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慢性肾脏病(CKD)高危人群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CKD防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上海市闵行区内22 811名CKD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对获得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 811名研究对象中,男性9 605人(42.1%)、女性13 206人(57.9%)。CKD疑似患者5 989例,检出率为26.3%(5 989/22 811);CKD患病人数为1 633例,检出率为7.2%(1 633/22 811)。在检查指标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数异常中男性CKD中的检出率低于女性(P<0.01),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异常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年龄组患者各项指标阳性或异常检出率均低于≥ 65岁年龄组患者,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和尿ACR异常检出率在两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数异常检出率和eGFR异常检出率在两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血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尿酸血症史和肾移植史可能是CKD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而体质量指数、遗传肾脏病史、慢性肾炎家族史、肾小管病变、肾脏超声结构异常和肾穿刺活检术史对CKD影响程度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KD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是降低CKD发病率的必要措施;可以通过实时控制血压、血糖等高危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社区居民定期健康体检计划,重点加强老年人的CKD筛查工作,延缓和控制CKD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1-2016年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1-2016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住院基本情况及相关费用,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上海市CKD患者的就医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1-2016年CKD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日、疾病诊断、住院费用等情况。对CKD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情况采用简单的统计描述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占比情况;CKD患者的住院诊疗情况、住院费用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相应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 来自上海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地区的住院患者占49.97%(10 033/20 079),超过上海本地住院患者(38.78%,7 787/20 079);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1.98%(10 438/20 079),并且该病有年轻化趋势;人均住院费用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2016年住院费用中位数已达8 252.51元,不同年份人均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应对大量外地患者来沪就医的问题;有必要在广大青年人群中普及有关CKD的相关知识,减少因患病而带来的社会和个人的损失;CKD导致的疾病经济负担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CKD患者181例,根据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指南标准将患者为分为CKD 1期、CKD 2~3期、CKD 4~5期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4组。利用Agatston评分方法评估CAC评分,CAC评分≤10为无CAC、11~100为轻度CAC、101~400为中度CAC、>400为重度CAC。采用Spearman线性回归分析研究CKD患者发生CAC的相关因素,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CK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中CKD 1期44例、CKD 2~3期36例、CKD 4~5期25例、MHD 76例。CKD患者CAC发生率为55.2%(100/181),其中MHD患者CAC发生率为80.3%(61/76)。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CKD患者的CAC评分增加(r=0.526,P<0.001)。CKD患者的CAC程度与其年龄、血液透析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呈正相关(r=0.135、0.525、0.139、0.141、0.824、0.135、0.140、0.138、0.391、0.453、0.326,P均<0.05),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胎球蛋白A、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871、-0.135、-0.138,P均<0.05);与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eGFR、血磷、钙磷乘积和血清FGF23水平是CK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3.723(2.521~8.363)、0.582(0.415~0.724)、5.252(3.912~10.327)、11.243(10.185~16.836)和2.469(1.141~5.362)。结论 年龄、eGFR、血磷、钙磷乘积和血清FGF23水平是CK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NAFL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16 792例男性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NAFLD检出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NAFLD患者3 441例,检出率20.5%;51~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29.4%。NAFLD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的均值水平明显高于非NAFLD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BMI、高血压,甘油三酯、ALT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男性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51~60 岁年龄段最高;对肥胖、高血压、甘油三酯及ALT偏高人群应该重点进行NAFLD超声筛查,以便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V感染及乙肝疫苗免疫现状,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5个社区初中学校中招募298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问卷调查和HBV血清学检测。结果 298名学生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8%(211/298),全程接种率为48.3%(144/298),少数民族学生接种率低于汉族学生(P<0.01);父亲为私营业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率最高(P<0.001),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率高于父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1)。HBsAg阳性率为2.3%(7/298)、HBcAb阳性率为4.7%(14/298),家庭中有HBV感染亲属为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HBsAb阳性率为36.6%(109/298),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sAb阳性率高于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5);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sAb滴度低水平(10 mU/mL≤HBsAb<100 mU/mL)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正常水平(100 mU/mL≤HBsAb<1 000 mU/mL)与高水平(HBsAb≥1 000 mU/mL)比例高于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5)。结论 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HBsAg、HBcAb阳性率略高,将成为未来上海等特大城市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乙肝防治的健康管理和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和田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的检查资料,选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体检者分为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健康体检者共2 752名,男1 631名、女1 121名,平均年龄为(45.29±13.13)岁。甲状腺结节总患病率为35.6%(980/2 752),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P<0.01),男性患病率(32.5%,530/1 631)低于女性(40.1%,450/1 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和田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年龄、肥胖、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网络交流及大数据平台管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肾内科门诊确诊的850例CKD1~3期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医院常规随访的100例CKD1~3期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网络交流及大数据平台管理模式,对照组同期采用社区医院规律随访。检测两组患者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住院人数。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率分别为75.06%、50.14%和78.8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2.00%、12.20%和6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CKD进展率、住院率分别为4.82%和1.41%,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幅度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交流及大数据平台管理模式初步显示延缓CKD患者肾功能进展,降低其住院率,值得进一步完善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入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并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收集血液及尿液标本;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以超声检出结节者为准。结果 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分别是27.77%和18.18%(χ2=33.991,P<0.01);女性高于男性,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另外,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尿碘量、TSH水平、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地域分布、性别、年龄、胆固醇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黑龙江地域分布对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的影响属首次发现。结论 黑龙江地区城市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女性又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其中地域分布、性别、年龄、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与依恋模式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某地区149名失独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城市居民版(PCL-C)和成人依恋量表修订版(AAS-1996)进行PTSD症状和成人依恋模式评定。结果 PTSD症状的阳性率为30.9%(46/149),其中女性发生PTSD的比例高于男性(P<0.01)。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个体的PTSD阳性率高于安全型依恋模式个体(P<0.01),且在PTSD的B(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C(情感麻木与回避)、D(警觉性增高)3组症状群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的依恋模式对PTSD的影响不同,恐惧型依恋模式个体更易发生PTSD。结论 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失独个体易发生PTSD,尤其是恐惧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失独女性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骨密度(BMD)低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CKD伴骨密度低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CKD3~5期门诊非透析的患者126例,记录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并行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法测定腰椎及股骨BMD。根据BMD值将入选患者分为BMD低下组和BMD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是否糖尿病、估计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及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的差异,对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CKD 3~5期患者合并骨密度低下的发生率高达50%,股骨骨密度随肾功能损害进展下降明显;骨密度低下的发生与性别(OR=2.668,P=0.015)、eGFR(OR=0.860,P=0. 043)、iPTH(OR=1.015,P=0.020)、25-(OH)-VitD3(OR=0.824,P=0.001)显著相关,与年龄、BMI、是否糖尿病、Ca、P、Ca×P、AK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KD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骨密度低下的发生率高,绝经后老年女性、肾功能损伤越重、血清高iPTH和低25-(OH)-VitD3水平的患者是其中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成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高危人群的筛查及CKD患者的管理现状,探讨社区卫生机构CKD管理的改善措施。方法:基于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辖7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部医疗信息数据,建立西城区社区CKD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基于该数据平台纳入2015年7月21日至2021年11月20日期间就诊的社区患者,分析肾脏损伤相关指标的检测情况、肾脏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用药情况,并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肾脏病检验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374 498例社区患者中,70.6%为CKD高危人群,其CKD危险因素最常见的为高血压(62.3%)、冠心病(43.3%)和糖尿病(30.4%),仅17.2%的CKD高危人群进行过肾脏病筛查,其中CKD检出率为24.2%(10 992/45 377例)。进行过肾脏病筛查的所有社区患者中(49 908例,13.3%),CKD检出率为22.7%(11 338/49 908例),42.6%存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社区独居老年人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社区独居老人为调查对象,根据老年抑郁量表得分将样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独居原因、受探访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分析各种潜在因素对社区独居老人发生抑郁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1 033名社区独居老人,其中431名检出抑郁症状(研究组),检出率为41.72%;602名未检出抑郁症状(对照组)。统计分析表明,经济收入、年龄、社会支持、受探访频率和生活自理与社区独居老人的抑郁症状相关。结论 上海社区独居老人抑郁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从提高经济收入、提供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改善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随机抽取/〉45岁居民2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测尿白蛋白/肌酐、尿常规、血清肌酐、葡萄糖和血脂,并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1905名(82.1%)居民入选,白蛋白尿检出234例,标化患病率为12.0%(95%CI:0.105~0.135);eGFR〈60ml·min~^-1.73m^-2者36例,标化患病率为1.9%(95%CI:0.172—0.213);按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诊断标准,CKD患者共240例,标化患病率为12.6%(95%C1:0.112~0.1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272)、高血糖(OR=1.233)、年龄(OR:1.043)、高胆固醇(OR=1.187)、高尿酸(OR=1.003)是中老年人群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CKD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CKD的早期筛查,干预高危人群以延缓CKD的进展,避免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Serum creatinine is crucial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estimation. Various methods of measuring GFR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vary in their ability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and predict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CKD. The use of different laboratory devices also results in uncertainty in estimated GFR (eGFR).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in laboratory devices on eGFR when performing serum creatinine measurements.METHODS163 participants aged 51.22 ± 18.66 years were enrolled during a community health screening programme conducted on 18 June 2011. Samples were sent to four different hospitals using four different devices to check serum creatinine by the Jaffe and enzymatic creatinine methods.RESULTSUsing Roche Cobas Integra 400, Beckman LX20, Hitachi 7180 and Toshiba TBA – c8000,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with eGFR < 60 mL/min/1.73 m2 was 11.04%, 6.75%, 20.25% and 20.86%, respectively. Moreover, 3.68%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eGFR < 60 mL/min/1.73 m2 in the laboratory when Roche Cobas Integra 400 was used with the enzymatic creatinine method and compensated Jaffe method.CONCLUSIONAlthough standardisation of serum creatinine measurement has been achieved by using isotope 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differences in measurement devices still cause substantial bias in the overall results. This affects the application of GFR in the estimation of CKD progression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CK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区抑郁症状发生率,探索对市民精神卫生干预模式。方法:抽取静安区五个街道各2500户,大于15岁,3356名市民,有效样本3248人。采用按整群抽样方法,并且使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3248名被调查者中,有抑郁症状者占24.9%。结论:静安区市民身心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危害健康的亚健康抑郁症状,亚健康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工作,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市民健康教育和认识,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相应干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法,系统评价南京市浦口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效果,为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浦口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现况和培训效果,共收集有效问卷428份。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二元或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因素。结果 反映评估中,49.6%(192/387)的人认为参加培训很有意义;学习评估中,51.4%(220/428)的人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行为评估中,40.3%(156/387)的人广泛应用了培训的内容;结果评估中,41.3%(177/428)的人表示自己的工作质量非常高。培训频率、时长、专业类别和职称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总体来看,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提高培训的频率、加强卫生人员对培训重要性的认知、延长培训时长可以有效增强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上海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身心状况及各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2022年4月4日至5月12日某三甲医院144名抗击COVID-19疫情的援沪医疗队队员在援沪前和援沪1个月后的体重变化,援沪抗疫期间的失眠情况、其他身体疾病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抗击COVID-19疫情的一线医生在援沪前和援沪1个月后的体重平均值分别为(69.80±8.35)kg和(68.60±7.37)kg,护士在援沪前和援沪1个月后的体重平均值分别为(55.36±8.27)kg和(53.80±7.38)kg。医生和护士的体重有下降趋势,但援沪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医疗队员中有63.89%(92/144)的队员出现失眠情况,其中27.08%(39/144)需靠药物干预。抗疫一线医疗队员常见的疾病排名前5位分别是睡眠障碍(63.89%,92/144)、皮肤破损(25.69%,37/144)、疼痛(23.61%,34/144)、口腔溃疡(13.19%,19/14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72%,14/144)。共155人次使用了药物,常见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皮肤敷贴(16.77%,26/155)、感冒安颗粒(12.26%,19/155)、酒石酸唑吡坦片(11.61%,18/155)、康复新液(11.61%,18/155)、塞来昔布胶囊(8.39%,13/155)。结论 方舱内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易出现体重变化、睡眠障碍以及发生皮肤破损、疼痛、口腔溃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提示在今后类似大型卫勤保障工作中,需对一线人员身体状态给予适当关注,并提供相关药物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远郊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团队对慢性肾脏病(CKD)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家庭医生制团队CKD知识的培训,提升社区团队服务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手机微信问卷调查法于2016年10月对青浦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家庭医生制团队服务69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纳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共完成问卷递交694名,有效回收率100%。计量资料用 x±s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式。 结果 694名被调查人员中对CKD知识平均得分(52.31±15.48)分,合格率为32.71%。在不同性别、不同医(护)龄家庭医生制团队中,对CKD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与不同职称的团队成员中,对CKD知识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低于30岁年龄段的得分较低,全科医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别医务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团队成员得分高于初级职称者。 结论 CKD知识在社区家庭制团队中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CKD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家庭制团队对CKD知识的认识,使CKD防治工作重心前移,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减轻疾病对健康的危害,降低CKD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凉城社区1130名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21种慢性病患病人数783人,患病率为69.3%,排首位是高血压,达43.4%。近一年中,居民到门诊就诊占75.8%,住院占38.7%。42.4%的调查对象选择市(区)级医院看病。对目前医疗卫生服务满意达87.5%,诊疗费高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