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颜建娥  朱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2):1223-1225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3(TLR3)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50只SD大鼠,其中40只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1周后断尾取血测血糖,空腹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分别测定大鼠制模后2周(D2组)、4周(D4组)、6周(D6组)、8周(D8组)机械痛阈(MWT)和热痛阈(TWL).采用RT-PCR法测定大鼠L4~6脊髓TLR3表达和TNF-α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D2、D4、D6、D8组大鼠MWT明显降低(P<0.05),脊髓TLR3表达、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2组比较,D4、D6、D8组大鼠MWT明显降低(P<0.05),TLR3表达、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组和D2组比较,D4、D6、D8组大鼠TWL明显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脊髓TLR3表达出现上调,并可能通过促使TNF-α释放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健康对照组(20名)、慢性乙型肝炎组(CHB,20例)、肝衰竭早期组(18例)和肝衰竭中晚期组(14例)患者PBMC中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组、肝衰竭早期组和中晚期组患者PBMC中的TLR2 mRNA、TLR4 mRNA,以及血中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97、37.476、23.951、57.265和38.403,P值均〈0.01)。TLR2 mRNA的表达在肝衰竭中晚期组中高于早期组,而TLR4 mRNA的表达则相反。在肝衰竭早期和中晚期,TLR2 mRNA的表达与TNF-α、IL-6均有明显相关性(FTNF为0.865和0.921,rIL-6为0.762和0.851,P值均〈0.01),TLR4 mRNA在肝衰竭早期与TNF—α和IL-6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7和0.788,P值均〈0.01)。结论TLR2和TLR4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50 g,8~9周龄,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经鉴定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孔,对照组(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继续培养3 h;LPS组:加入LPS,终浓度1μg/ml,孵育3 h;异丙酚组(P1~3组):同时加入LPS(终浓度1μg/nd)和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 μmol/L的异丙酚,孵育3 h.孵育结束后测定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LR4 mRNA、TLR4蛋白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量.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P1组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P2组和P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P2组和P3组TLB4 mRNA和其蛋白表达下调,TNF-α释放量降低(P<0.05或0.01),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与P3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且呈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其抑制肺局部炎性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对原位结肠癌细胞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对HT-29细胞中TLRs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经LPS刺激后及NF—κKB被抑制后,HT-29细胞所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HT-29细胞可表达不同TLRs,以TLR4的表达为最高。经LPS刺激后,HT-29细胞中TLR4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以及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VEGF、IL-8、CCL20和IL-6均显著升高(P〈0.01)。TGF—β、VEGF、IL-8和CCL20的上调表达不能被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所抑制,但IL-6的上调表达则依赖于NF—κB的活性。结论结肠癌细胞TLRs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启动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骨癌痛大鼠脊髓NF-κB、IL-6和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健康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S组左胫骨上端注射Hank液5μl.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前、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 d时测定机械阈值.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后6、12和18 d时,处死3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NF-κB p65 mRNA、IL-6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另处死3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计数NF-κBp65阳性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 p65表达.结果 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NF-κB p65及其mRNA、IL-6 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上调,NF-κB p65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0.05或0.01);C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NF-κB,导致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大量释放,从而诱发骨癌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LPS)诱导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6名,年龄20~35岁,各采集外周静脉血样50 ml,加入20 U/ml肝素抗凝,分离提纯中性粒细胞,制备细胞悬液,然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皿:对照组(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培养12 h;异丙酚脂质溶剂intralipid组(I组)、异丙酚组(P组)和LPS组(L组):分别加入intralipid(终浓度为5 μg/ml)、异丙酚(终浓度为5 μg/ml)或LPS(终浓度为1μg/ml),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孵育12 h;intralipid+LPS组(IL组)和异丙酚+LPS组(PL组)先分别加入intralipid(终浓度为5 μg/ml)或异丙酚(终浓度为5 μg/ml)后,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孵育20 min,然后加入LPS(终浓度为1μg/ml),置于37℃、5%CO_2培养箱孵育1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膜TLR2和TLR4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GR检测中性粒细胞膜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TNF-α和IL-8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I组和P组TLB2和TLR4的表达、1NF-α和IL-8L-8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IL组TLR2和TLR4的表达上调,L组TNF-α和IL-8L-8的浓度升高,IL组IL-8浓度升高(P<0.05);与L组比较,IL组TLR2和TLR4的表达、TNF-α和IL-8L-8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组TLR2和TLR4的表达下调,TNF-α和IL-8L-8的浓度降低(P<0.05).各组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下调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从而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大鼠多器官Toll样受体4基因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肝、肺、肾及小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 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 (CLP)致脓毒症组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治疗组。分别检测肝、肺、肾、小肠组织TLR4、TNF αmRNA表达以及组织、血浆中内毒素水平的改变。结果 CLP后6~12h肝、肺、肾及小肠组织 TLR4mRNA表达显著升高达峰值(P<0.05或P<0.01);BPI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各组织内毒素 水平,CLP后12h肝、肺、肾、小肠组织和24h肾组织TLR4mRNA表达亦明显抑制(P<0.05或 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肺、肾组织TLR4mRNA表达分别与相应组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组 织TNF αmRN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LP后细菌内毒素可迅速侵入血循环和多种组织, 它对于诱导体内TLR4基因表达上调具有显著影响,而TLR4基因广泛表达可能参与了脓毒症的病 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对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00g-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术后痛组[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组]、SMIR组十鞘内吗啡组(M组)、SMIR组+鞘内GBP组(G组)和SMIR组+鞘内吗啡联合GBP组(M±G组)。S组和SMIR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1d-3d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20μl,1次/d;M组、G组和M组+G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1d-3d分别鞘内注射吗啡2.5μg、GBP50μg和吗啡2.5μg联合GBP50μg,1次/d;采用Flatters法建立大鼠SMIR持续性术后痛模型;于术前1d及术后3、7、12d和22d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TLR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术前及S组比较,SMIR组、M组、G组大鼠术后3、7、12d和22dMWT明显降低[术后12dMWT分别为(54.9±7.7)、(26.1±4.3)、(30.9±4.1)、(31.6±3.8)g](P〈0.05),术后3、7、12d脊髓TLR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术后7dTLR4分别为(22.4±1.1)、(73.9±5.6)、(71.3±3.2)、(70.4±4.5)](P〈0.05),而SMIR组、M组、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MIR组、M组和G组比较,M+G组大鼠术后3、7、12dMWT明显升高[分别为(49±6)、(47±7)、(43.8±2.9)g](P〈0.05),术后3、7、12d脊髓TLR4蛋白表达则明显较低[分别为(42.6±2.2)、(56.8±3.0)、(38.6±4.8)](P〈0.05)。结论在SMIR持续性术后痛大鼠中,鞘内吗啡联合GBP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脾脏巨噬细胞(sMΦ)T0u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SAP模型,分别于6、12、24、72h分离sMΦ,观察sMΦ静息状态下和经1mg/L脂多糖(LPS)刺激后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MΦ TLR4mRNA表达。结果 予LPS刺激后,对照组sM(I)分泌TNF-α、IL-6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分别由(1.1844±0.3490)μg/L、(214.14±33.41)ng/L、(20.26±3.71)ng/L升至(9.3110±1.9962)μg/L、(519.01±52.64)ng/L和(55.43±6.28)ng/L,TLR4 mRNA表达亦由0.9091±0.2763明显升高至2.1944±0.6098;而模型各亚组分泌TNF-α和IL-6水平较刺激前无明显变化,同时TLR4 mRNA表达出现不同程度下调,且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SAP大鼠sMΦ对内毒素耐受的发生与TLR4 mRNA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DS)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EDS低(20 mg/kg)、中(30 mg/kg)、高(40 mg/kg)剂量治疗组(n=8).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大鼠ALI模型,3个EDS治疗组于建模1 h后予不同剂量的EDS腹腔注射,其余两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取肺组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测定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用ELISA测定各组肺组织中TNF-α含量,RT-PCR检测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LPS组可见肺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EDS治疗组肺损伤明显改善,效果随EDS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肺组织的SP-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TNF-α含量、TNF-α mRNA表达、TLR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0.05).与LPS组相比较,不同剂量EDS治疗组肺组织SP-A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TNF-α含量、TNF-α mRNA表达、TLR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EDS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效果明显 (P〈0.05).结论:蜕皮甾酮对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通路来降低肺组织中TNF-α炎性因子的表达,并促进抗炎物质SP-A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8只,6~8周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6):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D组于术后即刻开始至处死前1d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μg/kg,1次/d.S组和NP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术前1d,术后3、7、14 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并于术后测定痛阈后处死,取L4-6脊髓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TLR4 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脊髓背角TLR4和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和D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TLR4及其mRNA、NF-κB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D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TLR4及其mRNA、NF-κB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抑制TLR4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γ-氨基丁酸转运体-1 (GAT-1)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80只,体重150~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6):假手术组(Ⅰ组);骨癌痛组(Ⅱ组)采用胫骨上段骨髓腔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假手术+ GAT-1选择性抑制剂NO-711组(Ⅲ组)和骨癌痛+NO-711(Ⅳ组)于术后第14天鞘内注射NO-711 20 μg,1次.d,连续3d;骨癌痛+生理盐水组(Ⅴ组)于术后第14天鞘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1次/d,连续3d.于术前1d、术后第3、5、7、10、14、16天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术后第16天机械痛阈测定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GAT-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Ⅰ组和Ⅱ组大鼠患侧脊髓GAT-1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共表达.结果 与Ⅰ组和Ⅲ组比较,Ⅱ组、Ⅳ组和Ⅴ组术后第7~ 16天机械痛阈降低,Ⅱ组和Ⅴ组术后GAT-1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和Ⅴ组比较,Ⅳ组术后第16天鞘内给药后机械痛阈升高,脊髓背角GAT-1表达下调(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侧脊髓GFAP和GAT-1共表达增加(P<0.05).结论 脊髓背角GAT-1的表达上调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形成与维持,该作用可能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介素U受体2(NMUR2)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雌性未交配SD大鼠32只,体重150~ 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BCP组).采用左胫骨骨髓腔内注入Walker 256(1×105个)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胫骨癌痛模型.S组左胫骨骨髓腔内注入等容积的热杀死肿瘤细胞.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于术前1d和术后1、3、6、9、12、15 d测定机械痛阈.于术后15 d,行左胫骨X线检查,观察骨质破坏情况.于术前1d和术后15 d,随机取4只大鼠,处死后取脊髓背角,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NMUR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BCP组术后6~15d机械痛阈降低,术后15d脊髓背角NMUR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术前1d比较,BCP组术后6~15d机械痛阈进行性降低,术后15 d脊髓NMUR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0.01).BCP组大鼠左胫骨x摄片显示,有明显的骨小梁缺损及骨皮质破坏,而S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骨癌痛大鼠脊髓NMUR2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参与了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后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采用MADB-106鼠源性乳腺癌细胞注入大鼠左侧胫骨建立骨癌痛模型.14d后,选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无减轻、进食好、活动正常、热痛阈<18.5 s、机械痛阈<27.8 g的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吗啡耐受组(n=9)皮下注射吗啡3次/d,连续5 d,每天单次注射剂量按10、20、40、50、60 mg/kg递增.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0 d开始隔日1次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造模后19 d皮下注射吗啡3 mg/ks,30 min后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随后处死动物,取腰段脊髓,采用RT-PCR法测定脊髓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脊髓IL-1β和TNF-α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力.结果 与造模前比较.对照组造模后14、16、18 d时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吗啡耐受组造模后14、16、18 d时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升高,造模后19 d时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降低,左侧脊髓IL-1β mRNA和TNF-αmRNA表达升高,脊髓IL-1β和TNF-α的含量增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力增强(P<0.05).结论 骨癌痛大鼠连续递增剂量腹腔注射吗啡可引起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进一步活化,IL-1β和TNF-α释放增加,从而发生吗啡耐受.  相似文献   

15.
骨癌痛大鼠脊髓CX3CR1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骨癌痛大鼠脊髓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受体1(CX3CRl)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未交配SD大鼠650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和骨癌痛组(n=40).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骨癌痛组分别在左胫骨上端注射Hank液和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5 μl.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前1 d、术后6、12、18 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双后肢负重;骨癌痛组于术前1 d、术后6、12、18 d时各取10只大鼠测定机械痛阈和双后肢负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后18 d时,骨癌痛组于术后6、12、18 d时各处死10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X3CR1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X3CR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骨癌痛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降低,双后肢负重差,CX3CR1阳性细胞计数升高,CX3CR1表达上调(P<0.01).结论 脊髓CX3CR1可能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胫骨癌痛大鼠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活性的变化.方法 雌性未交配SD大鼠108只,体重160~ 180 9,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6):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胫骨癌痛组(BCP组).BCP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混悬液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S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不作任何处理.于接种前1d、接种后3、5、7、14和21 d时,测定机械痛阈.C组和S组于接种后21 d痛阈测定结束后随机处死6只大鼠,BCP组分别于接种后3、5、7、14和21 d痛阈测定结束后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磷酸化ERK5(p-ERK5)、ERK5和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C组和S组各时点机械痛阈、脊髓背角p-ERK5、ERK5和Fos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S组比较,BCP组接种后7-21 d时机械痛阈下降,接种后5-21 d时脊髓p-ERK5和Fos蛋白表达上调(P<0.05),ERK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增强脊髓ERK5活性,导致其下游Fos蛋白的释放,从而诱发骨癌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标准制模。制模成功后1h,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浓度的RPTS灌胃,干预后6h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及IL-6浓度。结果: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浓度,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01),而RPTS各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却明显下降(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楼总皂苷可以降低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P2Y1受体在大鼠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雌性SD大鼠90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5组(n=18):假手术组(Ⅰ组)、骨癌痛组(Ⅱ组)、假手术+P2Y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MRS 2179组(Ⅲ组)、骨癌痛+生理盐水组(Ⅳ组)和骨癌痛+MRS2179组(Ⅴ组).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制备骨癌痛模型.Ⅲ组和Ⅴ组术后第7~9天鞘内注射MRS2179 100 pmol/10μl,1次/d,Ⅳ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前及术后第3、7、9、12、15、18天给药后测定机械痛阈,于术后第9天测定机械痛阈后处死6只大鼠,取L4~6脊髓背角,测定P2Y1受体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的表达.结果 与Ⅰ组和Ⅲ组比较,Ⅱ组、Ⅳ组和Ⅴ组术后第7~18天机械痛阈降低,P2Y1受体和p-ERK1/2表达上调(P<0.01);与Ⅱ组和Ⅳ组比较,Ⅴ组术后第9~18天机械痛阈升高,P2Y1受体和p-ERK1/2表达下调(P<0.01).结论 脊髓背角P2Y1受体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形成,可能与ERK1/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脊髓原钙粘蛋白20 (PCDH20)在大鼠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雌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 ~ 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9):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BCP组)、慢病毒对照组(LC组)、PCDH20 siRNA-LV组(P组).LC组和P组分别于脊髓内注射对照慢病毒和PCDH20 siRNA慢病毒4μl.1周后建立骨癌痛模型,采用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制备.于病毒注射前1 d(T1)、骨癌痛模型建立前1 d(T2)、模型建立后7、14和21 d(T3、T4、T5)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骨癌痛模型建立后21 d MWT测定结束后,取术侧胫骨,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胫骨癌细胞侵犯情况;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PCDH20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PSD9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脊髓PCDH20和PSD9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CP组、LC组及P组肿瘤细胞突破骨髓腔,侵犯骨皮质,骨皮质结构严重破坏;与S组比较,BCP组、LC组和P组T3~T5时MWT明显降低,BCP组和LC组脊髓PCDH20和PSD9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组脊髓PCDH20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BCP组比较,LC组各时点MWT、脊髓PCDH20和PSD9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T4和T5时MWT明显升高,脊髓PCDH20和PSD9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PCDH20通过调控大鼠脊髓PSD95的表达,调节兴奋性突触的功能,从而参与骨癌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酸感受离子通道3(ASIC3)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24只,3~4周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8)和骨癌痛组(P组,n=16).P组于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256肿瘤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S组注射生理盐水5μl.分别于接种当天(T0)和接种后1、3、5、7、9、11、14 d(T1~7)时,称量大鼠体重,测定机械痛阈.S组于T7时,P组于T4、T7时,取大鼠胫骨,行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和骨质破坏状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背根神经节ASIC3的表达.结果 P组骨髓腔内出现了肿瘤细胞浸润,胫骨发生病理学损伤,胫骨破坏明显,多处骨皮质缺失.与S组比较,P组T3~T7时体重降低,T4~T7时机械痛阈降低,T7时背根神经节ASIC3表达上调(P<0.05).结论 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ASIC3表达上调,提示该通道可能参与骨癌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