治疗儿童重度沙眼的疗效.方法 筛选重度沙眼的儿童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奇霉素20mg/kg/d,对照组给药Id,实验组给药2d,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沙眼状态,并采取拭予沙眼衣原体测定, 对沙眼和感染随访6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沙眼浸润(Trachoma Intense,TI)患病率及PCR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治行6周后,两组PCR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5),感染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I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 05). 结论 阿奇霉素2日剂量可有效控制儿童重度沙眼,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防止沙眼衣原体感染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