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特点,为制订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科2001年7月~2005年12月进行的29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患儿于术后24—48h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4.3天,出院后随访4个月~1年,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传统疝修补术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开展新的手术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不断总结护理经验,以适应新的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气管内插管)、B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05 mg/kg的维库溴铵和2μg/kg芬太尼后插管)和C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1 mg/kg的维库溴铵和4μg/kg芬太尼后插管),术中均以2%~3%七氟醚维持,观察气腹开始前5 min (T0)、建立气腹时(T1)、气腹建立后5 min (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 (T4) HR、BP、SpO2、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B、C三组在气腹后HR、BP及PETCO2均有一定程度升高,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中生命体征较A组平稳(P〈0.05);C组苏醒时间较B组及A组显著延长(P〈0.05);A组患儿术中体动反应明显增加且苏醒过程易烦躁(P〈0.05)。结论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采取B组用药方式可使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围术期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腹股沟疝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4.
贺安东  蒋良双 《四川医学》2011,32(11):1804-1805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缺点。方法总结分析38例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电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电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术后不留手术瘢痕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的方法及要点。方法:对152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进行分析。结果:151例斜疝患儿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阴囊水肿、血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及良好的仪器设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小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间断静注氯胺酮(1 mg/kg);B组微量泵静注瑞芬太尼[0.05~0.25 μg/(kg·min)].结果 B组手术开始后心率、平均动脉更平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2年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小儿(年龄1~14岁)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结扎术和传统术式。手术时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毕分别记录疼痛时间和程度、住院时间、总费用。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率、并发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切口小,手术快,失血少,术毕疼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少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斜疝,腹腔镜高位结扎术较传统术式疗效好,预后好,并发症低,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纳入研究的52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为(无张力疝修补术),各组均为26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及术后1天与3天的VRS疼痛评分.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且术后康复相关指标优于B组,疼痛评分较B组低.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良  杨健  张文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57-158
目的探讨在微型腹腔镜辅助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在微型腹腔镜辅助下行提插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结合文献讨论手术操作要点及手术适应证。结果平均住院时间2.5d,切口无需缝合,无切口感染,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辅助下的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体表瘢痕小、疗效确实可靠,值得推广。内环口直径2cm、内环过于松弛的巨大疝和复发疝需加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及内环的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87例,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组)18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阴囊血清肿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5.00±13.66 min,下床活动时间5.14±3.73 d,分别少于传统手术组的33.29±29.97min和18.52±7.8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554.39±1 048.67元,高于传统手术组的3 422.45±1 634.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疼痛评分2.82±1.49分,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73 ±1.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无阴囊血清肿发生,而传统手术组有13例(7.03%)发生阴囊血清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发现对侧隐匿疝,具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使用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 对小儿的年龄、手术时的体位、术中气腹的压力、自制带线穿刺针的应用以及治疗结果等问题进行观察。结果 23患例儿全部治愈,经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并对患儿的手术年龄、手术时的体位、气腹的压力等有了基本的认识,自割带线针使用方便。结论 使用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韦晓远  莫世源  黄东  谭飞 《微创医学》2012,7(4):427-428
随着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及患者对美观的更高要求,微创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我们对10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腹腔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2例中,男85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4年间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50例,均行经皮下环体表投影顺皮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5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无复发。结论本术式切口微创、术时短、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硬膜外导管针加以改进,自制成疝修补针应用于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对比小切口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探讨其临床疗效,以明确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小儿腹股沟疝病例临床资料,并根据实施的手术方法分为2组,腹腔镜组28例运用改良疝修补针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切口组28例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记录所有患儿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住院时间等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自制硬膜外导管针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较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t=5.441、P<0.001),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切口小(t=5.403、P<0.001),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组患儿较小切口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χ2=4.082、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χ2=1.018、P=0.313)及住院天数(t=0.928、P=0.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改进硬膜外导管针、自制成疝修补针应用于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术中视野清晰开阔,并可发现对侧隐匿性疝,同时可进行腹腔探查,且安全可靠,为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得到了患儿家长的认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安全快捷的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高效的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方法:通过微型腹腔镜的监视下应用操作钳,带线针,钩针完成疝环高位结扎术。结果:目前已完成153例188例疝的手术,随访最长20个月未见有复发。结论:该术式简单安全易被接受,且所需器材简单,是适于普及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二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附4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辉  周维模谭适 《广西医学》2005,27(10):1602-1603
笔者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开展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永红 《求医问药》2014,(18):262-263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5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127例)和小切口手术组(426例),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传统手术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为小切口手术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至自主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精索及阴囊肿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小切口手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5.23±2.13)min,术中出血量为(3.12±1.45)ml,术毕至自主活动的时间为(5.26±1.36)h,住院时间为(2.21±0.68)d;传统手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6.45±4.56)min,术中出血量为(16.34±3.54)ml,术毕至自主活动的时间为(16.31±2.46)h,住院时间为(7.16±0.69)d。小切口手术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小切口手术组426例患儿中,发生阴囊血肿的患儿有19例(占患儿总数的4.46%),发生鞘膜积液的患儿有10例(占患儿总数的2.35%),发生阴囊肿胀的患儿有2例(占患儿总数的0.47%),发生睾丸异位的患儿有1例(占患儿总数的0.23%),发生精索粘连的患儿有2例(占患儿总数的0.47%),病情复发的患儿有4例(占患儿总数的0.94%);在传统手术组127例患儿中,发生阴囊血肿的患儿有28例(占患儿总数的22.05%),发生鞘膜积液的患儿有26例(占患儿总数的20.47%),发生阴囊肿胀的患儿有8例(占患儿总数的6.30%),发生睾丸异位的患儿有10例(占患儿总数的7.87%),发生精索粘连的患儿有12例(占患儿总数的9.45%),病情复发的患儿有21例(占患儿总数的14.93%)。小切口手术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周荣军 《中外医疗》2011,30(35):50-50
目的分析探讨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诊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并与60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患儿术后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报告80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5min,平均住院时间3d,其中有2例术后复发,无一例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60例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患儿平均手术时间20min,平均住院时间4d,其中有4例术后复发。2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因其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广范的应用到小儿外科领域中。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382例,其中192例采用患侧腹股沟腹横纹处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38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2例,男177例,女15例;年龄0·5~13岁,平均3·5岁。双侧疝6例,右侧疝107例,左侧疝79例。睾丸型疝85例,精索型疝98例,巨大型疝9例。病程14~90 D。对照组190例,男170例,女20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4·0岁。病程10~70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法:治疗组在氯胺酮(KTM)分离麻醉下,取患侧腹股沟管外环口内上1/3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