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目前尚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认为是神经系统,有人认为是淋巴系统,也有人认为是波导管等等。笔者经过对纤维状蛋白质特性的观察、结合他人工作,认为经络是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纤维状蛋白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通过它调节机体各部的生理机能、生化反应,联系机体各部、体表和内脏。它主要是由机体的结缔组织中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作为能量传递的通路来调节机体各部的。  相似文献   

2.
在冯盛才提出的经络的实质是机体内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实验资料及基础理论分析推动经络运动的动力.目的:探索推动经络运行的动力来源;方法:利用实验资料及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探明推动经络运行动力的种种来源;结论:心脏和脑的活动运动是经络动力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理论的特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归纳总结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现状,分析中医药可能的超分子形式,结合中医药现代化所存在问题,旨在阐述超分子化学对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特殊作用。与传统的由原子间化学键构成化学相比,超分子化学是以多种弱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非共价键化学,体现出分子间宏观作用的表观化学属性,可诠释中医药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础。人体及中药成分可以自身或相互络合、复合、螯合、包合、中和,以自组装、自组织、自识别及自复制的形式形成超分子物质;中医的经络脏腑结构可能是基于细胞内外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特有分子空间的孔穴通道结构;机体内及中药成分与中医经络脏腑是通过超分子孔穴通道的“印迹模板”而产生相互作用。当小分子与经络脏腑产生印迹作用时,相当于人体在心脏搏血推动下,客体小分子物质在经络脏腑主体大分子的印迹模板通道按“气析”进行迁移,宏观表现出中医所述经络脏腑对小分子作用的各向异性,亦脏象;当中药成分与经络脏腑“印迹模板”通道产生作用时,宏观上表现出中药药性与药效规律。因此,中医药基础理论特殊的表达形式正是基于机体内各种分子群与经络脏腑孔穴的“印迹模板”能否匹配性地产生“气析”作用的规律宏观表达,宜用超分子化学进行诠释。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基于包括单分子在内的超分子群混合物;中药复方配伍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在进行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时,应特别重视超分子的作用规律,这是中医药理论区别于基于单分子特征作用规律所建立的现代医学最为本质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穴位敏化是穴位接受刺激因素后激发机体调节功能的动态过程。目前,运用影像学技术的穴位敏化研究尽管已有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性:忽略了穴位敏化的时空动态性、忽略了敏化过程中特征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特定分子探针尚未得到较好运用。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观察到穴位敏化动态过程中的生物物理学变化,还可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同时,前沿纳米技术和材料正愈发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将生物成像技术和纳米生物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纳米生物成像技术,可为穴位敏化的胞内结构研究奠定基础,进而为探讨穴位敏化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子马达作为生物体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丝分裂及细胞骨架的构建等,是生物体内一种蛋白质类纳米机器。分子马达种类很多,沿微管定向运动的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以肌动蛋白丝为运动轨道的肌动蛋白、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以离子跨膜运输为驱动力的鞭毛马达等,它们运输受到阻碍会引起疾病,如胃癌、阿尔茨海默病及黑色素瘤等。分子马达定向运动的特性使其可靶向治疗疾病,因此针对分子马达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首先详细介绍了分子马达的种类、组成结构、主要功能以及运动机制,然后总结了近几年分子马达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分子马达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将人体置于整个自然界中,循生物演化轨迹,运用超分子化学探讨人体经络脏腑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属性。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生物体内"分子社会"中各级分子按超分子"印迹模板"自识别、自组装、自组织、自复制作用,逐级形成各种形式的高度有序性超分子体,形成了地球上原始生物化学系统,据此不断演化,最终进化成人体。在这个超分子体形成过程中,大分子母体(主体)必然保留小分子子体(客体)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与外界客体沟通,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否则生命现象将无以为继,这便是人体产生经络的生物超分子化学本质。因此,人体是自然生物界的巨复超分子体,拥有进化各阶段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由此连接便形成了经络,汇聚便形成了穴位,积聚便形成了脏腑。在心血推动下,小分子客体流与经络主体按"印迹模板"的匹配性产生印迹"气析"作用,也就是客体在经络主体运行的"气"象,具各向异性作用,宏观上表现为生理、病理经络脏象及其能受药物、针刺治疗的作用规律,据此可对目前各种经络观点进行解释,并能形成统一经络超分子体假说:生物体经络及其所产生的现象是由其微观超分子体的"印迹模板"特征和自主作用规律决定,这一规律贯穿生物界始终,这便是生物体经络运行物质本源。  相似文献   

7.
研究机体的一些纤维状蛋白在一定的电刺激条件后产生的电位波动。条件和方法:从不合细胞或细胞膜的一些纤维状蛋白的标本中获得电信号,放大观察记录电刺激前后标本所产生的电位波动。结果:发现电刺激标本后会产生更加明显的电位波动。结论:机体内存在着这种由纤维状蛋白引起的电位波动。  相似文献   

8.
用分析的方法 ,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对机体的综合效应为中药分子药理的主要内容。本文回顾了九十年代中药分子药理的研究情况 ,综述了中药对 DNA ,m RNA、基因、细胞凋亡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并提出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邱蓉丽  李祥 《中药材》2000,23(12):782-784
分子复合物,也称夏盐或分子络合物,是指大分子有机酸和有机碱靠分于间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核移作用或交叠作用结合而生成的化合物。大量存在的以酸碱物质为有效成分配伍的复方中酸碱物质重组,可产生水不溶性离子  相似文献   

10.
蒙医认为,“赫依”是机体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在维持机体健康和疾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那么,蒙医“赫依”与这些气体信号分子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本文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揭示“赫依”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由生物体内各种细胞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性囊泡,似纳米粒,具有信使靶向性,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可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外泌体由各细胞分泌,膜内含核酸、蛋白质、脂质及小分子代谢物质等,亲本能精准协调各细胞间的功能,浓缩传递亲本细胞的功能信息,是体现细胞功能的简洁形式;同时荷载了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若对其包裹的基因-蛋白质-脂质-小分子间的“印迹模板”运载规律进行研究,可建立起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和策略,揭示机体经络脏腑功能。笔者首先对外泌体的现状,包括发现、分泌、特点、功能、归属、摄取、研究方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阐述其精准信使靶向性的运载工具天然属性,体现出了经络脏腑微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其次,探讨其作为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重要载体,融合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提出中医药经络脏腑与归经的微观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中药靶向制剂靶向性的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经络的波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至今未能用组织学方法证实经络的存在。因此 ,我在一些文章中提出 ,经络可能是一种时空构型。有非物质属性[1,2 ] 。这概念类似于电视频道 ,虽然它能输送信息 ,但它本身是非物质的。经络与一些非物质性的生物信息相契合 ,可显示出一些波动性 ,这跟已知的解剖器官迥然不同。本文就经络的波动性及现象作专题论述 ,望引起同行兴趣与进一步研究探讨。1 .经络的行波特性有不少学者认为经络实质是一种组织间的空腔 ,通过它可传导一些物质或信息 ,有人认为经络是一种热管[3 ] 。而热亦属一种波。笔者对经络的波动性思考 ,发端于 1 0多年前 ,新疆武…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退变是由多种相关因素在长期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前提和慢性病理过程的基础。这一过程不仅表现为细胞种类和形态学方面的变化,更伴随着椎间盘的组织学和生物分子成分及性质上的改变。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但研究发现椎间盘中的细胞因子、BMP、NO、MMPs和蛋白多糖等生物分子因素相关。本文就这些生物分子因素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膜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红细胞携氧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的研究,始于1953年美国学者Nelson,他发现红细胞可粘附循环免疫复合物或病原颗粒,并将其递呈给白细胞,从而促进循环致病物质的清除。1981年美国生殖免疫学家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1988年美国学者Shau发现红细胞胞浆内含有丰富的NK细胞活性增强因子(NKEF),可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证实红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的重要作用。1991午美国学者Taylor以CR1分子为桥梁,建立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清除循环中致病原,展开了以红细胞为运载工具的临床治疗研究。同年法国学者Cohen建立了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红细胞CR1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1993午Kalechman研究表明红细胞具有调控自身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功能,证实红细胞在机体整体免疫功能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成熟红细胞作为血循环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群体,虽然已经没有细胞核,但细胞表面广泛表达CD44、CD58、CD55及CD59等膜分子,这些膜分子的存在及其数量变化在机体生理、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何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成熟红细胞已无细胞核,理认上无产生新生物质的能力,但在有核时期产生的数量众多的膜分子,进入血循环不但仍然存在,而且数量庞大,这些膜分子不可能仅仅是单纯的存在,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长期存在的物质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对红细胞膜分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与临床免疫学价值。本文作者对主要表达于红细胞的CD35、CD44、CD58、CD55及CD59等膜分子的结构、分布、基因、生物学功能、血清中可溶性CD35、CD44s等量变的初步临床意义及近年的部分工作进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分子作用把握整体效应——中药分子药理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古典中医学,中药学著作中所载中药的主治,都是在人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效应。作者所进行的工作──中药分子药理的理论研究,是要揭示这些整体效应的分子基础,即从中药分子(活性成分)对机体生物分子(递质、受体、酶等)的作用,理解中药整体效应发生的机制。关于中药分子药理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两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需要阐明。①理论研究是怎样进行的?有何根据?②理论研究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何意义?关于第一问题,作者从《爱因斯坦文集》中获得了极大的教益。因而,对于自然科学理论的本质与创造,获得了一些认识。这些认…  相似文献   

16.
中药防治肝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过程,中药抗肿瘤也是多方面、多途径的,现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诱导肝癌细胞分化、影响端粒酶的活性、抗肿瘤侵袭与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调节机体免疫、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8个方面对中药防治肝癌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明不同药物与细胞膜原位作用的分子机制。应用一种非线性光谱-和频振动光谱来研究抗菌药物分子以及氯丙嗪、金刚烷胺和美金刚与电中性和电负性模型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膦脂双层膜,因而细胞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界面。从分子层面上原位地在水溶液的环境下阐述了各种材料包括药物分子,纳米材料,高分子,生物大分子与膦脂双层膜作用的机制,本文从非线性光谱-和频振动光谱角度予以综述。揭示了不同药物分子与不同模型细胞膜的不同作用。如一、阐述了抗菌药物分子是怎样破坏模型细胞膜的;二、揭示了氯丙嗪、金刚烷胺和美金刚与不同电性模型细胞膜作用时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和频振动光谱已成为一种研究药物分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可望用于研究中药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与分子烙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文章简要从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其制备、模板分子、功能性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前景等方面简单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中最有应用前途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子网络调控的生物信息分析是构成系统生物学的主要内容,能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复杂的生命现象,将对我们目前所认识的生物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微小核糖核酸(miRNA)能以翻译抑制和靶标降解等方式来调控信使核糖核酸的转录,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编码基因,广泛地参与细胞内各种生物过程。其分子网络调控特点与针灸多途径、多靶点、多水平作用特点存在一定契合。因此,本文结合分子网络调控意义、miRNA产生及其生物学特性,试探以miRNA为核心的分子网络调控在针灸作用机制研究中的意义,为针灸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经络实质的“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笔者根据中西医理论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提出“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细胞80%的功能由细胞膜来完成。细胞膜作为液晶态物质,镶嵌着多种蛋白质,有酶蛋白、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及受体蛋白,另外还有一些功能未明的蛋白质。这些蛋白的未明功能与经络的未知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笔者在分析经络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推测镶嵌在经穴部位相应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分子,很可能是经络的物质基础,暂且称之为“经络蛋白”,并提出以下假说: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