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曼 《现代养生》2014,(2):179-179
目的:探讨关于优质服务在肾内科护患纠纷中的影响与作用。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肾内科病人2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4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护患纠纷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呼市于患者之间的矛盾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之间的纠纷,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成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服务科有效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降低护理人员被投诉率,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纠纷分析与防范。方法本次观察组选取2012年7月-12月我院妇产科加强护理工作护理纠纷分析与防范管理的500例患者及30名护理人员资料,与对照组2012年1-6月行常规管理的500例患者及30名护理人员资料进行对比。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引发护患纠纷原因,行针对性防范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0.2%,明显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制针对性防控方案,可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5.0)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人数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救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救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22%,观察组护患纠纷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干预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5.0%,护理满意度为95.0%,1例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有9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2.5%,护理满意度为72.5%,7例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23-152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6月门诊患者200例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20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未进行护患沟通培训,研究组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近期我院外科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室风险事故率、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上,观察组为1%、1%、3%,对照组为4%、12%、16%,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从而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故与护患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所收治护理的200例产妇进行护理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针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较之观察组低,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优质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术后的并发症,改善其心理状况,从而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临床价值,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4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观察对比两组投诉率、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为0%,对照组为6.0%,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6.0%,观察组患者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8.0%,观察组在投诉率、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门诊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增强医院的整体服务治疗、提升医院形象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作为临床护理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输液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整,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提供治疗服务。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其均需要输液室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90.8±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2.6)分。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输液治疗服务,有利于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向爱萍 《现代养生》2014,(4):221-221
目的:临床分析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内科患者中选取8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呼唤沟通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胡柳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应用,有助于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同时还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0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全科护理、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患纠纷率。结果: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护患纠纷率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综合护理中,加强全科护理意识,能够降低护患纠纷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目标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和解决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4%(11/250),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急诊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可以在急诊科护理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告知对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儿科住院的12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护理告知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告知后的护患纠纷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儿科是一个特殊科室,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实施护理告知能够明显的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长管理干预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方法研究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护士长的管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出现护患纠纷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情况满意的有30例,基本满意的有8例,不满意的有2例,整体满意率为95.00%(38例);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情况满意的有18例,基本满意的有13例,不满意的有9例,整体满意率为77.50%(31例),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50%(1例),参照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0.00%(8例),研究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的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减少,在无形中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7.
赖光萍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111-2112
目的对内科护患沟通实践对护患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病例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科学的沟通技巧。对这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组的患者投诉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技巧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进行护患沟通,观察组实施改良护患沟通模式,对比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士自我效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中合理运用沟通技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吴敏芬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77-1878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门诊在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在对照组中给予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后,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降低护患纠纷,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治疗水平,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手术室中急诊的患者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手术室中进行急诊手术的9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模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51.37±3.48)min、(5.15±1.08)d]均短于对照组[(70.14±3.48)min、(8.24±1.86)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分别为37.56%、69.33%,干预组7.11%、96.67%。结论循证手术室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概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