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管内乳头状瘤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管内乳头状瘤82例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阎汝川,郝斌,尹玉香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王宗逞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为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病灶多位于乳晕下方较大的输乳管内。本病虽属良性,但有一定的恶变率。我院...  相似文献   

2.
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视镜检查,对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的乳管内视镜下的特点予以分析。结果72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中,单发性乳头状瘤55例,多发性乳头状瘤12例,乳头状瘤病5例。共发现98个病灶,其中30.5%的病灶位于总乳管,44.4%位于乳管的Ⅰ级分支,13.9%位于Ⅱ级分支,位于Ⅲ级和Ⅳ级分支的病灶仅占6.9%和1.4%。病灶距乳头开口的平均距离为2.9 cm。2例患者乳管内视镜检查未见新生物。结论乳管内视镜可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乳管内视镜是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腺管内乳头状瘤141例临床分析福州市第一医院陈伯良郑毅汶林韵迁乳腺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头溢血和溢液,有时在乳晕后可触及肿块,极容易误诊误治,该病与乳癌有一定的关系,应引起重视。笔者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乳...  相似文献   

4.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约3%-8%。除全身性疾病、垂体肿瘤和药物等原因外,主要为乳腺本身疾病所引起,常见的原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和乳腺急慢性炎症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乳管镜置定位针在乳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榆查,发现33例乳管内乳头状瘤,其中12例经乳管确定病灶的方向、深度及体表标记,镜下放置定位针,根据定位引导进行手术.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找到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结论 乳管镜下定位标记结合定位针有助于精确定位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减小周嗣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乳管内视镜下活检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乳管内视镜(FDS)下乳腺导管内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对50例乳管内视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5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结论:乳管内视镜能早期发现乳管内微小病变的性质,是一种诊断率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约5%为自发性乳头溢液。在常规体格检查时约10%的妇女可以被发现有乳头溢液[1],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占40%[2]。笔者从2004-08~2006-10对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常规乳腺导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乳管内视镜 (FDS)下乳腺导管内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资料 ,对 5 0例乳管内视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5 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92 %。结论 :乳管内视镜能早期发现乳管内微小病变的性质 ,是一种诊断率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医学院首先引入日本FYS显微乳管内视镜,临床上主要用于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因其有直观、无创及诊断率高、治愈效果明显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现就我院从2008—10~2009—07经乳管镜检查的90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性状乳头溢液与乳管内不同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1例乳头溢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1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发现乳管内非占位性病变37例(40.7%);占位性病变54例(59.3%),其中乳腺癌5例(5.5%)。与双侧、多孔、非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相比,单侧、单孔、血性溢液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P<0.05);与非咖啡样血性溢液相比,咖啡样血性溢液更具有临床意义(P<0.01)。结论乳头溢液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也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不同性状乳头溢液与乳管内不同性质的疾病之间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单侧、单孔、血性溢液,尤其是咖啡样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是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患者6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1~74岁,平均42岁。以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者43例,占68%,其中血性溢液和浆液性溢液为30例、13例;以首发症状为乳房肿块者16例,占25%;乳房疼痛者4例,占6%。单侧病变59例,占94%;双侧病变4例,占6%。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51例,占91%;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12例,占20%。1·2检查方法:32例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8例诊断为IP;13例行乳腺钼靶照相,10例发现肿物;11例超声检查,6例诊断为乳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乳管内视镜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纤维乳管镜FVY780纤维乳管镜系统对265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用活捡针取组织活检或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结果共检出乳头状瘤992倒,占37.4%;导管内癌66例,占2.5%;乳管扩张症和乳管炎共1205,占53.8%。结论乳管内视镜检查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引导活检或定位切除.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是乳头溢液的乳管内疾患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病变的早期表现,发生率约为8%~10%。通过对病变乳管的检查,可以发现癌前期病变和早期乳腺癌。2004年6月~2005年9月我们应用纤维乳管镜对6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乳腺专科门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本院行乳管镜检查的45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镜检诊断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21例,乳管炎症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66.7%(2/3)、90%(9/10)、83.3%(5/6)、90.5%(19/21)、80%(4/5)。结论乳管镜能够更准确、直观明确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病变范围及部位,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2月65例导管内癌及伴微浸润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管内视镜在同期乳头溢液患者中导管内癌的检出率是6.1%,诊断导管内癌的病理符合率为94.59%.35例乳管内视镜诊断为导管内癌的患者中,17例(48.57%)乳腺摄影及B超检查均未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乳管内乳头状瘤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全部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43例肿瘤完全切除,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及术后常规病理检查41例证实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术后乳头溢液停止,康复出院。另外2例恶性病变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诊6个月至2年半,术后乳房未明显改变,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乳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亚甲蓝造影可以精确定位手术区段。  相似文献   

17.
乳头溢液疾病的乳管镜下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诊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使用日本制造的 FV - 2 0 0 0 E乳管内视镜 ,导管有粗细两种 ,其直径分别为 0 .7m m和 0 .5 mm。结果 :本组 2 8例 ,发现早期乳癌 3例 ,乳管内乳头状瘤 8例 ,乳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 17例。诊断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乳管内视镜可插入 5级乳腺导管 ,定位、定性准确 ,能早期发现乳癌。  相似文献   

18.
<正>乳腺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症状出现在约10%的妇女的常规乳腺检查中,可分为病理性溢液和生理性溢液,本试验研究的主要是病理性乳头溢液,即在非生理情况下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导管的自发性溢液。产生病理性溢液的主要原因是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有少数为导管内癌。导管内癌的病灶很小,临床检查中不易检出,超声检查几乎均诊断为乳腺增生症和乳管扩张症,很多患者长期服用各种药物,效果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视镜(乳管镜)对单侧血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与病理符合率,年龄及月经状态对单侧血性乳头溢液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单侧血性乳头溢液141例。结果乳管镜诊断病理总符合率为92.03%,乳腺癌为92.31%,乳管内乳头状瘤为96.46%;乳腺癌9.22%,乳管内乳头状瘤80.14%;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较年龄≤50岁者多见(P<0.01),闭经乳腺癌患者多于未闭经者(P<0.01)。结论乳管镜对单侧血性乳头溢液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乳头溢液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血性溢液中,乳管内乳头状瘤居首位;年龄>50岁以及闭经者,血性乳头溢液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症状,应及时手术取得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硬性乳腺导管内视镜对78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78例患者中,诊断为乳管扩张20例,乳管炎15例(其中8例同时伴有乳管扩张),乳管内占位性病变43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内癌7例,乳腺导管内神经一内分泌癌1例),与病理检验结果相符.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的应用对伴有乳头溢液的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与病理检验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