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采用固定式上颌前牙平面导板结合固定矫治器矫治AngleⅡ(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固定式上颌前牙平面导板(以下简称平导)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该法能迅速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型,缩短疗程(打开咬合2.8个月,矫治完成1个月)。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矫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运用Twin-block矫治器通过上下垫接触面间的导斜面来转移咬合力,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结果:应用合适的上下颌垫间的导斜面斜度可产生有利于正常颌面生长的矫形力,1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安氏Ⅱ类错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 ,对颌面影响较大的一种错畸形。临床上使用功能性矫治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等错变得越来越普遍。功能性矫治器通过建立新的“肌肉运动型”而产生的新的“功能型”及“形态型” ,将颌面异常生长方式导向正常。本文探讨的是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患者 6例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10~ 14岁 ,平均年龄 11.6岁。选择标准 :处于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 ,无矫治史 ,磨牙关系为远中尖对尖或完全远中关系 ,前牙深覆Ⅲ° ,咬伤牙龈 ,深覆盖Ⅲ° ,平均 1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23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4例),配戴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戴用时间12个月。分别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部各测量定位点进行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治疗后软组织B点至TVL的距离,软组织颏前点至TVL的距离明显减小,治疗前后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软组织侧貌分析可作为错病例临床疗效评定的可靠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使患者的面型趋于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 下颌后缩错 的方法和原理。方法 :选择 2 5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 患者 ,年龄 10~ 12岁 ,后牙均为远中关系 ,全天戴用Twin -block矫治器 9~ 12个月。结果 :用Twin -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 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 进行第一期矫治后 ,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 ,前牙覆盖减小 ,改善了安氏Ⅱ1 牙弓间的不协调。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用于早期以下颌功能性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 的功能性矫治 ,可取得明显的牙 骨骼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winceph 8.0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评价AngleⅡ2(安氏Ⅱ类2分类)错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郑州市随机挑选20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测量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对数据进行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 SNB、ANB、颌凸角均值增大,有统计学意义;下颌平面角、Y轴角均值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上前牙唇倾,有统计学意义,下颌L1-MP角均值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面部全面高增大,主要是面下1/3增大。侧面部软组织H角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非拔牙矫治后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生长有助于Ⅰ类磨牙、尖牙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垫矫治器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安氏III类错16例患者,用垫矫治器加前方牵引进行治疗。结果:矫治后SNA增大3.4,°SNB减少0.9,°ANB增大4.3,°覆盖增加4.7mm,相对于E平面,上唇向前,下唇往后。结论:垫矫治器加前方牵引,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使前牙反减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在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伴拥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1分类伴拥挤患者,采用半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影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疗效。结果矫正后25例的下颌后缩及牙弓的拥挤度得到了改善,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数据显示牙弓拥挤度、SNB、ANB、U1-L1、U1-NA、L1-NB、IMPA、FMIA等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结论半固定式Twin-block对生长发育高峰期后恒牙安氏Ⅱ类1分类错伴拥挤疗效显著,有良好的扩弓能力,在解除患者牙弓拥挤方面效果明显,同时能诱导下颌向前,改善患者的面型及覆覆盖。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Twinblock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一同使用以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AngleⅡ类)错牙合。方法本实验使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即改变固位装置,去除上颌唇弓,使能与固定矫正器一同使用,在临床上矫治了12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和6例成人AngleⅡ类错牙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正、侧貌明显改善;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AngleⅠ类,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异常。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一同使用能迅速、有效地矫正AngleⅡ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末期的患儿22例,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摄取矫治前后的头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斜面导板矫治后较好地减小前牙覆覆盖,使磨牙关系转变为中性。而且促进了下颌骨发育,对下切牙轴倾度控制较好,达到改善面型的目的。结论:恒牙列后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错采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大大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 用肌激动器 (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 1 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 ,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 ,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 ,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 ,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2.
滕英  白雪芹 《吉林医学》2011,(22):4536-4538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的改变。方法:对1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双期矫治,一期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接下来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侧位片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覆、覆盖分别减少3.92 mm及8.20 mm,SNB增加1.47°,ANB减小2.52°,L1-MP增加9.7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生长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功能矫治器,可以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同时使得上下颌牙及牙槽骨发生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Frankel功能矫治器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的AngleⅡ类错牙合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一对 9岁男性双胞胎患者分别用Frankel与Herbst矫治器对其进行矫治 ,比较矫治前后的效果。结果 这对双胞胎患者的面部美观及牙颌功能有明显改善 ,覆盖从 12mm减少到 2mm覆牙合矫治正常标准 ,磨牙关系转为中性牙合关系。结论 这两种功能矫治器对AngleⅡ类 1分类下颌后缩病例均有显著疗效 ,但在作用机制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Twin block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同期矫正既有骨性又有牙性错的复杂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疗效。方法:去除Twin block矫治器的上颌唇弓,改箭头卡为邻间钩,较好地与方丝弓矫治器协同应用于临床,矫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错病例。结果:治疗后正侧面轮廓明显改善,颏唇沟变浅,前牙覆、覆盖基本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结论:两矫治器联合同期应用,能迅速、有效地矫治复杂的安氏Ⅱ类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9例安氏Ⅱ类错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9例患者经平均5.36个月治疗后SNA平均减小0.30,°SNB平均增加2.70°,获得Ⅰ类磨牙关系,侧貌明显改善。结论:Jasper Jumper矫治器可与固定矫治器结合使用,装配简便,既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同时又可抑制上颌骨的生长,对于恒牙早期Ⅱ类Ⅰ分类错的患者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分别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和单纯直丝弓间牵引矫正技术,比较由安氏Ⅱ类关系转变为安氏Ⅰ类关系的时间。结果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平均3个月时间,使咬打开上下磨牙达接触,覆覆盖减少,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关系调整为安氏Ⅰ类关系。对照组平均时间为5个月,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正技术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矫正时间。  相似文献   

17.
赵明莉  刘福来  李永明 《吉林医学》2010,31(23):3820-3822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期Ⅱ类一分类骨性错的牙、、颌面的影响,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临床选择15例早期的安氏Ⅱ类骨性错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5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后,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ANB角、U1-NB角、U1-NA距、wits值、覆合覆盖减小(P<0.05);SNB角、U1-L1角、Po-NB距显著增加(P<0.05),上下颌骨间关系协调。磨牙关系为I类或偏Ⅲ类关系。结论:Twin-block矫治器适用于生长期Ⅱ类一分类骨性错的早期矫治,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侧面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东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位置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广东潮汕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7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下前牙唇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与广东籍正常人群以及河源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广东正常人群比,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男、女性患者的SNB角和上、下切牙长轴交角显著性较小,而下颌平面角、ANB角和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显著性较大;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只在女性患者的显著性较小。与河源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比,潮汕地区男性患者的SNB角较大,前牙唇向倾斜度较小,上、下切牙长轴交角较大,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较大,而女性患者的SNB角较大,上前牙唇向倾斜度较小,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较大。结论:广东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具有向下、后旋转特征,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肌激动器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应用肌激动器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替牙期、恒牙早期牙列拥挤<4mm的1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正,在正畸前后进行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比较。结果1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经10~24个月矫治,均恢复到正常的覆盖覆牙合关系,上下牙齿咬牙合良好,外貌得到改善。结论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简单有效,对上颌骨向前生长有抑制作用,但矫治效果与矫治器使用时间以及患者是否配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前庭盾对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2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上颌骨向前生长受到抑制,下颌骨生长得到充分表达,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得以改善。上颌第1恒磨牙伸长并向远中移动,上颌切牙唇倾角度减小,第1恒磨牙关系恢复至中性,覆、覆盖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同时发现,腭平面角、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盾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有明显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