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科技园地     
科技园地利巴韦林与72种常用注射液体外配伍韩文志徐超1(长春130041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药剂科;1长春130061长春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利巴韦林注射液是新产品,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临床联合用药问题,特别是严重感染并伴有其它症状联合用药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2.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青霉素钠或头孢唑林钠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青霉素钠或头孢唑林钠配伍的稳定性袁中藩刘东辉张丽明1白鸥1(吉林市132011吉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1吉林市132011吉林市药品检验所)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ribaririn,Rib)注射液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RNA病毒及...  相似文献   

3.
谭国明 《光明中医》2011,26(6):1137-1138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痰热清组68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ml/(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利巴韦林组62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5天;并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与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痰热清组治愈42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92.65%;利巴韦林组治愈26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88.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较利巴韦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好转、愈合时间及退热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缩短患儿退热及溃疡痊愈时间,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利巴韦,观察两组疗效、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莪术油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莪术油注射液,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其它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32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29例,显效l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结论: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良好,是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退热疗效。方法:对门诊抽取病例采用柴胡和利巴韦林分组对比症状好转情况。结果:采用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人退热、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柴胡注射液。结论: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退热显效快,病程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配合清开灵软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滴注,观察组除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滴注外,加服清开灵软胶囊。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8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中,利巴韦林配合清开灵软胶囊的疗法比单纯的利巴韦林滴注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炎琥宁注射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例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分炎琥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每组各50例,炎琥宁治疗组予以炎琥宁注射液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3-5天。利巴韦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分两次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滴注,疗程3-5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炎琥宁在退热时间,疱疹缩小,消失时间,症状全部消失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黄连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等药物体外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双黄连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在室温下配伍后物理外观、pH值、微粒的变化。结果双黄连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溶液两药或多药配伍后外观澄明、pH值无明显变化,但双黄连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0.5 h出现少量絮状悬浮物,且直径≥25μm 微粒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可以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二联应用,不宜多联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性肺炎小鼠肺指数、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基因转录水平、CD40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以ICR小鼠(SPF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7组: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及双黄连组、利巴韦林组、FM1感染模型组、正常组。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造模连续7d后摘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NF—γmRNA、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M1感染模型组的肺指教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及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与FM1感染模型组比较,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其中以毒热平中剂量组最好。毒热平注射液能降低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L-4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成反向关系,但毒热平注射液组的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P〈0.001);毒热平注射液能增强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FN-γ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呈正向相关性,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平注射液能抑制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P〈0.001),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性,但毒热平注射液中、小剂量组CD40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毒热平注射液体内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增强肺组织IFN-γmRNA基因转录,抑制IL-4mRNA基因转录,抑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CD40L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的结果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比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巴韦林组、痰热清组、联合组各40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利巴韦林与痰热清均能较好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利巴韦林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清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清组起效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联合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痰热清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巴韦林及痰热清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痰热清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退热作用比利巴韦林好,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较利巴韦林短,但两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比单用利巴韦林或痰热清疗效较好,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入液静滴,对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入液静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病程短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采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使用热毒宁0.6~0.7mL·kg^-1·d^-1与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持续2~6d。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持续2~6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观察发热时间、不良反应、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3%,对照组有效率81.5%,两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时间与皮疹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发展发生几率,提高患儿安全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是治疗疱疹性口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儿童手足口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和退烧时间都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儿科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局部治疗,鼻咽部各1掀,4~6h/次。3~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