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8-2014年潜江市肺结核发现及治疗转归情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及同期相关报表中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潜江市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平均新登记率分别为74.1/10万、39.6/10万,各年新登记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2014年耐多药肺结核各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转诊到位率为52.9%,追踪到位率为70.4%,追踪到位率从2010年起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发涂阳肺结核平均治愈率为97.2%,复治涂阳肺结核平均治愈率为92.2%,复治涂阳患者转入耐多药治疗比例显著高于新发涂阳患者。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进一步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合作,运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达到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和转诊到位率的目标。结果新发涂阳肺结核病登记率从18.5/10万上升到实施项目后的40/10万,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提高了116%;转诊到位率从54%上升到66%。结论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和转诊到位率。结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开展结核病网络直报、转诊和追踪管理,强化工作制度和实行奖励措施,建立医疗单位结核病网络报告、转诊和追踪的有效机制可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泉州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资料,对病人的来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泉州市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6976例,其中转诊占64.7%,就诊占34.2%,因症推荐占0.5%,其他途径占0.6%,转诊与就诊已成为结防机构门诊初诊病人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涂阳病人的98.9%,转诊途径发现的涂阳病人与其他来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0,P<0.01);转诊病人中涂阳病人检出率为30.0%,涂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来源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0.8,P<0.01)。结论医院转诊已成为泉州市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医防合作,提高转诊到位率等是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涂阳病人"高发现"目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保定市结核病防治试行"三位一体"过程中涂阳肺结核病人变化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方法从"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其转型前一年内和转型后一年内登记的肺结核病人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保定市19所门诊转型前一年内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16.87/10万(1 390/8240 464),转型后为9.95/10万(840/8 442 796),转型后低于转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6,P0.05);转型前一年内涂阳肺结核病人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比例为38.94%(1 390/3 570),转型后为25.83%(840/3 252),转型后低于转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4,P0.05)。结论转型初期结核病门诊不规范、痰菌检出率低,以及转诊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是涂阳肺结核病人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石嘴山市辖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辖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加强疑似肺结核病人报告和转诊工作,提高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各相关数据。结果通过加大对综合医院的督导,提高综合医院的转诊率,从而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玉林市2005-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到位后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检出情况及对发现活动性/涂阳患者的贡献率,为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林市网络报告患者转诊追踪工作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玉林市非结核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患者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到位后活动性肺结核及涂阳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59.01%(16 725/28 345)和25.87%(7 333/28 345),未到位患者未到位原因主要是外出,非结核防治机构对发现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贡献率为53.13%和50.47%。结论玉林市肺结核及疑似患者报告、转诊和追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李朝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51-2152
目的通过对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的效果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三亚市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3年的年度统计报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三亚市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3年(2000~2002年)共登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 061例,新发涂阳病人757例,平均年登记率为21.2/10万,新发涂阳登记率为15.1/10万,涂阳治愈率为96.2%;后3年(2003~2005年)共登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 350例,新发涂阳病人1 001例,平均年登记率为27.0/10万,新发涂阳登记率为20.0/10万,涂阳治愈率为96.8%。结论三亚市在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平均年登记率提高了5.8/10万,新发涂阳登记率提高了4.9/10万;综合医院转诊人数增加了53.2%;涂阳治愈率达96.8%,达到全国涂阳治愈率91%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防治效果的对比、分析,体现项目的实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使以后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方法 将项目实施前(2002—2004年)与项目实施后(2005~2006年)结核病防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做m评价。结果 活动肺结核病病人、涂阳病人的登记数由项目实施前的121例、13例增加到项目实施后的183例、145例;新发涂阳登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27/10万增加到项目实施后的48.37/10万,差异均有显著性;新发涂阳在结核病病人中所占的比例由项日实施前的7.27%,增加到项日实施后的71.03%,差异有显著性;非结防机构对结核病的转诊率、转诊到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1.24%、6.59%增加到项口实施后的93.12%、26.67%;项目实施后对病人进行追踪,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88.52%;总体到位率南项目实施前的6.59%增加到项目实施后的85.42%;项目实施后对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率达到89.66%,治愈率达92.24%。结论 DOTS项目的实施,使传染源的发现数较项目实施前大幅度上升、涂阳比例远远超过项目实施前的水平。继续加强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加强人、财、物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规范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保证项目较好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泰安市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肺结核患者的追踪情况,为泰安市结核病防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监测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泰安市结核病防治规划月报表"中各县(市、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2005~2009年,全区6个县(区)非结防机构共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5363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2052例,转诊到位率38.26%;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2502例,追踪到位率75.57%;转诊与追踪总体到位4554例,总体到位率84.92%.结论 泰安市应加强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在肺结核患者发现、转诊和追踪工作中的协调、管理,加强对结核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蚌埠市2008~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与追踪情况,为加强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08~2012年蚌埠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转诊、追踪及核查报表,对7513例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及到位后肺结核患者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蚌埠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各县/区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患者未到位原因中拒绝就诊(29.37%)和其他原因(27.57%)是主要构成原因,其次是患者外出(20.36%),患者资料不详或不实导致无法追踪占17.84%。结论:蚌埠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为巩固和提高患者的总体到位率,督促非结防机构加强对转诊患者的健康教育、确保报告信息填写的完整准确和提升非结防机构诊断结核病能力等措施是提高患者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2012年邢台市肺结核患者来源情况,为有针对性采取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专报系统对肺结核患者就诊内容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 503例中,就诊来源依次是因症就诊占54.67%、转诊占22.26%、因症推荐占13.03%,三者合计占总就诊人数的89.98%;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11 654例,涂阳检出率为62.98%,就诊来源依次是因症就诊占55.49%、转诊占23.15%、因症推荐占13.53%,三者合计占总就诊人数的92.17%。结论邢台市肺结核感染患者和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方式均以因症就诊、转诊和因症推荐为主;从就诊趋势看,因症推荐和追踪两者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转诊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进一步加强医防合作和对转诊未到位患者的追踪、提高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患者转诊率和追踪到位率对患者规范化治疗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核正阳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阶段性效果。方法:对正阳县2003~2005年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管理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合计接诊可疑结核病症状者6592例,治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28例,其中涂阳907例,新发涂阳636例,新发涂阳病人发现率从2003年的17.37/10万上升到2005年的42.17/10万。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0.08%。对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医务人员的督导管理率为78.94%,家庭督导管理率为21.06%。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治愈率较高,达到了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中期目标要求,但存在病人发现不平衡,对病人的督导管理率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开展结核病控制医防合作定点医院试点工作,探索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模式与经验.方法 制定、实施<试点方案>,比较实施前后结核患者就诊方式、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转诊到位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主动就诊患者数增多,占全部就诊人数78.0%;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高于要求的85%的治愈率;转诊率、追踪率,一直保持在100%.结论 由定点医院承担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管理工作,解决了结防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沙坡头区2007-2011年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07-2011年结核病控制执行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OTS以乡为单位覆盖率100.0%,五年转诊疑似肺结核病人9 322例,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12例、复治涂阳71例,涂阳新登记率平均为27.9/10万。新涂阳肺结核的治愈率为90.5%。复治涂阳治愈率为75.3%,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为57.9%。结论加强了结防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的有效协助,促进了沙坡头区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市级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较低,今后应该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15.
应潜  陈小菁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41-1841,1860
目的掌握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全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病案资料和结核病专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新涂阳病人累计发病率达130/10万,由综合性医院转诊的占53.2%、总耽搁12周以上占40.8%、农村占75.8%、农民占42.O%、65岁以上年龄段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治愈率90.4%。结论进一步提高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切实加强农村及城镇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梅州市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实施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结核病防治实施医防合作,将实施前2007年6月~2008年12月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实施前后肺结核患者的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为34%,追踪到位率为63.85%,总体到位率为76.17%,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医防合作能有效提高结核患者转诊和追踪工作水平,根本解决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仅治不管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评价辽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终期执行效果,为更好地规划和实施结核病防治工作(2016-2020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卫计委统一制定的评估方案,掌握辽阳市2011—2015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执行情况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辽阳市2011—201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 108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由2011年642例下降到2015年253例,登记率由25.33/10万下降到13.84/10万。2011—2015年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共报告10 250例,其中转诊到位3 949例,追踪到位6 346例,转诊及追踪总体到位率平均达96.00%;2011—2015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3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27%和98.36%,复涂阳肺结核患者2、3月末痰菌阴转率位94.34%和97.89%;新涂阳治愈率平均达93.05%。结论辽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显著,达到辽阳市结核病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医生对肺结核患者转诊效果的影响,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低的两个县作为干预县和对照县,干预县由责任医生对需转诊的肺结核患者按项目设计要求进行转诊前的健康教育,对照县维持原工作模式不变;分别对两个县医疗机构报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县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由干预前的23.8%提高到66.7%(x2=83.7,R0.05),亦显著高于对照县转诊到位率41.3%(x2=19.38,P<0.05).干预县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基础知识有81.3%来源于转诊医生转诊前的健康教育,显著高于对照县(x2=53.7,P<0.05);转诊未到位患者中,干预县和对照县分别有46.9%和51.3%是因为不了解结防机构,有40.8%和30.6%是因为转诊医生没解释清楚而未到位.结论 转诊医生对肺结核患者转诊前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转诊到位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转诊医生的健康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石家庄市2007-2010年结防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合作效果,进一步完善结核病人发现机制。方法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开展结核病网络直报、转诊和追踪管理,强化工作制度和实行奖励措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石家庄市2007-2010年结防机构登记肺结核病人23 975例,其中涂阳15 234例,涂阴8 552例,结核病人登记数逐年增多。网报疑似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从26.3%提高到38.2%,追踪到位率从60.2%提高到76.9%,总体到位率从60.5%提高到84.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并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提高了石家庄市肺结核人发现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期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治疗情况,以便评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方法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03—2007年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期间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全县年均新发肺结核患者新登记率为85.67%,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治愈率92.33%,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6.55%;总体规则治疗率91.79%;全程督导化疗率为100.00%;综合医疗机构转诊总体到位率为93.89%。结论规划实施全程督导短程化疗对肺结核的高发现率、高治愈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