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震  郑之俊  梁发俊  章显宝  肖伟 《新中医》2019,51(4):227-230
目的:观察通督治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PS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片口服,针刺组予通督治郁针法。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5天、治疗90天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5天,针刺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90天,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且针刺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P 0.01)。根据各个量表评判临床疗效,针刺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督治郁针法治疗PSD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中心康复医联体建设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等指标)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医联体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急性期均接受卒中单元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医联体组在康复科接受21~28天住院康复治疗后,转介到下属康复医联体机构,接受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出院时自由选择社区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0天、90天后均接受Bathel指数、Fugl-meyer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出院30天、出院90天,两组患者的B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且医联体组出院30天、出院90天的B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医联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建立紧密型康复医联体,实行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可以更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后带针状态下行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针刺后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患在针刺带针状态下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半月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两组患者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刺带针状态下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效果优于针刺后行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联合卒中单元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经过有效治疗,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作用显著,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分及安全性。结果:干预后改良Barthel指数、Fugl-Meyer、FAC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步行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贾健玮  周骏奥 《新中医》2021,53(21):100-103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Rivemead运动指数(RM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上肢)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下肢)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83.61%(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ADL、RMI、BBS、S-FMMFA上肢、S-FMMFA下肢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P<0.05),ADL、RMI、BBS、S-FMMFA上肢、S-FMMFA下肢评分均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各37例,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进行治疗,针灸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后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5),针灸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58例脑卒中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以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以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Wolf运动功能(WMFT)评定、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周,治疗组三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WMFT、ARA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BI评分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组WMFT、ARAT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比较无差异,但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评分。治疗后4周,对照组WMFT、ARAT评分较治疗后2周无差异,但BI评分高于治疗后2周;治疗组三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后2周,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的三项评分。结论: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分别观察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日常生活能力(B I)、Fugle-M eye运动功能(FMA),进行初、中、末期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分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3种评分值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措施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值得应用推广,且中医中药及康复的介入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及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肩周炎患者70例,治疗组(A组)35例,对照组(B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肩关节松动术加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配合功能锻炼。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参照《肩关节周围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评定肩关节功能。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都有所改善,而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及肩关节功能锻炼可迅速有效地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4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家庭组20例和医院组2l例,分别予家庭康复与医院康复,比较两组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医院组上肢Fugl-Meyer评分高于家庭组(P〈0.05),但两组下肢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家庭康复能改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塞护理对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取90例脑梗塞引起的偏瘫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结果:康复护理后患者均有明显的功能改善。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及时、正确地进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拿与现代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拿与现代康复的发展,推拿与现代康复的关系包括推拿与神经生理学疗法体系、运动关节类手法与关节松动术,推拿引入康复评定,两者应该互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一种新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理论体系,以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浅谈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张晗  艾庆岩 《陕西中医》2004,25(3):242-244
通过对有关中医康复学的文献及中医康复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同时与现代康复医学作了较详尽的比较 ,认为要想使中医康复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首先要遵循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注重发掘、整理中医康复理论和康复方法 ,同时 ,还要借鉴和吸收现代康复医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 ,从而达到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与行为疗法的内在联系,为中医戒毒导引康复技术提供理论基础。长期吸毒会引起吸毒人员奖赏环路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成瘾者精神行为的异常、情绪情感系统的损害、认知控制系统的失能,主要表现形式是愤怒攻击行为、出现高冲动性、抑制控制功能降低、自动化觅药行为,复吸是下意识的生理驱动行为。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的临床实践、有意识运动技能,能够阻止戒毒人员渴求回路的自动化觅食行为。行为疗法是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望为戒毒人员在生理上脱毒、心理上脱瘾、戒治屡戒屡吸的怪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方法:脑瘫儿童患者32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疗法,治疗组予计算机辅助语言认知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应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按摩、肢体活动锻炼)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显效62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可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为创伤或劳损后,滑膜组织发生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关节腔内的滑膜液体增加、内环境的变化,使滑膜受到长期慢性刺激和炎症反应而肥厚,出现纤维化,引起关节粘连等病理变化,以至降低膝关节的稳定性,出现肿胀、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症状。目前治疗:在急性期,限制膝关节的活动有利于滑膜积液吸收和减少滑膜液体的继续渗出。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牵引、推拿、针灸、理疗等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20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