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副鼻窦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及防护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疑似副鼻窦病变儿童分组分别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并作冠状位重建,分析两组扫描图像质量的差异性及辐射剂量的高低。结果:与常规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CT图像质量良好,无明显差异,图像噪音略增粗,不影响诊断质量,但辐射剂量明显下降。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适用于儿童副鼻窦病变的检查,有利于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噪声的低电流扫描联合低电压技术对冠状动脉CTA(C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CCTA的156例患者,其中常规电压组103例,采用基于噪声的低电流扫描,管电压120 kV;低电压组 53例,低电流扫描同时联合低电压技术,管电压100 kV。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CT值、噪声、SNR、CNR值及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低电压组图像质量评分、CT值、噪声、SNR和CNR值均大于常规电压组(P均<0.05);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噪声的低电流扫描联合低电压技术可实现个性化低剂量扫描,同时提高CCT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迭代重建技术在临床低剂量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体层成像(CT)图像拥有优质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其可靠的诊断价值在临床获得了 广泛认可,随着临床CT检查次数的不断增加,CT扫描的辐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根据国际共识,CT检查应遵循放射防护的“合理使用低剂量(ALARA-principle)”的基本原则,强渊在保证临床诊断的前提下,使辐射剂量保持在合理的尽可能低的水平[1].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与其他检查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会成倍增加,所以腹部CT检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2].近几年,为了改善CT图像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迭代重建(Iterative reconstruction,IR)技术逐渐应于于CT 图像的重建,本文就其相关原理及其在临床腹部CT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CT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估计目前美国每年有超过6.2亿CT扫描,其中儿童CT扫描至少400万。随着CT的广泛应用,CT辐射剂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X线可产生电离辐射,损害DNA,有潜在的致癌风险;据估计在美国的偶然事件致癌中,接近2%是由于CT的使用所造成。因而,降低CT辐射剂量及优化CT个体化扫描,是现代影像医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螺旋CT检查为准确诊断病情,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其不良反应-电离辐射,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其危害程度随着剂量的累积而增加。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在噪声与射线剂量之间寻求平衡处理,以实现图像质量与辐射这一对矛盾的兼顾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所评估的儿童CT辐射剂量差异,分析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于儿童CT辐射管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 247例患儿,其中1 238例接受头颅CT检查,1 152例接受胸部CT检查,857例接受腹盆部CT检查;记录年龄、CTDIvol及DLP,计算有效直径(De)、水当量直径(Dw)、转换因子(f)及基于Dw的SSDE(SSDEDw)。比较CTDIvol与SSDEDw在不同年龄段儿童CT检查中的差异,观察其评估CT辐射剂量的效能;建立CTDIvol、DLP、f与年龄及De的回归模型,观察其用于儿童CT辐射管控的价值。结果 头颅、胸部及腹盆部CTDIvol与SSDE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年龄和De增高,CTDIvol和DLP增加(R2为0.76~0.93)而f减小(R2为0.74~0.99)。结论 相比CTDIvol,以SSDEDw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低管电压80 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疑鼻窦炎行CT扫描患儿60例,A组30例采用100 kVp扫描,FBP重建;B组30例采用80 kVp扫描,SAFIRE重建,强度选择3级;其余条件不变.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客观指标(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诊断效能等.结果 A、B两组有效剂量、图像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在儿童副鼻窦扫描中采用Flash双源CT 80 kVp扫描联合SAFIRE重建技术,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还可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CT检查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目前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而诊断参考水平是对患者辐射防护最优化的一个实用工具。本文对诊断参考水平的概念、制订程序、经验以及我国CT诊断参考水平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颈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在颈部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接受颈部CT检查患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固定管电流组,ATCM1组(噪声指数NI=8)和ATCM2组(NI=10),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诊断质量,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mA及客观噪声水平。结果图像质量:上颈部ATCM组噪声高于固定组(P<0.05),但所有检查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辐射剂量:与固定管电流技术(13.4mGy)相比,管电流调制技术组CTDIvol明显降低[(9.39±2.30)mGy,(8.71±2.59)mGy,P值均<0.05]。结论与固定管电流技术相比,ATCM技术能显著降低颈部CT的辐射剂量,同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胚胎发育异常的心血管畸形,其病理改变千差万别,术前诊断对手术治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检查能全面分析疾病,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本文从多层螺旋CT检查复杂CHD的历史进程、检查方法、影像诊断特点、辐射剂量的控制四个方面阐述其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多层螺旋CT的成像优势适用于复杂CHD的诊断,同时应使用各种技术优化扫描参数,制订个性化检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量调节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降低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9~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行胸部CT扫描的54例患儿胸部CT图像作为对照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V或120 kV,管电流采用固定值,范围120~200 mA;另选择2020年1~5月行低剂量扫描的56例患儿胸部图像作为低剂量组,扫描参数: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不同管电压,≤15 kg选择80 kV,≤40 kg选择100 kV, > 40 kg选择120 kV;管电流为自动管电流调节,比较两组患儿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儿胸部CT有效剂量为0.95±0.55 mSv,低剂量组患儿胸部CT有效剂量为0.18±0.17 mSv,辐射剂量仅为对照组的18.9%。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图像满足诊断标准的占比分别为98.15%和96.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结论  在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不同管电压联合运用自动调节管电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胸部CT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超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及观察组(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比较2组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0%,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冠脉成像CT值、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显著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三低扫描技术在低(体质指数)BMI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双源CT三低扫描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低BMI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120、100、80kV管电压成像,对比三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图像的优良率分别为94.12%、93.41%、95.45%,三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有效辐射量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降低(P<0.05)。结论:双源CT三低扫描技术中采用合理的管电压对低BMI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不仅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还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80kV低管电压腹部CT扫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用Catphan500体模,以其低对比模块中直径20mm、对比度为1.0%的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模拟腹部CT低对比的特点;在其他扫描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以低管电压80kV和常规腹部CT扫描标准管电压120kV对体模进行扫描,管电流均设置为150~650mA(以50mA为间隔)。记录每组扫描方案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2名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独立评分,分析80、120kV时的CNR与CTDIvol的相关性,并比较80kV管电压条件下所得图像噪声、CNR及LCD评分与腹部标准扫描条件120kV、300mA之间的差异。结果 CNR与CTDIvol呈正相关,辐射剂量相同时,80kV条件下所得CNR明显高于120kV。80kV时图像噪声显著增加(t=6.99~15.78,P<0.001),但当管电流增加至550~650mA时,80kV所得图像的CNR及LCD评分与120kV、300m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流增加至550mA时,在不影响图像质量CNR及LCD的前提下,80kV低管电压CT扫描最多可降低42.23%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患儿相同层面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低管电压与低浓度对比剂的“双低”扫描方案在不具备迭代算法的CT机上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36例腹部CTA受检者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随机分为4组.利用原始图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测量计算肾动脉的客观指标及辐射剂量结果.以Sahani 5分法评价肾动脉及分支血管显示程度.统计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之间两两比较,图像血管强化CT值及对比噪声比(CNR)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管电压不同时,100 kV较120 kV背景值升高、噪声增大(P<0.05);肾动脉血管信噪比(SNR)值仅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342);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压不同时,100 kV较120 kV辐射剂量降低了约3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70 mgI/mL对比剂组较350 mgI/mL对比剂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使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的扫描在不具备迭代算法的CT机上也可以获得满意的肾动脉CTA图像质量,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同时获得临床认可的诊断图像并提高血管结构显示程度。 方法 69例3岁以下因各种不同胸部疾患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儿(38个男孩、31个女孩)并随机分成三组:低电压结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并噪声指数设置为9(A组)或10(B组),标准扫描序列为120kVp结合120mA固定毫安(C组)。三组均采用相同的增强程序。测量强化主动脉和外周肌肉CT值及噪声,并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记录三组CT剂量指数值(CTDIvol)。采用5分制由两名儿科放射医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用Kappa方法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三组主动脉强化程度分别为495.32±14.74HU, 485.85±18.96HU 和 299.28±8.67HU,相应的肌肉平均CT值和图像背景噪声分别是 (54.71±4.52, 9.08±0.63), (46.33±4.79, 9.29±0.76) 和 (57.49±3.61, 4.93±0.54)。SNR分别为55.23±4.98,53.39±5.62和58.64±5.17,CNR分别为48.74±6.15, 47.56±5.35和51.17±6.84,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图像均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质量。A组和B组比常规扫描序列C组CTDIvol 分别降低了74 % 和77 %。 结论 在婴幼儿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80kVp)和ATCM技术可以获得临床接受的图像质量和良好的对比,并明显降低了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部CTA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行头部CTA检查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随机分为双低组和传统组。双低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噪声指数(NI)为10,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传统组采用管电压120 kV,NI为10,对比剂为碘帕醇(370 mg I/ml)。两组均采用对比剂40 ml,注射流率4.5 ml/s,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包括动脉强化CT值、图像评分)及辐射剂量。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两组CT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组有效剂量(ED)较传统组降低15.21%,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低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部CTA检查所得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颈部血管模型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9个颈部血管模型,CT扫描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和iDose3、iDose4、iDose5重建。采用不同管电压(80、100 kV)和管电流(200、250、300、350 mAs)进行两两组合扫描,进行iDose5重建。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 kV 250 mAs图像iDose5重建的CNR优于FBP重建 (P<0.05)。不同扫描条件的iDose5重建图像与120 kV 250 mAs FBP重建图像的CNR和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20 kV 250 mAs FBP重建图像比较,80 kV 200 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V 200 mAs iDose5、80 kV 250 mAs iDose5、100 kV 350 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扫描条件和重建方法图像的CNR、SN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电压不变时,iDose5重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随管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管电流不变时,iDose5重建的CTDIvol、DLP、ED随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CTA图像,且能够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